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裝卸工藝

港口裝卸工藝

港口裝卸工藝因貨種而異,通常分散貨、件雜貨、貨櫃和液體貨等裝卸工藝。各種貨物的裝卸程式因貨物流向不同而異。

港口裝卸工藝

正文

港口內裝卸、搬運貨物的方法和程式。港口裝卸作業是港口生產的主要內容。港口裝卸工藝直接影響裝卸效率、港口通過能力、車船周轉、貨運質量、裝卸成本、勞動條件等,而且是碼頭泊位數、庫場面積、車輛裝卸線長度等設計的依據。選定合理的裝卸工藝,是港口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港口建設規模、總體布置、碼頭類型和經濟效益都有密切關係。
影響因素 影響港口裝卸工藝選定的主要因素有:①貨運量、貨種、流向及其季節性變化。②件雜貨的包裝規格和對裝卸存放的特殊要求,散貨的塊度、容重、堆積角(堆放時自然形成的邊坡角度)、化學穩定性、粘滯性、吸潮性、脆性、毒性、腐蝕性和對裝卸存放的特殊要求。③船舶類型及其主要尺度、船舶的裝卸條件如艙口數、艙口尺寸、間距、各艙載貨量。④貨物的集疏運方法。⑤到港列車類型、規格、載重量和每晝夜取送車次數。⑥進出港汽車類型、規格、載重量。⑦港口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如地形、地勢、水文、氣象、潮汐特徵和工程地質條件等。在考慮這些因素的基礎上,研究採用能提高裝卸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滿足生產需要的先進的港口裝卸機械,並做到銜接配套。經過多方案比較,選取安全、優質、高效率、低成本的裝卸工藝。
工藝種類 港口裝卸工藝因貨種而異,通常分散貨、件雜貨、貨櫃和液體貨等裝卸工藝。各種貨物的裝卸程式因貨物流向不同而異。對進港貨物,即水運轉陸運的貨物,裝卸程式一般是:貨物由船上卸至碼頭(卸船),由碼頭運入倉庫或堆場(中間運輸),在庫場內堆碼(庫場作業)貯存,裝車運出。有的貨物由船上直接卸到車上。對出港貨物,即陸運轉水運的貨物,裝卸程式則相反。
散貨裝卸工藝 散貨碼頭專業性比較強,裝卸工藝也比較複雜。按貨物出港和進港分為卸車裝船工藝和卸船裝車工藝。
散貨卸車裝船工藝,卸車一般採用翻車機系統或螺鏇卸車機系統。前者多用於貨運量大的碼頭,後者多用於中等貨運量碼頭。堆場在運量大、貨種多時,多配備堆料機和斗輪取料機,堆料和取料分開作業;貨種少時,則配備斗輪堆取料機,堆料和取料合一作業。由堆場至碼頭的中間運輸大多採用帶式輸送機,貨運量小的碼頭,也可用自卸汽車等。海港碼頭的裝船作業一般採用移動式裝船機。中小水位差的河港碼頭一般在直立墩座上配置可鏇轉、俯仰、伸縮的固定式裝船機裝船;水位差較大的河港,則在躉船上設可鏇轉、俯仰、伸縮的裝船機裝船,在斜坡軌道上設可隨水位漲落調整長度的膠帶輸送車向躉船上的裝船機供料。一些中等水位差的河港常在浮碼頭的鋼引橋上設固定式膠帶輸送機,與躉船上的裝船機銜接,進行裝船。
散貨卸船裝車工藝,在海港碼頭和水位差較小的河港碼頭,多採用帶抓鬥的門座起重機或門座抓鬥卸船機橋式抓鬥卸船機卸船;而在大水位差和中水位差的河港則多在躉船上設抓鬥起重機卸船,在斜坡軌道上設膠帶輸送車(或在浮碼頭的鋼引橋上設固定膠帶輸送機)輸送貨物。由自卸船載運的散貨,則用船上以帶式輸送機為主的自卸系統卸船。堆場上的堆取料作業同卸車裝船工藝相似。裝車可用帶抓鬥的起重機等,有的採用漏斗式裝車儲料倉,通常由輸送機供料。有些貨主碼頭,如電廠煤碼頭、鋼鐵廠礦石碼頭,一般沒有裝車作業,而是將船上卸下的貨物用輸送機直接送入工廠存貨處。
