賦稅原理

論賦稅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平裝: 33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02089239, 9787802089235
條形碼: 9787802089235
尺寸: 25.2 x 17.8 x 3.8 cm
重量: 662 g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大衛·李嘉圖 譯者:王文新 韓冬梅 等
大衛·李嘉圖(1772-1823),英國產業革命高潮時期的經濟學家,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集大成者。李嘉圖14歲開始從事證券交易工作,17歲創建了自己的證券公司,是歷代經濟學家中少見的商業天才。由於李嘉圖在青年時代並來接受過系統的教育,他在經濟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完全源於自學。 1799年,受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影響,李嘉圖逐漸放棄了商業經營,開始研究經濟問題。1809年,他在《黃金價格》中首次提出了貨幣數量論,推動[金價論戰]進入高潮,李嘉圖由此名聲大噪,被奉為[金塊論者]的領袖。1815年,李嘉圖出版了《論低價穀物對資本利潤的影響》一書,並以此駁斥《穀物法》。1817年4月,李嘉圖終於完成其最重要的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其學術水平達到了巔峰。1819年,李嘉圖獲得了英國上議院議員的席位,他希望藉此平台提高自己在國家經濟政策上的影響力。1823年9月11日,李嘉圖因耳疾病逝於倫敦,年僅51歲。

內容簡介

《賦稅原理》是繼《國富論》之後第一部古典經濟學巨著,它囊括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所有理論,是《資本論》的重要思想源泉,它在亞當·斯密和馬克思之間建起了一座橋樑。
該書問世之初,李嘉圖認為當時能真正讀懂它的人不會超過25個,尤見其論述的抽象性。正如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對其評價那樣:“李嘉圖徹底征服了英國,就如同異端裁判征服西班牙一樣。”但事實上,《賦稅原理》表面上是一部十分抽象的理論著述,不涉及具體的實際的經濟問題,實則是對此前一系列政論性論文的總結和理論概括,其宗旨是為工業資產階級革新提供理論武器,其理論基礎甚至成為現代經濟學的源頭。所以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認為,《賦稅原理》是現代經濟學的第一座豐碑。
馬克思曾表示:“李嘉圖的學說總括了作為現代資產階級典型的英國資產階級的觀點,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最後的偉大代表。”亨利·威廉·斯皮格爾的評價更高:“李嘉圖的一生是短暫的,其追隨者眾多,他所受到的正規教育是一個偉大的經濟學家中最貧乏的,他作為一個經濟思想家的成就必須歸之於天才。”

目錄

編譯者語
原序
第三版小引
導讀
第一章 論價值
第二章 論租金
第三章 論礦山租金
第四章 論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
第五章 論工資
第六章 論利潤
第七章 論對外貿易
第八章 論賦稅
第九章 農產品稅
第十章 地租稅
第十一章 什一稅
第十二章 土地稅
第十三章 黃金稅
第十四章 房屋稅
第十五章 利潤稅
第十六章 工資稅
第十七章 農產品以外的其他商品稅
第十八章 濟貧稅
第十九章 論貿易途徑的突變
第二十章 價值與財富的不同性質
第二十一章 積累對利潤和利息的影響
第二十二章 出口補貼和進口禁令
第二十三章 論生產補貼
第二十四章 亞當·斯密的地租學說
第二十五章 論殖民地貿易
第二十六章 總收入與純收入
第二十七章 論通貨與銀行
第二十八章 論富國貧國黃金谷物及勞動的相對價值
第二十九章 生產者支付的賦稅
第三十章 論需求供給對價格的影響
第三十一章 論機械
第三十二章 論馬爾薩斯的地租學說
英漢術語、人名、地名對照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