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堡

貝恩堡

東西德統一之後,東部地區德很多文物古蹟終於為所有德國人開放。從德國德歷史來看,這些文物本來就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德一體文化的產物。這樣一種文化是不能城牆分開的。

貝恩堡貝恩堡

在德國薩克森-安哈特洲,又一座文藝復興的宮殿,名字叫貝恩堡。他坐落在薩勒河畔的一座砂岩上。o[qmd
這座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群,立面被塗成白色,一座座三角檐線條流暢,輕盈的挑樓點綴其中,一排排窗戶列置整齊,石塊砌成的壁柱呈現蛋黃的顏色,把整座建築分割成幾塊。這些鱗次節比,錯落有致的建築是幾個世紀新老建築的混合,他們不協調的風格顯爾易見。突出的主樓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這座巨大的圓形建築儘管採用了美觀的屋頂三角檐,但是卻不能和其他舊時保留下的建築融為一體。和周邊精雕細琢的建築物相比,他顯得那么龐大,笨重,嚴肅 ,格格不入。事實上,他是古代城堡中保存最完好的一部分。1538至1570年間,人們把這座城堡改建成了一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文藝復興式的宮殿。

三十年戰爭給德國帶來了無窮的災難,貝恩堡也深受其害。僅在1636至1641年間,貝恩堡就被攻破三次,而且受到嚴重的損壞。由於宗教的紛爭,1618年開始戰爭一直持續到1648年。他是一系列小型戰爭的組合。基督教和天主教各自集結強勁的兵力,在外國的參與和支持下,在德國本土上展開了一場政治權利的較量。在天主教陣營里,以皇帝為首的軍隊結合了來自西班牙的哈布堡王朝的軍隊。而基督教陣營一開始就獲得了丹麥,荷蘭和英國的支持,後來瑞典和法國人也參加進來,天主教陣營的將軍提利和瓦倫施坦在這場戰爭中一舉成名。(這場戰爭小隱社區上好像有介紹

1648年,戰爭以維斯特法倫的和平協定簽訂而告終。哈布斯堡王朝戰敗。但是受害最深的卻是德國的經濟。德國有為數過半的老百姓在戰爭中陣亡,國土一片荒蕪,滿目瘡痍。“失業”的僱傭兵到處搶劫,謀求生路。這種悲劇的情況在戰後持續了幾年。德意志帝國的衰弱卻給法國和瑞典帶來了經濟和政治上的轉機。在三十年戰爭中,安哈特-貝恩堡的侯爵克里斯蒂安一世(1568/1603至1630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為上普法爾茨的守衛者,他創建了基督教聯盟,並且於1620年在布拉格附屬檔案的白山上打響了三十年戰爭的第一仗。此戰以侯爵失敗告終

當然,貝恩堡也曾經經歷過和平歡快的年景,提爾.奧倫施彼格的德國著名玩笑故事的主人公。他的故事集裡第二

貝恩堡笨重的塔樓建於1200年,他和1538至1570年建造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有鮮明的區別
十二個故事就發生在貝恩堡。有一天,提爾.奧倫施彼格在侯爵貝恩哈特.馮.安哈特那裡當上了城堡看守人。他的工作就是在塔樓上瞭望,一旦發現情況就吹號報警。作為城堡中級別最低的工作人員,奧倫施彼格得到的報酬都不能餬口,而貴族們天天大魚大肉。

有一天,餓的飢腸轆轆的奧倫施彼格又聞到從廚房傳來的陣陣香氣,在也忍不住了,就跑到城樓上吹響了號角。逍遙的君主們頓時亂成一團,抱頭鼠竄,一時間,門庭若市的城堡變成了一座空城。奧倫施彼格便抓緊時間,痛飲狂餐了一頓,然後便銷聲滅跡。從此以後,主樓也稱作奧倫施彼格塔樓。

喜歡那富人惡作劇的奧倫施彼格在十三至四十世紀就大名鼎鼎。把他的故事編輯成書是1530年的事,布倫瑞克地區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作者蒐集了奧倫施彼格的96個故事,並把他述之於筆端。奧倫施彼格這種挖苦富人社會諷刺故事,在中世紀晚期廣為流傳,深受百姓喜愛。

返回:中世紀城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