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架山森林公園位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里縣境內,隸屬於貴州省林業廳直屬的龍里林場,總面積2.7萬畝,公園核心區(公園接待中心)位於打草河的哨上分場,距貴陽市30分鐘車程,距龍洞堡國際機場20分鐘車程,距龍里縣城2公里。

基本信息

建設規模

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架山五星級酒店、龍架山狩獵場、龍架山水上樂園、龍架山兒童樂園,總占地約10000畝。

來源介紹

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因為豐富的植被、稀有的珍惜植物和迷人的森林風光,位於龍里縣境內的龍架山森林公園,通過國家林業局的“審批”,“升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成為2006年全國新增的3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之一。

龍架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龍里縣城西出口2公里處,面積6079公頃,園內森林覆蓋率為88%,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35種,二級保護樹種71種,省級特有保護樹種54種。常見的野生動物22種(國家一級1種,國家二級21種)。園內有原國家林業部批准設立的“貴州高原瀕危植物繁育中心”及省編委批准設立的“中亞熱帶商原珍稀植物園”。

項目大全

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項目名稱:龍里縣龍架山森林公園

擬在建時間:2006年~2009年

合作方式:新建

組織單位:龍里縣林業局

投資金額(萬元):5000

項目地址:省發改委

項目內容:

建設規模:規劃保護面積8萬畝。資金構成:政府投資(0)、自籌資金(600)、銀行貸款(1400)十一五規

劃投資(5000)。

前期工作情況:規劃。

景區特色

天然林壯闊

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在公園內有2993hm2的天然闊葉林和529hm2天然草甸,具有壯闊、古樸、原始之美。

奇峰林立

公園內喀斯特地貌發育,在公園的龍架山和猴子溝景區有大小孤峰百餘座,其中最為奇異的山峰有三峰幻影猴王拜師天雞報曉岳飛神像、巨鯨夢海等,形成極為壯觀的峰林地貌景觀。

溶洞奇異

公園內岩溶洞穴密布,其中鬼谷洞最為神秘,通天洞最為奇異,洞中均有暗河。鬼谷洞常有乳白氣飄出,通天洞內潭瀑相連,鍾乳千姿百態,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泉瀑多姿

公園的水體景觀中最奇特的是雙龍瀑布冒魚泉。雙龍瀑布奇特有三:一奇二瀑源於同一條暗河;二奇暗河分岔出露為相距約20m的兩道溶泉;三奇兩道姊妹溶泉均飛瀉30餘米,形成兩道寬約5m的雙龍飛瀑。猴子溝景區內的冒魚泉奇特之處在於平時冒清水,暴雨後冒魚群。

珍稀植物園

公園內已建設的貴州高原珍稀植物園,面積33hm2,現培育珍稀植物和貴州省特有植物160種,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

景觀類型多樣,自然組合好

公園內的景觀類型十分豐富,並且自然組合得很好。特別是公園的猴子溝景區,森林多彩,公園中大面積的天然闊葉林景觀和天然草甸景觀是貴陽市區周邊以及黔中地區並不多見的生物景觀資源。

公園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在貴州省內雖然較多,但在同一個景區內匯聚了峽谷、峰林、溶洞等主要地貌景觀資源的景區並不多。因此,該公園的地貌景觀在黔中地區乃至貴州省內都有一定的價值。特別是公園內的三峰幻影、通天洞等景點具有很高的景觀價值。

公園內的雙龍瀑布和冒魚泉最為奇特,在貴州省內至今未有相似景點的報導。

公園內的珍稀植物園是貴州省內收集培育國家一、二級珍稀保護植物和貴州省特有植物最多的專類園,在貴州省內具有唯一性。

四季可旅遊

龍架山森林公園一年四季均可開展旅遊活動。春天觀花踏青,夏季休閒度假,秋天觀果觀葉,冬季賞雪。但最適宜旅遊的時間為每年的四月初至十月底。

景區資源

龍山松林

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在龍架山景區西北部崗嶺緩坡地帶,分布著1230hm2馬尾松林,多為中齡林、成熟林,樹高10~20m,胸徑20~40cm。樹幹修長通直,冠如傘蓋萬千,林海蒼翠浩瀚,天成壯闊畫卷。宜於林中近賞、野營遊樂,更宜登高遠眺,俯瞰覽勝,無不令人眼界大開,心曠神怡。

十里竹溪

在猴子溝景區國翁峽谷兩岸的階地、坡腳生長著茂密的楠竹、慈竹,面積約50hm2,夾岸十里,鬱鬱蔥蔥,蔚為壯觀,名曰“十里竹溪”。竹稈萬竿剛勁高節,竹稍彎垂親水溫柔,竹葉沐風舞姿翩躚。枝、稈、稍、葉四季不改本色,令人肅然起敬。

