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隧道

1、龍(龍巖)廈(廈門)鐵路象山隧道是目前華東地區在建最長的鐵路隧道,全長16.6公里。 從福建省龍巖市政府獲悉,2009年12月23日,在建的龍廈鐵路象山隧道1號斜井發生湧水險情,無人員傷亡,附近居住的部分民眾因地表下降生活受到影響。 據龍巖市政府介紹,象山隧道是龍廈鐵路的關鍵性工程,施工難度大。


1、龍(龍巖)廈(廈門)鐵路象山隧道是目前華東地區在建最長的鐵路隧道,全長16.6公里。由中鐵集團承建的象山隧道正式開挖,標誌著龍廈鐵路建設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從福建省龍巖市政府獲悉,2009年12月23日,在建的龍廈鐵路象山隧道1號斜井發生湧水險情,無人員傷亡,附近居住的部分民眾因地表下降生活受到影響。目前,龍巖市已啟動應急預案,進行緊急搶險,確保全全防範措施到位,確保周邊民眾安全穩定。據龍巖市政府介紹,象山隧道是龍廈鐵路的關鍵性工程,施工難度大。12月23日10時左右,象山隧道1號斜井右洞在進行下台階左側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施工時,掌子面及後方初期支護出現開裂、掉塊現象,並發展為塌方、湧水,坍塌約600立方米,湧水量約為每小時200立方米,此後湧水量持續加大,達每小時2000立方米以上。
險情發生後,福建省長黃小晶、副省長張志南和龍巖市主要領導對搶險工作作出批示,省重點辦、省鐵辦和龍巖市有關領導立即趕到現場指揮部署搶險和民眾安全防範工作。
目前,險情處置工作正在有序進行。據介紹,龍巖市啟動了應急預案,組織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配合建設業主開展搶險工作,進行24小時巡查監測,並研究制定了包括洞碴回填反壓、增加抽水設備、加強地表巡查和監測等措施的搶險方案。
12月25日,龍巖市組織了300名武警戰士、160名民兵預備役人員投入應急搶險,在隧道內主要採取砂袋封堵的方法減少出水量,減緩地表下降。同時,對適中鎮新祠村地表進行24小時監測,做好隧道上方500米範圍內居民民眾臨時撤離工作,確保民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據介紹,目前,新祠村臨時撤離的24戶90名民眾已安置穩妥,受影響的新豐、玉鷺水泥廠職工宿舍也於25日下午開始搬遷,民眾情緒穩定。龍巖市也已啟動建設首期2000平方米活動板房。
龍巖市表示,目前正全力加快搶險進度,並安排專人做好險情巡查、監測和民眾安撫、臨時搬遷、安置工作,確保搬遷民眾生產生活穩定。
2、象山隧道(思茅至瀾滄江大橋二級公路象山隧道)為短隧道,進口樁號為K3+600,出口樁號為K4+820, 隧道長度為220m。隧道行車道寬度按設計行車速度60km/h考慮。隧道襯砌結構設計採用“新奧法”複合式襯砌,隧道洞門型式採用端牆式,隧道圍岩岩性以砂岩、泥岩、泥灰岩為主,圍岩級別以Ⅴ、Ⅳ級為主。 由於我院隧道勘察設計方面存在空白,設計過程中在院領導的關懷下,所領導的指導下和同事們的幫助下克服了前期勘察不到位,設計時缺乏經驗、資料有限等等困難,最終完成施工圖任務。
象山隧道是我院設計並進入施工實施的第一個公路隧道,該隧道位於雲南省省道309線思茅至瀾滄江大橋段,距思小高速公路起點刀光寨3.6公里,這裡地形崎嶇,山高溝深,植被茂密,地質結構複雜,工程施工難度大。施工單位克服了施工中地下水發育豐富,拱頂局部掉塊等困難,在近3個月的時間內貫通全隧道。該隧道的順利貫通,為我院進行公路隧道勘察設計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案例,從中可以總結許多經驗和不足之處,為今後我院進行更多隧道勘察設計提供借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