件雜貨裝卸工藝 件雜貨種類較多,大都採用通用的裝卸工藝。件雜貨裝船卸船,一般都是通過甲板上的艙口將貨物吊進吊出。這種作業有的是利用雜貨船上的船舶起貨設備,如吊桿裝置、甲板起重機等;有的則是利用碼頭前沿的裝卸機械。在海港和中小水位差河港的直立式碼頭,通常在前沿配置門座起重機裝卸船,用牽引車拖掛平板車進行水平運輸。庫內採用叉式裝卸車或橋式起重機堆拆垛。裝卸棚車多用小型叉式裝卸車,裝卸敞車則多用橋式起重機或其他類型的起重機。大水位差和不宜建直立式碼頭的中等水位差的河港,一般在躉船上設起重機裝卸船,用纜車進行上下斜坡道的運輸作業,用流動機械如叉式裝卸車、牽引車與掛車、電瓶車等進行纜車和庫場間的搬運。
貨櫃裝卸工藝 貨櫃裝卸工藝因船型而異。由滾裝船載駁船載運的貨櫃各有其裝卸方法。由貨櫃船載運的貨櫃一般採用岸邊貨櫃起重機裝卸船,用底盤車系統(又稱拖掛車,即貨櫃汽車)或跨運車進行碼頭前沿至堆場的水平運輸和堆場作業。堆場作業還可採用龍門起重機系統。底盤車系統裝卸操作環節少,管理簡單,但須配備與貨櫃同等數量的底盤車,隨箱停放與外運,所需堆場面積大。跨運車的優點是能兼作水平運輸,不需要底盤車、拖掛車,並能堆高2~3層箱,所需場地面積比底盤車系統少;缺點是價格昂貴。跨運車輪壓大,要在全場地行駛,因而對堆場地基強度和不均勻沉降要求高。龍門起重機系統由於起重機的跨度和起升幅度較大,可堆高3~4層箱。這種系統能充分利用空間,相應的存箱量大,通過能力也大。龍門起重機輪壓大,3~4層貨櫃荷載大,因而對堆場地基的要求也高。
液體貨裝卸工藝 一般用管道進行由岸到船或由船到岸的裝卸船作業。在油碼頭,採用輸油臂以連線輸油管道和油船。作業時,開動油泵,石油通過輸油臂與管道進行裝船或卸船。
發展趨勢 隨著船舶大型化和碼頭專業化,以及港口吞吐量的日益增長,港口裝卸工藝在不斷地革新。
港口散貨裝卸工藝的發展有下述趨勢:①由間歇性的周期作業發展為連續作業,並儘可能減少裝卸作業中斷時間和船舶車輛在港非裝卸時間,以提高裝卸效率和加速車、船周轉。卸車已採用一次可翻卸兩節車廂的串連式翻車機,並配備能自動定位的牽引式推車機,配備帶鏇轉車鉤的列車,實現列車不解體連續翻卸;或採用底開門列車配合卸車坑道在行進中進行自卸。鐵路軌道採用環形布置,以免除列車在卸車時的解體、調車、編組等作業,大大縮短列車在港停留時間。河港大型散貨出口碼頭,採用定機移船工藝,即配備高效率固定式裝船機和分岔溜筒,對規格統一的無人分節駁在移駁絞車系統的拉曳下,縱列不解體,連續裝載。對規格不一的駁船組成的駁船隊,則採用帶有梭動躉船的移駁系統,通過左右更替的裝船方式,實現整個駁船隊的連續裝載。②由車到船的直接裝船效率已不能滿足高效率裝船的要求,所以擴大堆場面積,減少或取消由車到船的直取作業的比重已成為發展趨向。新建的大型散貨碼頭都採用由車到場、由場到船的間接裝船程式,即使在有由車到船直取作業條件時,也同時由堆場取料和由列車卸貨一併供裝船機裝船。因此堆場的作用和重要性大為增加。③裝船作業已由多機作業轉向於單機或雙機作業,以簡化輸送系統。單機裝船的生產率已達16000噸/小時,最高可達20000噸/小時。④海港活動式裝船機由行走式向弧線鏇轉式、直線伸縮式發展,以減少機械和碼頭水工建築的投資。⑤散貨卸船作業除採用門座抓鬥卸船機和橋式抓鬥卸船機外,正向鏈斗式卸船機發展。橋式抓鬥卸船機的生產率因受抓鬥的限制,難以突破2500噸/小時,而鏈斗式卸船機的平均生產率則已達3600噸/小時,最高可達6000噸/小時。⑥固體散貨液化輸送新工藝由於投資省,效率高,將在某些散貨如硫精砂、黃砂及不因摻水而影響性質的礦石、煤等的運輸中得到廣泛的採用。⑦採用電子計算機集中控制裝卸系統,以提高裝卸效率。
港口件雜貨碼頭裝卸工藝的發展方向是成組化、貨櫃化。這是實現件雜貨快裝快卸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隨著貨櫃碼頭的不斷發展,裝卸工藝的高速化和自動化程式越來越高,堆場上的龍門起重機系統將日益被廣泛採用。(見彩圖)

港口裝卸工藝港口裝卸工藝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