疏林草地

響水河景區西部有一天然小盆地,面積約30hm2,周圍山巒、青松環抱,中部松林稀疏高大,成團成叢分布,林下綠草如茵,形成疏林草地景觀。主要草本植物有畫眉草、鴨嘴草、鳶尾、野古草、五節芒等,長勢良好,是森林野營遊憩的理想場所。

專類園圃

在龍架山景區西部北端面積約67hm2的平緩坡地上,建有經原國家林業部林函護字[1998]53號文批建的“貴州高原瀕危植物繁育中心”(以下簡稱繁育中心)、國家林業局林計發[2002]119號文批建的“貴州高原珍稀植物種源基地”(以下簡稱種源基地),還有“貴州省中亞熱帶珍稀植物園”(以下簡稱珍稀植物園)、“天然林保護工程示範苗圃”(以下簡稱示範苗圃),貴州龍里林場建設的百果園、盆景花卉園。在響水景區建有梨花園、桃花園。

九子同根

在龍架山景區西部龍寶山東約100m處成片的天然次生林中,有一株地徑約2m的香樟樁頭,樁頭周邊萌生出9株高15m左右的樟樹——1株胸徑15cm,5株胸徑10cm,3株胸徑8cm。它們沿樁頭錯落排列,或摩肩擦背,或枝椏交錯。其中一株的主幹在50cm處突然折向石坎之下,沿地跨過小路平伸約3m以後再直立向上,形態十分奇特。同根九樟如同千年古樟的九個兒子,故名“九子同根”。

松藤連理

在“九子同根”東邊約100m處的游道旁,有一株高約25m、胸徑35cm的馬尾松孤木,高大偉岸,風華正茂,在四周次生林中更顯風姿綽約。十分奇特的是在其右側石坡上有一根巨藤於松乾約2m處攀爬而上,纏繞松乾,枝繁葉茂,樹藤合一,好似一位婀娜嫵媚的龍山姑娘熱戀一個英俊瀟灑的龍山小伙兒,如膠似漆,情深意長。故命名曰“松藤連理”。

鵝掌楸大樹

在響水河景區林場響水工區住地,有一株鵝掌楸,高30m,胸徑約1m。樹齡約50年。在主幹高約10m處分叉兩株,不斷分生大枝百餘,冠幅約200m2,為公園境內鵝掌楸之冠。

古銀杏

位於猴子溝景區坡腳寨,高30m,胸徑1.8m,冠幅400m2,鬱鬱蔥蔥,樹齡近千年。

古皂桷樹

位於猴子溝景區坡腳寨,高20m,胸徑約1m,冠幅200m2,樹齡約200年。

古茶樹林

位於猴子溝景區龍家沖,為古老天然茶樹,茶樹高2~3m,共70餘株,樹齡約300年。

野生動物

歷史上公園及其周邊境域曾是原始森林壯闊、虎豹狐狼生息之地。而今華南虎等大型哺乳動物已絕跡,但林麝、斑羚、獼猴、水獺、穿山甲、紅腹錦雞、大鯢、鷹、鴛鴦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尚存並時有可見;兔、蛙、魚、雉、家燕、蛇、松鼠等可見度高。其中獼猴、林麝、斑羚、穿山甲主要出沒地點在猴子溝兩岸的懸崖絕壁一帶的闊葉林中;水獺、大鯢、鴛鴦主要出沒地點為猴子溝的溪河內;紅腹錦雞在公園內均有分布。

地貌景觀

龍架嶺

位於龍架山景區,東西走向,景區段長2.5km,海拔1080--1386.3m,相對高度306.3m,溶蝕山包丘巒50多座,如碧空繁星散布於綠林翠染的嶺脊山台之上,臨空俯瞰猶如龍體鱗紋,壯觀宏麗。

寶合嶺

位於猴子溝景區中部,東南-西北走向,景區段長約3km,海拔1180.0--1664.7m,相對高度484.7m。嶺脊寬緩,多為台地草甸(如長嶺崗草甸)。

國翁嶺

位於猴子溝景區西北部,東西走向,景區段長約2km,海拔1190.0--1596.0m,相對高度406m。兩翼陡峻,多有絕壁;嶺頂平緩,多為台地草甸(如小屯草甸)。

峽谷

在猴子溝景區,猴子溪(景區段10km)及其三條支流紙廠河(2km)、寶合溪(2.1km)、青龍溪(1.7km)深切山體,形成三條總長15.8公里、相對高度200--300m、寬20--50m的幽深狹谷。谷中溪流潺潺,蜿蜒曲折,清澈歡騰;跌水碧潭連珠,險灘亂石星布。谷岸奇岩絕壁連綿分布,盡皆雄險象形;天然次生林夾岸蒼翠,四季林相多彩;翠竹萬竿河畔,倩影婆娑愛人;溶泉暗河飛瀑,猶如染人晾帛。拙野古樸,雄奇險秀,美不勝收。

