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設定在林業企業內部運輸和外部運輸的銜接地點。在木材生產和流通之間起緩衝和調節作用,同時對木材的產銷起紐帶作用。貯木場與陸路銜接的稱陸運貯木場;與水路銜接的稱水運貯木場,又稱出河場。貯木場作業是森林採運生產過程中繼森林採伐、木材運輸之後的最後環節。有些歐美國家的貯木場附屬於木材加工企業;中國有些經濟部門也設定貯木場。這兩種貯木場的技術內容和森工系統的相同,但性質有很大的區別。
場址和面積 貯木場的位置宜靠近國家交通線(公路、標準軌鐵路或航運河流),從伐區到貯木場的運材距離宜儘可能縮短。陸運貯木場要求場地乾燥,地質和排水條件良好,地面高出歷史最高洪水位0.5米以上,平坦,適於配置楞堆及場內運輸。水運貯木場要選在流速低,河床穩定,水位變化小,岸坡堅固、通直,水域開闊的河段,以便木排停靠、拆解,原木流放、出河,以及木材在水中貯存、分選等。
貯木場面積要能保證最大量木材的貯存,場內運輸道路、機械設備和建築物的布設,並有必要的擴充發展餘地。可分為總面積、有效面積和楞區面積 3種。楞區面積為基本面積,取決於最大允許的庫存量、楞堆的形狀和尺寸,等於最大庫存量除以楞區單位面積的容材量3~4米3/米2。有效面積除楞區面積外,還包括場內機械、設備和道路所占有的面積,約為楞區面積的1.2~1.3倍。總面積是貯木場圍牆內的面積,約為有效面積的 1.1~1.2倍。
工藝流程和布局 依木材運輸方式和到材方式(原木、原條等)而定。中國採用原木運輸和原條運輸兩種運材方式。原木運輸時,陸運貯木場的生產工序包括卸車、選材和歸楞等;水運貯木場的生產工序有出河、選材和歸楞等。原條通常陸運到貯木場,其生產工序有卸車、造林、選材、歸楞和裝車等。原木經過檢尺驗收歸楞後,即入國家木材倉庫。各生產工序可組成一條或若干條流水作業線,根據產量大小、生產均衡程度、機械設備類型等安排生產單流、分流或合流等工藝流程。貯木場的平面布局根據不同工藝流程、機械設備類型和數量、場內運輸道路、建築物及楞區大小確定。其基本要求是木材生產集中,木材流程短而暢通,避免木材的平面交叉流動,以充分發揮各工序的機械生產效率,並有利於技術的改造和發展;此外還要滿足防火要求。
貯木場作業 中國傳統的貯木場小而分散,主要起貯存、保管和轉運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採運事業的發展,機械化作業比重增大,貯木場生產逐漸集中,木材周轉量增加,場地擴大。50年代中期採用原條運材後,在貯木場增加了原條造材工序,並增加木片、包裝板生產內容,使造材剩餘物(截頭等)得到利用。在有些採用伐倒木運材工藝的國家,貯木場作業中還要增添打枝工序;有的還建立薪材生產作業線,從中提取造紙材,以提高經濟用材的出材率。
貯木場作業的一般工序如下述。
卸車或出河 貯木場作業的第一道工序。原木或原條卸車可用絞盤機兜卸或拉卸,用拖拉機推卸,用木材裝載機舉卸和用龍門起重機、纜索起重機提卸等方法。中國以兜卸和提卸為主。木材出河採用縱向或橫向輸送機、絞盤機和各類起重機。
造材和選材 由於貯木場生產集中、作業條件好、技術水平高,原木造材率、經濟用材出材率和產品等級率都比伐區造材提高。為了做到材盡其用,具有不同材質和規格的原木要按既定要求區分歸類,分選到各自的楞堆。當前中國主要採用鏈式或索式輸送機和電動平車進行選材。
歸楞 一般把同一樹種、材種、規格和材質的原木歸成一個楞堆。一個貯木場往往有幾十個到幾百個楞堆。楞堆長度一般為30~60米,高度一般不超過6~8米。兩楞間距為1.5~2米。楞堆結構有實楞、層楞、格楞等。歸楞設備有架桿絞盤機、裝卸橋、纜索起重機、塔式起重機、叉車、木材裝載機等。在機械化程度較高的貯木場,為了實現全年均衡生產,在卸車後或出河前要建立一定的原條或原木貯備。當日到材量大於貯木場日生產量時,多餘量即存放在貯備區內;當日到材量供不上貯木場作業需要時,可從貯備區及時提取原料,保證貯木場的正常作業。
木材保管 包括木材的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前者是做好品等區分、繳庫驗收和防火、防洪、防盜等工作;後者是防止由於木材腐朽、蟲蝕和開裂引起的變質降等。當氣溫高於5℃、並貯存時間超過20天時,需因地制宜採取乾存、濕存和水存等方法。乾存法是把木材剝皮並歸成通風良好的楞堆(層楞或格楞),使原木邊材的含水率迅速降低,消除菌、蟲繁殖和生存的條件。為減輕乾存中木材的開裂,剝皮原木的兩端要留有一定寬度的樹皮。一些特種用途的木材幹存時,原木兩端的斷面還要塗料以防開裂和腐朽。水存法是把木材單根或成捆(成排或成堆)存放在人工水池或河流湖泊中,使原木邊材保持很高的含水率,阻止菌、蟲的繁殖和生存以及木材的開裂。濕存法是把帶皮原木歸成通風不良的楞堆(實楞),楞高5米以上並進行遮蔭覆蓋。對針葉材楞垛要及時消毒,闊葉材楞垛的原木端面要塗料。有條件的可定時向楞垛噴水。當原木已出現菌、蟲害時,要及時鋸解加工,或集中歸放並噴灑防腐劑或殺蟲劑。楞堆下面應鋪設墊木,定期清除場地積物。
木材調運 木材從貯木場向需材單位的運輸,多數經由鐵路,少數經由公路和水路。木材裝車大多和歸楞使用同一機械。
貯木場作業現況和發展 中國貯木場作業已基本實現機械化。從20世紀60年代起,一些貯木場開始向全盤機械化過渡,進一步減少或消除作業過程中的手工勞動。此外還將在貯木場內或場旁設定更多的制材、人造板、漿粕等加工廠。直接從貯木場取得它生產的一部分原木,將提高貯木場生產的專業化比重。為簡化貯木場作業、壓縮貯木場面積、發展全盤機械化和自動化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