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泉梅

賡泉梅

賡泉梅”又名“珍品”,一種名品蕙蘭。1930年,由常州朱賡泉(另一說為“武進何賡泉”)選出, 當時命名為“賡泉梅”。

基本信息

簡介

賡泉梅”又名“珍品”,一種名品蕙蘭。1930年,由常州朱賡泉(另一說為“武進何賡泉”)選出,

賡泉梅賡泉梅

當時命名為“賡泉梅”。1941年復由蘇州謝瑞山培育,因見花容屬罕見品種,遂改名“珍品”。 葉長35-4Ocm,寬0.5-0.7cm,屬細狹葉形。葉質厚且硬,葉面有“V”形葉溝、俗稱“鐵線葉”,葉姿直立性強。
花葶細挺色綠,高出葉面,小花柄長,每葶著花5-8朵。外三瓣長腳圓頭,略有緊邊帶尖鋒,收根細;兩側萼呈拱抱狀,一字肩。花瓣為軟蠶蛾捧心,五瓣分窠,如意舌。筋骨好,久開不變形。為赤殼轉綠梅門珍品。

因其花形、容姿屬罕見品種,遂冠以‘珍品’新名;以後蘭壇曾以‘滴翠’稱呼(與清朝末年斷種‘滴翠’是同名異物)。三瓣圓頭、略有緊邊帶尖鋒、收根,軟兜蠶蛾捧,分窠,小如意舌,花葶細挺。為近代蕙蘭中稀珍品種之一。1934年以來,曾培植過多盆。”也有人說此種為常州朱賡泉選出。亦有人曰是江蘇武進何康泉培育。
瑾梅”,沈氏父子《蘭花》:“1948年由無錫蔣瑾懷先生選出。三瓣大頭、緊邊,收根細,蠶蛾捧,小圓舌。花色翠綠,花容端秀。”此種據蔣瑾懷先生介紹是去杭州拜訪諸友仁時,從簍件中得到的。

特徵

三瓣圓頭、略有緊邊帶尖鋒、收根,軟兜蠶蛾捧,分窠,小如意舌,花葶細挺。為近代蕙蘭中稀珍品種之一。葉長35-40公分,寬0.5-0.7公分,葉色綠,葉質厚硬,葉面有”V”形葉溝,葉子直立性強。花苞赤綠色,殼稍頂部翠綠鮮麗,高出葉面。著花5-8朵。為近代蕙蘭中稀珍品種之一。
瓣型:赤轉綠梅瓣 因其花形、容姿屬罕見品種,遂冠以“珍品”新名;以後蘭壇亦曾以“滴翠”稱呼(與清朝末年斷種“滴翠”是同名異物)。

賞析

康泉梅是1930年,由江蘇武進何康泉發現的一個名品蕙蘭。由於該品的色、形、姿、韻遠非尋常蕙花可與攀比,故蘇州謝瑞山將其更名為“珍品”,再後來又有人以“滴翠”稱之。常熟顧樹綮在《蘭苑紀事》中多次提及到賡泉梅,尤以《珍重友誼話珍品》的一文談得最為深動,文載:“一九五五年間由蘇州姚軒宇前輩,分給我大草(指賡泉梅)三樁,翌年即起蕾,花為梅形水仙,色嫩綠,三瓣端正,圓頭,軟捧,小如意舌,花葶極高,小柄特長,風姿幽香,為近代蕙中珍品也。一日為無錫蘭友張潔雲見到,堅請分割三樁,不料越年張來信雲.該花因管理不善,受潮爛根而萎去,要求再分一些……我所僅有三樁,可能分割受傷,漸漸葉片萎黃而死。

賡泉梅賡泉梅

後此珍品斷種,誠名蘭難養也。八十年代間從畫家錢持雲處得三樁珍品,此花綻放時,形雖象珍品,但其葉不似珍品之鐵線葉,又不是槽形,該花葉較闊,所以是否珍品,只能存疑了”。顧先生在《畫家喜淘落山草》一文中再次談到錢持雲先生所選一蕙花,其花朵與賡泉梅一樣,恰其葉闊而環(賡泉梅葉狹細而半直立)。由此說來,顧老對常熟所得的賡泉梅,就品種的可靠性持有異見。

94年冬.有人從常熟隼得7苗賡泉梅,經兩年多的培管,草養壯了,數量增多了,並著有多個花苞,花後被楊州等地的蘭友分走,儘管後來增添了新、老極品,崔、榮、申頂,虞山、端蕙等名蘭佳蕙,可無時無刻的不為失去賡泉梅而視為憾事。該是緣份吧,今春聽說顧鈞先生有部分蕙蘭轉讓,熱迷於蘭蕙的我,捷足先登的得到了15苗朝思暮想的賡泉梅,經審察,該賡泉梅與筆者94年所得到的賡泉梅為同一品種。

晨露之下的這刻,品嘗那翠紫交錯的枚枚新芽,其喜悅之情,實是難以形容。94年與今春所得的賡泉梅,並非鐵線槽形葉,而是寬狹適度、裊娜多姿的半垂葉,即是顧樹綮先生得自於錢持雲處的賡泉梅。該葉的恣態很是獨特,既不同於岙泰素之聳立,又不象新極品之柔軟,而是企中有柔,柔中見企,別具一態。其葉質也有別於眾,比起大一品,要富有筋骨得多,但又不似解佩梅那般犟硬,實是恰到好處;論葉片,原本不闊,從其基部向上方約三分之一處,呈典型的內裹“U”字形,而沿著中部順至葉尖則漸趨平展,故與槽形葉相比,即使等寬,也似乎偏闊些,其實際寬度,只不過略過於文華仙些。對蘇州姚軒宇傳出的賡泉梅和常熟錢持雲傳出的賡泉梅我是這樣理解的:論花品,既然兩者的形、色、姿、芳、韻均神似一品,那就不再存在什麼好差優劣了;談葉形,鐵線槽形葉的賡泉梅很美,也地道;而姿態萬千葉形的賡泉梅更俊,尤難得的可以說,前者以陽剛之美取勝,後者持陰柔之質見長,既如此,我們是不能厚比薄彼的。

相關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