岩溶洞穴

公園境內岩溶景觀十分豐富,溶洞、溶丘、漏斗、豎井、岩溶峰叢等比比皆是,其中尤以溶洞最為可觀。

(1)潛龍洞

位於龍架山景區東端龍眼峰西南約150m處(海拔約1155.0m),是一個從未遭到破壞的溶洞。洞口為一直徑2m、高15m的豎井,井底西側是一條長約100m、寬約1m、高約10m的洞廊。穿廊即達30m高的穹窿大廳。廳前為一100m2的異形水潭。過水潭洞體或寬或窄,或高或低,或大或小,蜿蜒曲折,莫知其深。洞中碳酸鹽岩溶蝕沉積或為石柱或為鍾乳或為石筍,或像獅虎龍蛇,或似瀑布梯田,或若宮殿村舍,千變萬化,千姿百態,晶瑩剔透,令人扼腕。相傳玉宇天龍曾在龍之故里生育九子。九位龍子常到龍架山嬉戲玩耍。龍三太子潛入此地,逐成此豎井溶洞,故名之曰“潛龍洞”。

(2)太子洞(滇軍洞)

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龍架山景區西北部哨上分場場部東側約200m處(海拔1190m)。傳為龍九太子玩耍之地,故名“太子洞”。1935年3月中央紅軍中路軍過觀音山威逼貴陽。滇軍孫渡部十八團奉命在此警戒,曾修整太子洞以為指揮所,故該洞又名“滇軍洞”。

太子洞洞門略呈三角形,底寬約2m、高約3m,有人工壘石遺蹟,左側一石似象槍架。入洞即為斜坡,坡面建有石梯。在坡下10m處又一寬約1m的窄門。過窄門即為一底面積約90m2、高20m的梯形洞廳,廳頂上部有一月牙形天窗,縷縷陽光斜射入廳,金斑閃躍,光影迷幻;視窗綠樹青草清晰可見,倍增生機秀雅。洞內炎夏如秋,令人心清氣爽。

(3)八仙洞

位於龍架山景區北部觀音山東北麓(海拔1243.0m,距縣城6km),由兩組相距約10m共8個溶洞組成。東邊一組2洞,離地約2m,以寬約1m的貓鼻石樑相隔,洞深200餘米,洞內高大寬敞,岩溶景觀發育,舊稱“牛鼻洞”。西南一組6洞一字排開,洞分三層,彼此勾連,使山體幾為空山;下層暗河潺潺有聲,洞深莫測,無人窮及。傳為八仙修煉道場,故名之曰“八仙洞”。

(4)鬼谷洞

位於猴子峽支溝鬼谷內,洞口高15m,寬5m,洞深3500餘米,內有暗河。該洞奇在每到6--9月,洞中自然積起一層厚約40cm的乳白霧氣,緩緩飄出洞外,仙氣十足,神秘莫測,儼然仙居洞府。相傳戰國時楚人鬼谷子曾雲遊於此,研究養性持身、縱橫捭闔之術,故名“鬼谷洞”。

(5)通天洞

位於猴子溝景區西部黑沖尾段峭壁之上,初探洞深6000餘米。洞內有11個水潭,非船莫行。大洞套小洞,下洞聯上洞,密如蛛網,形同迷宮。鍾乳發育,千姿百態。入洞10餘米處有一高70多米、底面積約50m2的岩溶大廳,廳頂有一個穿透山體約30m、短徑6m、長徑8m的通天豎洞,可見洞口草木、洞外藍天。該溶洞因此名曰“通天洞”。

奇峰怪石

公園境域屬中山-低中山區,碳酸鹽岩、酸酸鹽岩夾碎屑岩分布極為廣泛,長久的溶蝕作用使岩溶地貌十分發育,於是便形成了極為豐富的奇峰怪石景觀資源。

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1)龍架山峰巒景觀

龍架山

為龍架嶺主峰,位於景區西部、嶺脊中央,海拔1386.3m,為景區最高峰。山體之上松林茂盛,鬱鬱蔥蔥,景色秀美。該山與諸峰連成長嶺,形似一條巨龍的骨架,故名龍架山。相傳為玉皇大帝龍椅上的一條天龍演化而成。龍里縣因龍架山得名,意為龍之故里。

龍寶山

如果說龍架嶺是一條西天飛來的神龍,那么龍寶山正位於神龍頭部(哨上分場東南約300m處,海拔1296.2m)。該山山體卵圓,故名“龍寶山”。山頂一亭,名曰“龍寶亭”。

龍角山

位於龍寶山東600m處,為兩座相向平列的孤峰,在北者海拔1241.4m,在南者海拔1243.0m。雙峰高聳,碧綠青翠,形似兩隻龍角,故名“龍角山”(分別為龍角北山、龍角南山)。

龍眼山

位於龍角山東約300m處,為兩座相對平列的孤峰,在北者海拔1186.3m,在南者海拔1195.2m。雙峰渾圓,翠綠鮮亮,形似兩隻熠然閃光的龍眼,故名“龍眼山”(分別為龍眼北山、龍眼南山)。

