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破傷風病

豬破傷風病

豬破傷風病是由於破傷風梭菌引起的一種創傷性人畜共患病,多散發,較深的傷口處理不及時會利於本病的發生,從而引起病畜肌肉的強直性收縮,可以使用破傷風類毒素進行預防,豬場應做好日常手術的消毒工作。

基本信息

概述

豬破傷風豬破傷風
破傷風是人、畜共患的中毒性傳染病。本病俗稱“鎖口風”,或稱“臍帶風”,又稱“強直症”。本病是由破傷風梭菌引起的創傷性傳染病。特徵是病畜對外界刺激的反射性興奮性增高,肌肉持續痙攣性收縮,由於破傷風梭菌在繁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外毒素,刺激中樞神經系統所致。豬閹割、外傷及臍部感染之後常呈現該病症。

病原

破傷風桿菌破傷風桿菌
病原體為強直梭菌又稱破傷風梭菌、本菌為細長桿菌,長2-5微米,有時可達10微米,寬0.2-0.6微米,常為單獨存在,少見成短鏈,能形成芽胞,位於菌體一端,形成鼓錘,周身有鞭毛,能運動,無莢膜革蘭氏染色陽性。本菌為厭氧菌,只有缺氧條件下生長良好。本菌的繁殖體抵抗力不強,煮沸3分鐘即死,一般消毒藥物能在短時間內將其殺死,但芽胞具有很強的抵抗力,10%碘酊10分鐘,5%石炭酸15小時,3%福馬林24小時,煮沸10-90分鐘方可將其殺死,芽胞在陰暗乾燥處能活10年以上,在土壤表層能活幾年。

流行病學

病豬病豬
各種家畜均可感染,馬、驢、騾最易感,豬、牛、羊次之。通過自然感染,通常小而深的創傷,病原體侵入創內,產生毒素引起發病,病為散發,閹割常會發生本病,如果本病的芽胞侵入創口,而創口又被泥土或糞便痂皮封蓋,此菌在缺氧條件下萌發與增殖更為有利,可使症狀嚴重發生和加重。

臨床症狀

破傷風桿菌破傷風桿菌
本病潛伏期最短為1天,最長可達90天以上。發病初期,可見豬行動遲緩,吃食較慢,最容易被疏忽,很難確認為破傷風病的發生。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見到四肢僵硬、腰部不靈活,兩耳豎立,尾部不活動,並發現局部肌肉或全身肌肉已輕變的強直,行動不便,在24-36小時後,症狀顯著變壞,骨胳肌咀嚼肌呈強直性痙攣,特別表現在背、頸、尾等部,致使身體更強直,甚至角弓反張,牙關緊閉,瞬膜突出,不能起立,呼吸淺而快,心跳極快。外界的突然刺激和尖銳聲音都能使肌肉痙攣和瞬膜突出,強驅趕時,痙攣加劇,並發出嘶叫,臥地後不能起立,角弓反張後很快死亡。病豬常因缺氧而死、幼豬死亡率甚高。

剖檢

豬場預防豬場預防
動物死後1-18小時內發生屍僵約持續24小時後消失完全,血液常呈黑紅色,可能凝結不全,沒有特殊的肉眼可見病變,間有肺充血和水腫,漿膜亦可能有出血點。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肌肉的強直性收縮,牙關緊閉,行動時四肢僵硬,對刺激及聲音等反應敏感,可以作出診斷。

