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龍里大草原

貴州龍里大草原

龍里大草原又叫龍里瑪格諾吉大草原,總面積9萬餘畝,由五里坪,亮山坪等十多個大小草坪組成,其中千畝以上草坪9個,最大的亮山坪面積1.2萬畝,五里坪有0.7萬畝,草原地勢平坦,天際線分明,為雲貴高原第二平台,海拔高度在1500——1700米之間,年均氣溫13℃,年均降雨量1085毫米,無霜期280天以上。

基本信息

交通信息

龍里大草原上交通方便,龍羊公路、民高公路從草原的馬郎王寨等6個坪子旁通過,電力、通訊也較方便。

貴州龍里大草原 貴州龍里大草原

可在貴陽飛機壩坐到龍里的車,桑塔納11元,依維柯10元,普通班車9元。到了龍里縣城後,有專門到草原的計程車,車費在100元左右。

貴州龍里大草原 貴州龍里大草原

自駕路線:
1、往貴新高速方向:經貴新高速-龍里縣城-蓮花村-最後到達龍里大草原景區接待中心。
2、往貴新高速方向:經廈蓉高速-蓮花村-龍里大草原景區接待中心。
3、往花溪方向:經花溪大道-花溪-青岩-黔陶-高坡-草原鄉-景區接待中心。

景區簡介

貴州龍里大草原 貴州龍里大草原

龍里大草原除萬畝草場外,均為原始草植被,還生長著數百畝成片的白杜鵑(木蓋蓮)、大白杜鵑、紅花木蓮等珍貴品種,數量最多、花期最長的要數罐蘢花,花期從6月到11月,歷時近半年之久,在草原的馬郎坪上,可早觀雲海、看日出,還可看到不多見的佛光 。天氣晴朗的晚上,可在百泉山頂遙看貴陽燈火。

圖片展示 圖片展示

龍里大草原周邊居住著萬餘苗族同胞,有濃郁的民族風情;炸哨的哨口、古營盤下的古戰場記載著一件件辛酸的往事,也記載苗族先民們抵禦外敵,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在草原上的岳家寨,還居住著部分自稱為民族英雄後裔的岳姓漢族,其家譜追溯到岳飛,其服飾、習俗還保留有部分宋代遺風,至今還保存有兩座武略將軍墓。

主要景點

猴子溝位於黔中腹地的龍里縣城南面13公里處,總面積200餘平方公里,山奇、水秀、泉清、洞靈。

猴子溝風景區位於龍里縣城以南13km處,西距貴陽53km。風景區主要由高原草場和森林峽谷兩類景區組成,約160km2,已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貴州龍里大草原 貴州龍里大草原

猴子溝風景區主要有高原草場和森林峽谷兩大景區。高原草場景區又由草原風光、王寨苗族村、古營盤遺址和炸哨山泉等景點組成。在高原草場上,嫩綠的草地無邊無際,成群的牛羊散布在草原上,草場上的湖泊在陽光下銀光閃閃。

地形地貌

貴州龍里大草原 貴州龍里大草原

風景區的地質構造,處於揚子台褶帶黔南凹陷褶斷整中的龍里復背斜軸部。出露的地層主要為泥盆系和石炭系碳酸岩夾石英砂岩、頁岩或夾砂頁岩及無煙媒層。區內連續分布有面積廣大的碳酸鹽岩(石灰岩及白雲岩),為喀斯特地貌發育提供了良好條件。

龍里大草原景色 龍里大草原景色

從地貌上看,猴子溝景區主要包括台地和峽谷兩類地貌形態。台地統稱麻若平台,為一喀斯特斷塊台地,地面開闊平坦,起伏和緩,地勢多在海拔1500-1600m之間。由於河流切割,台地又分割成幾個小平台,如馬郎坪、五里坪、王寨坪、亮山坪、谷郎坪等。檯面上常發育為深邃的豎井、漏斗、落水洞等。景區內峽谷眾多,峽谷深切成廊道式,主要是因地殼抬升,河流強烈下切而成。在台地與峽谷之間,常形成許多長大的岩溶洞穴,洞穴內多地下暗河,暗河出口形成眾多流泉飛瀑。

自然資源

景區內植被茂密,植物種類繁多,其天然杜被為亞熱帶常綠櫟林和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還有竹林和天然台地草甸草原。據1993年初步調查,景區內有木本植物126科,216屬,500餘種,有鳥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動物共25目,55科,122種,其中屬於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蘇門羚、林麝、水獺、大鯢、穿山圍、紅腹錦雞和獼猴等,以獼猴最多,總數大約有500多隻,故風景區稱“猴子溝”。

周圍景點

森林峽谷景區又由猴子溝峽谷、寶和沖峽谷、國翁峽谷、鬼洞谷等景區組成。猴子溝地處深山地區,從龍里平山硫鐵礦的簡易公路可到達景區邊緣地帶,目前可進入性尚差。在猴子溝景區沿河谷而上,兩岸是青翠的竹林,峽谷兩邊谷坡陡峭,峰叢石芽發育。在懸崖上有一根10m高的石柱,形似古代占將,名為“岳飛塑像”。貧河處住著幾戶人家,如在世外桃源。這一帶景點眾多,有“雙峰絮語”、“碧螺跨澗”、“峭壁古松”。由岔河往東進入寶和沖峽谷,景點有“九疊泉”、“猴王拜師”、“定海神針”、“猴王把關”、“孔雀開屏”、“天台峰”等。由岔河往西可進入國翁峽谷,峽谷兩岸是茂密的竹海,山由部是保存完好的喀斯特森林,栗中經常有猴群出沒。國翁一帶住有十幾戶人家,以造紙和種地為主,這裡古老的造紙作坊把人們帶回到古老的年代。國翁峽谷中的景點有“雙龍飛瀑”、“仙人搭橋”、“千年茶園”、“樓梯岩”、“石門”和“巨鷹岩”等。

貴州省都勻市著名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