龍珠山

位於龍眼山東約150m處,處於龍眼雙峰中軸線上,正對龍里河面。該山海拔1179.8m,形態扁圓,令人聯想到龍口中半露的龍珠,故名“龍珠山”。山頂建有一亭,名曰“龍珠亭”。

龍爪山

位於龍架嶺東段北側嶺緣上,海拔1327.9m,處於神龍左前爪部位,故名“龍爪山”。該山四周松林茂密,山風來時,濤聲如樂。山之西南側建有一閣,為松濤天籟之音的最佳聆聽點,故名曰“龍吟閣”。

靈龍山

位於珍稀植物園東南角,海拔1190.3m,為一座長橢圓形灰岩石山,山體灌木茂林掩映,山頂石芽盆景玲瓏,十分精巧靈秀,故名之曰“靈龍山”。山頂西南端建有一亭,名曰“靈龍亭”。

(2)猴子溝奇峰群

三峰幻影

在猴子溝南部黃泥坪寶合溪北岸,有一座三包聯體峰。從西側約300m處觀看,只見兩峰顯露相聯,一個山包扁圓雄大形似巨龜,一個山包高聳細長如同高昂的眼鏡蛇頭,故名“龜山蛇峰”。在西側約50m觀看,三峰顯現,恰似一尊巨型坐佛,故名“寶合大佛”。從南方正面觀看,三峰顯露,兩峰左右突出,中間夾一岩窩,酷似一把龍椅,故名“皇台寶座”。

卡通金剛

在三峰幻影東北約400m處,有一塊突出於山體之上的岩石,高約10m,寬約5m,上小下大,表面凹凸,酷似卡通金剛之形,故名“卡通金剛”。

猴王拜師

在卡通金剛東北約1000m、寶合溪南岸,有兩座相距約200m的錐峰隔溝相望。東北一峰高約50m,恰似一隻彎腰低頭聳肩拜師的猴子——峰南灰白岩壁蝕痕酷似猴面,峰體北部形似猴背,岩壁兩側及下方岩形恰似交於胸前的雙臂。西南一峰高約30m,形似側立的高僧。兩峰相向,令人聯想起孫悟空拜唐玄奘的情境。兩峰腳下蔥綠的植被和掩映其間的村舍,更襯托出拜師之意象。故名之曰“猴王拜師”。

天台峰

位於紙廠河與猴子溪交匯處(岔河)西南約400m,海拔1477.2m,為寶合嶺傾沒段的最後一個山峰。孤峰聳於距河面(海拔1179.7m)相對高度近300m的一個山台(長約150m,寬約100m)之上,於河邊仰望,台陳天際,峰插雲天,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天台峰。

天雞報曉

位於天台峰東偏北約400m、紙廠河東岸約50m處,為半山之上一列鋸齒狀高低參差的奇峰群。它們天然排列、自然組合成一隻惟妙惟肖的天下第一報曉雄雞。那朝天的頭、大張的嘴、高聳的冠、強健的體、勁張的尾,令人拍手叫絕,不禁脫口而出李白詩句“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故名之曰“天雞報曉”。

岳飛神像

位於天雞報曉北偏東約700m、猴子溪東岸山腰懸岩之上,為一根高約10m的岩溶石柱。其形其態儼然一位天神戰將:閃亮的頭盔、軒昂的眉宇、英俊的臉龐、飄逸的鬍鬚、威武的神態、四射的正氣無不活靈活現。因距此10多公里處有岳家寨民自稱岳飛後代,至今服飾仍存宋代遺風,家家戶戶供奉岳飛為祖,故令人聯想起南宋英雄岳武穆,遂名之曰“岳飛神像”。

神州金字塔

位於岔河西邊、猴子溪北岸山腰上,為一高約30m、巍然屹立的三角體奇峰,仿佛自然之神祭古埃及金字塔於此,故名“神州金字塔”。

滴水觀音

位於神州金字塔西約300m河邊石岩下,為一岩溶沉積形成之懸空鐘乳石,其上覆滿青苔,從岩隙中滲出的泉水,順青苔點點滴滴,如觀音淨瓶微傾溢出的甘露。當地居民視若神靈,適年過節焚香膜拜,名之曰“滴水觀音”。

巨鯨夢海

位於滴水觀音西南約100m山腰之上,為山樑上一列神奇的聯體小山包。在西者碩大如鯨體、如怒張高翹的鯨尾鰭,在東者恰似張嘴露齒的鯨頭。仿佛間,似覺巨鯨順坡而下,急切滑行。可鯨頭之下只有一條寬不過20m的小溪。相傳天河神鯨被罰困此,夢回大海,心急火燎,長年期盼,化為山嶺。故名之曰“巨鯨夢海”。