防治

豬場預防豬場預防

為防止本病的發生,在乳豬斷臍及仔豬閹割時,作好器械和術部的消毒工作,也可在去勢的同時,給豬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血清3000國際單位,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如有必要,在手術之前1個月左右皮下注射破傷風類毒素1ml進行預防。
發病後,務使病豬安靜,放置在陰暗處,避免光、聲等外界的刺激。徹底清除傷口內外的壞死組織,並用3%過氧化氫或5%碘酊消毒,或用烙鐵燒烙。給予充足飲水和柔嫩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飼料,如牙關緊閉不能採食時,每天投餵流質食物或靜脈注射葡萄糖。與此同時,可選用以下方法治療:
1.破傷風抗毒素l萬-2萬國際單位,肌肉或靜脈注射;為緩和肌肉痙攣,可用氯丙嗪25-50Mg,或用25%硫酸鎂注射液10-20ml,肌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進行百會穴注射,其效果更佳。
2.生南星1個,生半夏20g,搗爛,加少量水(1份藥加2份水),武火煎煮,取藥汁一小調羹,慢慢淋灌入豬口腔內,讓豬自行吞服。一般用藥1-3次。
3.僵蠶60g紅花30g川芎45g續斷25g防風30g全蠍45g鉤丁30g,水煎,黃酒250g為引,分4-6次灌服。
4.大蒜注射液(取大蒜500g,搗爛,加95%酒精750ml。浸泡1個月,濾過2-3次,收取濾液500ml,再加半量滅菌蒸餾水即製成注射液)5-20ml,肌肉多點注射,每日1次。
5.蟬蛻30g金銀花100g,水煎內服。
6.取鮮土牛膝全草(帶根)2kg,洗淨切碎,加水2000ml,煎至lOOOml,過濾去渣,候溫灌服,每日3次,每次4ml/kg體重,一般經4-5天好轉,8-14天痊癒。
7.用小寬針在卡耳穴切一皮下囊,灌入鮮蟾酥(1-2個耳腺液),或卡入紅砒l粒,白酒適量。同時肌注青、鏈黴素各100萬國際單位,將患豬關在黑暗房中,用0.5%的明礬水任其自飲,一般2-3天開始採食,5-7天痊癒。
8.體重10-15kg的豬,每次用壁虎7-9隻,水煎,加白酒30ml,一次灌服,每日1次,連用2-3次,服後飼養在暖舍中,冷汗出。

民間中草藥驗方

豬破傷風病豬破傷風病

方一:蜘蛛7~10隻、白酒15~30毫升,將捕捉的黑色大蜘蛛用沸水燙死,曬乾,放瓦片上焙乾研末,加白酒15~30毫升,調勻1次內服,每日2次,連服7天為一療程。同時,配合胡椒卡尾療法,即在尾尖穴開一切口,出血後取胡椒粉5~10克,填進傷口內,用紗布包好,此法只進行1次,一般用藥1~2個療程可痊癒。
方二:捕捉幾隻壁虎,焙乾後放到瓶中密封備用。10千克以內的豬用2隻壁虎;11~20千克的豬用3~5隻壁虎;21~30千克的豬用6~9隻壁虎;31千克以上的豬再適當多加。使用時,將壁虎研成碎未加入適量的清水調合,給豬1次灌服,每天1次,一般連用3~5天就可以治癒。
方三:去皮大蒜20克,放入100毫升冷開水中泡12小時,用多層紗布濾出透明液注射,15千克的豬注射15毫升,大豬可適當加量,對痙攣豬可配合肌肉注射20%硫酸鎂10毫升,連續5天可基本治癒。
方四:取綠豆大蟾酥1塊,在尾根部腹面用手術刀刺一小口,出點血效果更好,把蟾酥放在裡面,用膠布纏上,3~5天取出,一般1次即愈。
方五:用嫩白蘿蔔同早米飯搗爛成泥糊狀塞入重新打開的創口內,再以做成餅狀大的泥糊外敷創口上,效果良好。
方六:槐油。槐油是將鮮槐樹枝條(家槐)在火中燒烤後從斷端浸流出的油質。取槐油60~80毫升於小瓷盆內,再加白酒250毫升,調勻一併灌服,每日1劑,連服3~6劑,即可取得明顯效果。
方七:乾蠍2克、麝香0.2克,共研粉末,一半吹鼻,一半敷傷口,效果良好。
方八:蚱蟬20隻、炒地膚子100克、麝香0.5克,三藥研末沖黃酒500毫升。內服,一劑即愈。
方九:點燃艾母繩(用艾蒿和益母草編成的繩子),配上破布鞋效果更好,對準患豬口鼻和刀口下方連續不斷地熏,到出現鼻汗為止,1日3次直到痊癒。此法早期套用效果較好。
方十:白花蛇50克、硃砂5克、半夏50克、天麻50克,共為末,每次服50克,熱黃酒500毫升灌之速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