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山村[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豐山鄉豐山村]

豐山村[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豐山鄉豐山村]

豐山村為一地名,在我國江西、安徽等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同名村莊,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村莊存在差別。

基本信息

一、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豐山鄉豐山村

豐山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豐山鄉,豐山村是豐山鄉政府所在地。清屬長松鄉石上里,民國初年,屬河東自治局,蘇區時建有蘇維埃區政府,民國二十四年,屬豐山鄉第一保。地處豐山鄉中部,東接福村,西界上坑,北與高田為鄰,南接壩口,距縣城18公里。東南多山,地勢較高,西稍低,中部有小塊平原。豐山河流,從東向西南流向琴江。管轄22個村民小組,585戶,2505人,有耕地2287.35畝,人平均耕地0.91畝,以種水稻為主。80年代起,兼種白蓮、烤菸、西瓜等經濟作物。石城至高田公路,經過河背橋頭,每隔30分鐘,就有一輛往返班車路過豐山,交通頗算便利。

村委會村委會

境內有國中,中心國小各一所,以及金融、糧管所、稅務所、醫院、郵政、電信、移動通信、工商管理所、供電所等機關單位。是豐山鄉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

二、福建省泉州南安市東田鎮豐山村

豐山村在東田鎮政府駐地西2.4公里處,村委會設在上歐,聚落在萬天寨北麓丘陵山谷間,是東田溪支流發源地。由上歐、格柄、室內、寮仔、大岸、清潭、後洋、大行、後壁畲、半山、山兜、石皮內、竹林腳、茶林、山南坪、湖內、枋厝、下厝等18個自然村組成。有15個村民小組,村民866戶、2987人。

民國年間以東後及山兜二村各取首字為“東山”保,解放初稱東山鄉,1958年公社化為東山大隊,因與鄰隊重名,1981年改為豐山大隊。1984年為東田鄉豐山村委會,1991年改稱東田鎮豐山村委會。

豐山村耕地1357畝,主種水稻甘薯。山地8520畝,以種植馬尾松為主,有龍眼、荔枝等水果。有豐山國小、衛生所,有庫容量57萬立方米的東山水庫。英東公路貫穿全境,交通網路四通八達。[1]

三、安徽省滁州市施集鎮豐山村

豐山村位於施集鎮東部。東與河東村隔河相望、南與花山村交界、西與井楠村一山之隔、北與楊飯店村及南譙辦事處接壤。滁梁路(滁州至肥東梁園)穿村而過,交通便捷。規劃建設的滁州市大西環穿境而過。全村面積1.76萬畝,轄15個村民組,人口0.2萬人。村兩委現有成員5人,村黨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現有黨員96名。全村擁有山場1.28萬畝,可養水面0.11萬畝。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彩雲洞疊翠園等得天獨厚的溶洞、竹海等自然景觀,擁有皖東最大的毛竹園,盛夏季節走進該村可見層巒疊嶂、溪水潺潺、鳥叫蟬鳴……[2]

四、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興安鄉豐山村

豐山村位於五大連池市興安鄉南部3公里處,總面積12380畝,海拔300--400多米。無霜期85--95天,年均降水量400--500毫米。且氣候分布不多,洪水乾旱重,土地質量背薄,耕地治理程度較低,優質土壤面積少,生態環境惡化,全村一個自然屯,55戶,164人,耕地面積3300.95畝,洪水乾旱占耕地面積的47%,大豆、小麥種植面積分別占總播面積56%、20%。2000年全村總產84噸,人均產糧524公斤,95%以上的農戶處傳統經營方式,糧食平均畝產量75公斤,人均純收入817元。全村農民人均收入較低,產糧的純收入在全市屬下等水平。醫療衛生條件落後,無衛生所,更是缺醫少藥,無法保障村農民最基本的初級醫療保健。[3]

五、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秦山鎮豐山村

豐山村東接秦興村,南臨長川壩,西靠通元,北接新聯村,全村區域面積3537平方公里,現有有耕地2398.55畝,有承包組21個,農戶628戶,總人口2133個.村成立黨支部,共有黨員90名.村班子成員6名,後備幹部2名。2006年村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150.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9613元.[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