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效應物

影響蛋白質活性的物質稱為別構配體或別構效應物。 抑制蛋白質活力的現象稱為負協同性,該物質稱為負效應物。 增加活力的現象稱為正協同性,該物質稱為正效應物。

別構效應(allosteric effect)某種不直接涉及蛋白質活性的物質,結合於蛋白質活性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別構部位),引起蛋白質分子的構象變化,而導致蛋白質活性改變的現象。別構部位的概念是1963年由法國科學家J.莫諾等提出來的。影響蛋白質活性的物質稱為別構配體或別構效應物。該物質作用於蛋白質的某些部位而發生的相互影響稱為協同性。抑制蛋白質活力的現象稱為負協同性,該物質稱為負效應物。增加活力的現象稱為正協同性,該物質稱為正效應物。受別構效應調節的蛋白質稱為別構蛋白質,如果是酶,則稱為別構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