天書岩

位於巨鯨夢海西南約700m的百米高坡之上,為一面層理結構清晰、錯落層疊的灰岩石壁,寬約50m,高約30m。岩壁層理如同無數部天書背脊,故名“天書岩”。

烤乳豬

位於天書岩南約600m河邊岩壁下,為一長約50cm、寬約30cm的鐘乳石。其形態活像一隻倒掛在岩壁上的乳豬:短頭肥肚,前腿抓空,張嘴睜目;表面光滑,好似已經打理乾淨;皮上水珠,好似烤出的油滴。故名“烤乳豬”。

天梯岩

位於龍家沖溝口西北200m處,為一面長約200m、高約100m的階梯狀石壁,斜疊的岩層如人造石梯,可徒手拾級而上。山上泉水沿梯流瀉形成階梯跌水,四周綠林掩映,更顯奇異清幽。

定海神針

位於蔡倫廟遺址東北約300m處山谷中,為一根高約60m、直徑約10--12m的獨立豎直石柱,沖天壁立,似定海神針。

玄牝之門

位於定海神針南偏東約900m處,為一面穿洞奇岩,寬1.5m,高5m。其蝕空之洞酷似女陰,名曰“玄牝之門”。

(3)龍腦山怪石群

龍腦山位於龍架山景區的龍寶山東南約150m處,海拔1275.0m,為一座長滿灌叢的灰岩石山。山頂上怪石嶙峋,形成景群。

四子論道

為四塊突出於山頂石堆之上的人形岩石。分別高4m、4.5m、5m、5.5m。春秋戰國時學派林立,儒道最盛。相傳儒家學派的孔子、孟子和道家學派的莊子、老子殯天之後,仍然論辨不休,這四塊人形奇石就是四子英靈所化,故名“四子論道”。

龍門洞

在山頂正中,有一塊長4m、寬3m的巨石卡於兩旁岩石之間,形成一個高約1.70m的門洞。故名龍門洞。

龍牙石

在龍門洞東南有一塊孤立石柱,上大下小,底寬2m,上寬1m,高約2m,形似一顆懸空豎立的牙齒,故名“龍牙石”。

(4)其它峰石景觀

懸空龍山 在龍架山景區的龍眼南山西南山埡處有一塊奇石,通高4m,由兩部分組成。下部為高約1.6m、寬約2m的方形石柱,上部略成長方形的石塊,周邊懸於石柱之外。上部石塊被溶蝕成一長一短兩道山嶺,山嶺之上“奇峰”參差、險峻秀麗,兩嶺之間為一開敞形山溝,似有河流、階地之貌,山溝之上長有灌木、小草——恰似龍架山景,故名“懸空龍山”。

蟠龍迷宮

在龍架山景區的龍角南山東北約80m處面積約8000m²地帶,灰岩溶槽交錯如網,千迴百轉形同迷宮,傳為九位龍子玩捉迷藏的場所。故名“蟠龍迷宮”。

石芽盆景

在龍架山景區的靈龍山頂有一個奇石景群,由高約0.3--2m、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7塊石芽組成,酷似一個小巧精緻、造型優美的山石盆景。從山的東北頭看,迎面兩根石柱叫龍門塔;進門正中約1m處有大(高約1m)、中(高約50cm)、小(約30cm)三根酷似陽物的石芽,叫“龍陽三石”;龍陽石左後三塊位於同一軸線之上、兩端均為翹角的長方體石芽,叫龍角石;龍陽石右後三條相距1m、長約3m的石芽,側面看去形似三嶺兩谷,叫石龍峽。七石四景其妙無窮,鬼斧神工令人叫絕。

雙頭神龜

在龍架山景區北部香樟岩,有一座南北長約200m、東西寬約100m的孤山,海拔1341.6m,相對高度約75m。山北麓有兩根高約50m左右的石柱,東側遠望,山體酷似一隻碩大無比的海龜,兩根石柱如同海龜的一雙頭頸,十分奇異。故名“雙頭神龜”。

一顆印

位於響水河景區中部、響水工區西南約500m的山包(海拔1172.4m)上,為一塊高寬均約4m的正方體孤石,形似一顆巨型印章,故名“一顆印”。

天象景觀

龍寶山日出

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在公園的龍架山、高原台地都能看到瑰麗的日出景象,但以龍寶山日出最為絢麗。

每當晴日凌晨,登龍寶山頂,上龍寶亭,向東佇立,便可見魚白初露-霞光桔紅-紅日半輪-遠山剪影-朝陽冉冉-天空紅艷的日出全過程,壯美絕倫,如詩如畫。

靈龍山皓月

靈龍山是龍架山景區東部一座小巧玲瓏的孤山,周圍地勢平曠,視野寬闊。每當月明星稀之夜,皓月清輝籠罩四野,樹影朦朧,燈火閃爍,寧靜恬美。特別是秋高氣爽之夜,樹凝白露,葉掛珍珠,靜坐靈龍亭中,沉浸月色詩意,更易想起李白“白露垂珠滴秋月”、“古來相接眼中稀”的詩句。

