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里賦

龍里賦

《龍里賦》是作家鄧守強的作品,創作於2011年8月19日,根據自己對家鄉龍里縣無限熱戀,有感而作。旨在“弘揚中華文明,反哺故土親人”,充分發揮“親情、鄉情、友情”的情感紐帶,激發赤子情懷,感召遊子返鄉,共同促進家鄉經濟文化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龍里賦》名片

《龍里賦》是貴州著名90後作家鄧守強的作品,創作於2011年8月19日,根據自己對家鄉龍里縣無限熱戀,有感而作。旨在“弘揚中華文明,反哺故土親人”,充分發揮“親情、鄉情、友情”的情感紐帶,激發赤子情懷,感召遊子返鄉,共同促進家鄉經濟文化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龍里賦》發表後在學術界及社會上引起較大的轟動,專家給予高度評價,並提出了中肯意見。

作者介紹

鄧守強鄧守強
鄧守強,筆名凹凸,青年作家、詩人、布依族民俗作家。先後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里縣灣灘河鎮人。現居北京,任教於燕京理工學院,系中國青年寫作學會主席、新浪網讀書頻道專欄作家、都勻市作家協會理事。代表作有《龍里賦》、《夜郎飛歌》、《在幸福中逃亡》、《哥,別走》、《行在詩途》等。

《龍里賦》範文

龍之故里,黔中南緣,苗嶺腹地,形似月牙之雛。高山仰止,陰陽間布。東臨雲霧山①麓,銜漣江②之陽;阡陌交通,湘桂要津,負山阻溪,八省之喉。龍里建置,始於李唐,貞觀三年,建置莊州;元二十年,置龍里州,隸大龍番順元宣慰司,治領都府;洪武初置,廢除新安,改建驛站;二十三年,置龍里衛;康熙十年,改衛為縣,綿沿至今。
龍之故里,旖旎風光,玉宇蒼穹。龍架③之巔,清風徐來,林海滔滔。桃紅宿雨,柳綠朝煙,素有天然氧吧之美名兮。清江一水④,迤迤邐邐,環抱龍城。居廣場而眺望兮,江河日下,龍首⑤臨空,黔中崛起;處草原⑥而平視兮,馬踏青川,草宇無限,心馳徜徉。春初如韻,霪雨綿綿,一幕蒼穹,看雲捲雲疏,風起雲湧,驚萬木葉成濤;夏炙炎炎,有川潺潺,波光漣漪,爍七彩流光,風姿搖曳,映盡拂柳之媚;秋屬蕭瑟,寂然萋萋,風聲呼嘯,萬壩金黃,五穀豐登;冬寒簌簌,銀雪溢然,寒雲拓日,融雪淚晶瑩,風寒柔順,賦盡南國北情。其韶華兮,美目流轉,其錦繡乎?如痴如醉矣!
龍之故里,國疆熱土。巫山岩畫⑦,曠世稱奇;果里洞葬,先古遺蹟;倪兒關址,紅色故地,萬古頌之,以昭後人;平坡苗畫,享譽九州;猴子溝景,瑰奇秀麗;十里刺梨,漫山綻放;羊場孔雀,民風濃郁,授牌置之,情歌基地。噫吁兮,草原闊地可牧馬,龍架山下好乘蔭。聽苗疆古樂,覽布依情韻,試問天下:與之攀比?
嗚呼!龍之故里,旨在和諧。喜看今朝,文化反哺,百家爭鳴。貴龍經濟,造福黎民。西南藥城,帶動振興。五年計畫,重在民生。改革開放,舊貌龍城黔中崛起;西部戰略,懨懨都市錦上添花。阡陌貫通,高樓櫛比,繪宏圖於足下,創偉業於今朝。龍之故里,而今邁步,鵬程萬里!
【釋義】
①雲霧山:在今貴州貴定縣西南,與龍里縣交界處。苗嶺高峰之一。《清一統志·貴陽府》:雲霧山“危峰峭壁,惟一徑可通,為大、小平伐二司之界”。
②漣江:系濛江支流。在貴州省西南部。有兩個源頭,北源出自貴陽市西部山丘,西南流至惠水縣育岩鎮附近匯合東源,東源出龍里縣水場與大土兩地之間西流約30公里、匯合北源後折向西南流。《惠水縣誌》載:“漣江,在縣境100公里,落差262米。漣江分兩支:一支發源於貴陽市花溪區,另一支發源於龍里縣境。”
③龍架:全名“龍架山”。貴州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龍里縣城郊,距離龍里縣城1.5公里,總面積6079公頃。公園內延綿起伏的山脈好似群龍飛舞,因此而得名——龍架山。
④清江一水:指流經龍里縣城的“貫城河”。
⑤龍首:指位於龍里縣興龍廣場中心的“石雕龍”標誌性建築。
⑥草原:指龍里大草原,又名“龍里瑪格諾吉大草原”,總面積9萬餘畝。位於龍里縣草原鄉境內。
⑦巫山岩畫:位於貴州省龍里縣谷腳鎮谷遠村。是迄今發現的古岩畫群中內容最豐富、規模最大、成畫年代最早的一處岩畫;該岩畫群因分布在龍里縣谷腳鎮巫山石崖上,而被專家命名為龍里巫山岩畫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