龍架嶺霧嵐

公園地區雨多霧盛,龍架嶺上霧嵐最美。雨後晨昏之時,霧氣從河谷升起,從林中升騰,籠罩山林溝谷,穿繞人前人後;景物依稀,更顯神秘;空氣濕潤,浸染心田;與晴日相比,頓覺超凡脫俗、情趣盎然,別是一番美感。

龍架嶺霧嵐

公園地區雨多霧盛,龍架嶺上霧嵐最美。雨後晨昏之時,霧氣從河谷升起,從林中升騰,籠罩山林溝谷,穿繞人前人後;景物依稀,更顯神秘;空氣濕潤,浸染心田;與晴日相比,頓覺超凡脫俗、情趣盎然,別是一番美感。

猴子溝雲海

從地貌上看,猴子溝景區與公園其他景區的不同之處是寬闊的草甸台地與深邃的峽谷相間,時常可見台地是麗日晴空,峽谷卻雲海厚積的景象。站在台地邊緣,便可欣賞到雲海不動如絮毯、溝谷蜿蜒似銀河的奇特景觀。

寶合嶺冰雪

在猴子溝景區內,溝谷海拔1200m左右,台地海拔1600m上下,氣溫垂直變化明顯。海拔每上升100m,氣溫就下降0.6℃左右。在嶺脊、台地之上,冬日常降大雪,積雪深度20~30cm,甚至更厚。寶合嶺位於國翁峽谷與寶合峽谷之間,嶺脊台地連片,是觀賞雪景、雨凇、樹掛的最佳場所,是南國賞雪、玩雪的理想之地。

水域景觀

山溪河流蜿蜒秀美

(1)龍里河

流經龍架山景區東界,景區段長約2.5km,河寬15~30m,有攔河石壩一道(高3m、長30m),壩上游平湖寬闊,水色碧綠,常見鷺飛魚躍,笠翁垂釣。豐水期河水翻壩形成一道銀簾般的壩瀑,聲震河谷,氣勢宏大。

(2)臥龍溪

流經龍架山景區中部,景區段長6.7km,河寬3~5m,襄黔、黔桂鐵路與河相伴,兩岸森林夾岸分布,自然與人文相映,現代與歷史交匯,是一條景觀特別的河流。

(3)響水河

流經響水河景區北界,長10.2km,河面寬20~35m,河岸陡峻,灌木夾峙,石灘寬闊。河上石壩,截水成湖,河水溢流形成壩瀑,秀雅溫順而不乏陽剛之美。

(4)猴子溪

橫穿猴子溝景區中部。自坡腳源頭東流約2.1km至中國翁處,河水猛轉90º向北,奔流約1km後折而向東北流淌,約2.8km處轉而向東,約1.5km再轉向北,約2.6km出景區北界,景區段總長約10km,河寬10~25m。猴子溪上游段有紙廠河、寶合溪(寶合沖)、青龍溪(龍家沖)等3條較大支溝。

暗河溶泉飛瀉成瀑

(1)雙龍飛瀑

雙龍飛瀑位於猴子溝景區西端的黑沖內距溝口(海拔1255.0m)約600m處、海拔1459.1m的懸崖峭壁之上。瀑水從兩個相距約20m並大致在同一高度的暗河溶洞中湧出,至懸崖邊緣凌空飛瀉30米、寬約5m,直落谷底深潭,水聲如雷,水霧迷漫,恰似兩條從天而降的玉龍,故名“雙龍飛瀑”。該瀑為公園境內最為神奇、壯觀的動態水景。

(2)鍋洞潭瀑

鍋洞潭瀑位於猴子溝景區上國翁南面鍋洞溝內、距溝口約200m處的溶洞之內。手攀陡岩到達洞口,可見洞中暗河出露段內串珠般的分布著8個巨大鐵鍋似的岩坑水潭,潭深1~3m不等。暗河之水從一口水潭流向下一口水潭,水聲淙淙,迴蕩洞壁。第8口水潭溢出之水到洞口時,跌落30多米高的絕壁之下,形成寬約5m的一道瀑布,發出雷鳴般的吼聲。該瀑為世所罕見的潭瀑奇觀。

(3)葫蘆口跌瀑

葫蘆口跌瀑位於猴子溝景區寶合溪尾段,距源頭約800m處。寶合溪水流經一段約100m的葫蘆形基岩河段之後,跌下10m石坎,形成高10m,寬3m的跌瀑。這裡灌木茂盛,綠鎖河面,瀑掩其中,大有“猶抱琵琶半遮面”之意境。

(4)知音溪瀑

知音溪瀑位於猴子溝景區青龍溪中段。溪邊有一道兩台鍋圈形懸岩,高約15m。一股清泉從岩口瀉下,形成高15m,寬1m的瀑布;瀑布下小溪歡躍流淌,嘩嘩有聲;瀑唱溪和,清越和諧,猶如一對知音情侶,演奏一首永無休止的小夜曲。

(5)九疊泉瀑

九疊泉瀑位於猴子溝景區紙廠溪下段、定海神針景點西北約500m處。一股山泉從25m高的山崖溶洞中流出,在層理分明、階梯層疊的岩面上逐級而下,形成寬約2~3m,總高度25m的九級疊瀑,聲形俱俏,優美如畫。

(6)冒魚泉

冒魚泉位於下國翁東約400m的河灘北側。岩石下清泉從溶隙中汩汩冒出,常年不斷,形成一個長3m、寬2m、深3m的水池,池水溢出,匯入猴子溪中。該泉奇特之處在於平時冒清水,漲水冒群魚。每當暴雨之後,當地居民像過節一樣匯集泉邊,等待泉水冒魚,人歡狗叫,非常熱鬧。

歷史遺蹟

古驛道遺蹟

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所在的龍里縣自古以來就為黔中地區交通要衝。目前,在公園龍架山景區北側仍保存有古驛道。該驛道為明初所建,多為條石鋪砌,寬2~3m,條石上仍清晰可辨車轍磨損痕跡和馬蹄窩印跡。該驛道從貴陽市烏當區黃泥崗經倪兒關入境,向東經谷腳、老觀音、五里坡、龍里、麻芝鋪、新安、高平鋪出境,全長約40km,公園段保存的古驛道長約3km。

蔡倫廟遺址

蔡倫廟遺址位於猴子溝景區東部紙廠溝內,是當地人為供奉中國古代科學家、造紙發明家蔡倫而建。該廟有正廳五間,對廳三間,廂房三間。由院門進入,院牆圍起,正廳除供蔡倫塑像外,還供有太上老君、關帝聖君等神像,正廳雕龍畫棟、斗拱飛檐。但現已毀,僅存地基、石鼓、殘垣。

永協營遺蹟

永協營遺蹟位於猴子溝景區東部、寶合溪與紙廠溪交匯處東南約500m處海拔1501.0m的山頭上,為清鹹豐三年(1853年)“羅姓貢建”的軍事營盤。

史載,清鹹豐年間(1851~1860年)貴州各族人民在太平天國影響下紛紛起義(如龍里縣巴江夷族領袖龍舟山亦乘時舉事)。貴州各地興辦團煉配合官軍駐防。永協營就是其中的駐防設施之一。

該營盤建於長約600m、寬約300m的山頂之上,營盤面積約15hm2。東、西、北三面均為懸崖峭壁,東、西兩面臨水,只有南面較緩,可通爛巴山台地,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營盤遺址上,現存南線石砌營牆,高2.5~4m,寬2.5m。牆頂建有布兵通道、垛牆、箭孔等設施,保存較為完好。還有建營石碑、二重營門尚存。營中一眼岩隙溶泉,常年清冽甘甜。

靈龍寺遺址

靈龍寺(原名三王廟)位於龍架山景區龍寶山南側海拔1275.0m山樑上。背靠龍寶山,面向龍里河,左右有山巒拱衛,乃藏風聚氣之地。該寺相傳建於明末,廟址占地面積約800m2,有前殿、大殿、後殿,供奉龍王、玉皇、天官、地官、水官、壽星、文昌、財神等神祗,曾經殿宇巍峨,香火旺盛。今僅存遺址。

紅軍戰場遺址

1935年3月中央紅軍南渡烏江經過龍里。4月6日先頭部隊由開陽縣進入洗馬河一帶。4月7日紅軍主力進入龍里。8日,左路軍佯攻龍里,於今響水河景區內的播箕堡前與敵滇軍孫渡手下龔順壁旅十四團遭遇,經激戰敵敗退播箕橋南岸對峙。紅軍向觀音山急進,在哨關田與滇軍十八團遭遇急戰。敵軍飛機轟炸元寶、哨關田、王關等地,紅軍犧牲15人。紅一方面軍曾在觀音山與敵激戰4小時。1936年1月紅二、六兵團在觀音山會師。觀音山革命戰鬥遺址於1980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園林建築小品

在龍架山景區內的峰嶺之上,建有龍寶亭、龍珠亭、靈龍亭、龍吟閣、龍爪亭、劍龍橋等園林建築小品,在萬綠叢中分外耀眼,是具有點景、對景、觀景、休憩功能的景觀建築。

景區環境

負離子含量

公園內森林繁茂,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高,細菌含量低;負離子平均值達到1萬個/cm3以上,空氣細菌含量1500~5000個/m3。

可借景觀

公園周邊山林溪河田園風光:公園周邊嶺脊、山丘或為人工針葉茂林,或為天然次生林海,或為草坡果林,或為台地草甸,可為各景區森林景觀的延伸和陪襯。公園周邊溝谷、階地、谷盆多為魚米之鄉,阡陌縱橫,農舍儼然,炊煙繚繞,雞鳴犬吠,牧童短笛,山歌應和,一派祥和景象,可為各景區森林景觀的補充、對比、烘托和映襯。

龍里喀斯特台地草原:與猴子溝景區相連的龍里喀斯特台地草原,草場面積近十萬畝,是貴州省境內的喀斯特自然景觀中的奇觀,是公園最重要的借景景觀。

巫山岩畫:位於龍架山景區西側約2km的巫山岩畫,岩畫延綿上百米,圖500餘幅,規模、數量為全省之最。內容為祭祀舞蹈圖、原始生殖崇拜圖、放逐圖、田疇圖及各種形狀的牛、馬、羊、犬和大鳥,圖象有人物、動物、天體(太陽)、抽象符號四個類別。反映了原始的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哲學思想、審美觀念等豐富的內涵。岩畫藝術造詣很高,在國內岩畫中也非常罕見,作畫年代據推斷在春秋晚期。巫山岩畫規模大、內涵豐富、藝術性強、區位條件和可進入性好,周圍環境的開放利用方便,作為重要的人文景觀,其資源稟賦極好,對公園的景觀資源具有很好的互補性。

住宿交通

公園的龍架山景區有服務接待設施建築面積2000m2,設有床位50個;餐廳一個,一次可供100人同時就餐;會議室2個;依山傍水的龍遊樂園建築面積500m2,設有休閒茶座、康樂木屋(7幢)、涼亭、觀景點、燒烤場等遊樂設施。

距龍架山景區1km的龍里縣城有較完備的食宿條件。

公園距貴陽城區28km,距龍洞堡機場23km,龍架山、響水河景區距龍里縣城1~2km,公路鐵路、航空構成對外交通立體網路,交通區位優勢極為顯著。

(1)公路210國道、貴(陽)新(貴州獨山縣新寨)高速公路從公園的龍架山景區東西橫貫。

(2)鐵路湘黔、黔桂鐵路和正在修建的黔桂快速鐵路穿越園境,龍里站麻芝鋪站老羅堡站近在咫尺;擬建的貴陽樞紐站就在園區近旁。

(3)航空公園距貴陽龍洞堡國際空港23km,有高速公路相通,僅有20分鐘車程。

地方特產

名貴藥材 天麻、杜仲、泡參、黃柏、桔梗、血藤等。

水果野果有玉頂梨(產於貓場鎮頂水村喜鵲寨。個大、皮薄、味甜、汁多、脆嫩、核小)、獼猴桃、酥李、酸棗李等名優水果;有獼猴桃、楊梅、櫻桃、火棘、八月瓜、核桃、刺梨等天然野果。

神奇苗藥公園所在的龍里縣歷來是苗族聚居區,有歷史悠久的苗醫苗藥資源。著名的“神奇製藥廠”的系列苗藥產品享譽國內海外。

佳釀龍酒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周培松繼承嚴氏酒房秘方,用脂脂塘泉水創釀的“龍酒”,被譽為“貴州龍茅”、“二茅台”。

野菜山珍有蕨菜、刺龍包(蔥木)、香椿、蕁麻、野韭菜、薇菜等森林野菜,有竹筍、野生食用菌等山珍,綠色環保,資源豐富。

布依族特色食品 棉耳粑、糯米酒、粑顆飯、酸辣菜、醃魚肉等。

民俗風情

(1)水輪碾房

水輪碾房位於猴子溝景區寶合溪中段河灣處,距卡通金剛景點東側約200m。在木質穿鬥草房內安置有石滾碾子、石槽圓形碾盤、木構水輪機。水輪碾房舊時縣內常見,而今僅存此處,乃十分珍貴的民俗旅遊資源。

(2)古法造紙作坊

猴子溝景區盛產竹子,古法造紙作坊比比皆是,素有“家家采竹,戶戶造紙”的說法。這裡的居民家中神龕皆供蔡倫神位。現存規模最大的作坊是紙廠溝毛家廠作坊。作坊至今仍採用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以竹材為原料,造“蔡侯紙”,為古法造紙術的歷史博物館。

(3)寶合沖田園風光

在猴子溝景區東部、岔河正南約1.5km處、寶合溪東岸,有一片寬100~200m,長約800m的河灘階地。這裡有一個自然村寨,背靠爛巴山,面對寶合嶺,寨前寶合溪。六七戶人家,七八方水田,數十畝旱地,森林環繞,竹林掩舍,古樸自然,恍若世外桃源。

(4)民族風情景觀

公園所在的龍里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有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民族風情濃郁。民族建築、民族工藝品、民族藥品、民族服飾、民族飲食、民族婚俗、民族節日等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

史事傳說

公園內的傳說故事優美,如龍架山的傳說、鬼谷洞的傳說、太子洞的傳說、潛龍洞的傳說、岳家寨的傳說等,亦真亦幻,使公園更具神秘之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