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太空

目前,谷歌地球使網民能夠在網際網路上(前期衛星影像)瀏覽地球表象,有如虎添翼的飛天感覺,雖然許多方面還不盡如人意,但是,這也是破天荒的巨大進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谷歌太空軟體(或許它不再是網際網路軟體)會為大家裝上一雙慧眼-----它將摘除光年的白內障,讓我們即時觀察星際空間,而不再只看到它們太歲祖先的模樣,實現時空的瞬時轉換----讓距離不再是我們探索自然的障礙!

宇宙中蘊含了數不清的星體,但其中絕大部分人眼都無法感受到。人眼雖然精良,但畢竟"口徑"太小,威力不足。所以人類發明瞭望遠鏡。有瞭望遠鏡,人類的視野在瞬間拓展了千百倍,看到了更多新的星體、新的現像。但可惜的是人眼無法累積光線,所以仍然力有未逮
19世紀中葉,法國人發明了感光乳劑,創造了攝影術,天文學家們馬上想到利用攝影的方法,把星體拍下來,這就是天文攝影的開始。1840年美國人J-W德雷伯拍攝了第一張月球照片,此後,感光材料愈來進步,品質愈來愈好,天文攝影的地位就愈來愈重要。到了現今的天文學,不用攝影的方法,已經無法做任何的天文研究了。
一百多年間,人類在探秘太空的過程中經積累了無數張令人嘆為觀止的精彩圖片,這些圖片不僅為專業天文學家研究浩瀚宇宙提供詳盡的信息,而且為普通公眾打開了了解宇宙秘密的一扇窗。

據26日英國《太陽報》報導,日前,英國諾丁漢市25歲男子傑森·庫克通過“谷歌地球”軟體查看尼斯湖一帶的衛星地圖時,震驚地發現在距尼斯湖岸邊不遠處的水中,竟有一隻巨大的神秘生物在游弋,它身長至少65英尺(約22米),有尾巴和四肢,橢圓形的輪廓清晰可見。這一驚人發現讓全世界的生物學家們充滿了興奮,因為它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

中國的楊利偉乘坐神州5號載人飛船遨遊太空並安全返回地面,標誌著中國已經成為第3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在中國上空慢跑
1985年4月29日,這一天王贛駿成了第一個飛上太空的中國人。
2005年10月12日,這一天中國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進入軌道,王贛駿已經是全美國知名的華人教授。在田納西州范德比爾特大學,他教一門課,帶了2個學生,其中一個是中國人。王贛駿每個星期上2天課,其他時間都在做實驗,目前所做的一項生物物理學實驗項目已經進入臨床實驗階段。“還要再忙1、2年,以後就該考慮退休了,不在學校里任教,但還要繼續做我的實驗。”
1985年,王贛駿在太空中沒有忘記故土的茶葉,他每天都用無法煮開的水泡出“溫茶”享用。他回憶說:“太空梭每天飛越中國四次,兩次黑夜兩次白天。早在任務開始之前,我已經根據太空總署的預定表,寫下所有飛越中國的時間、軌道。我很想看看這個生養過我的地方。在等待中,我懷著近鄉情怯的憂鬱之心。中國上空老是多雲,讓我不能很清晰地看見它,在長江口上空我拍了照,連海南島都讓我感到無比興奮。太空梭從廣西入境,從東北出境,歷時七分鐘。我在艙內用環帶扎腰,在中國上空慢跑。
我想著:故鄉,我來了!就這樣靜悄悄地,我走過大江南北。儘管只有短短七分鐘,已經讓我這個遊子感到安慰。”
飛上太空,已經身為美國公民的王贛駿攜帶了一面五星紅旗,這在中國曾引起轟動。王贛駿回憶這一細節時微微笑著:“我當時是希望國家安定團結,祖國早日實現統一。帶中國國旗,因為我是中國人,我不能忘本。我還帶了兒子和太太的一些東西,還有我大學時的一些東西,這是我的私人物品,不用於商業目的,跟政治沒有關係,NASA沒有權力干預。”當晨報記者問及王贛駿是否有意搭乘中國飛船進入太空時,他呵呵一笑:“這是年輕人的時代,還是讓年輕人去做吧。”作為華人世界的年長者,他已經在太空做了足夠多的事情。儘管身處海外,王贛駿依然情系故土,並為祖國也能擁有載人航天技術這一“超級大國身份證”而備感欣喜。

目前,谷歌地球使網民能夠在網際網路上(前期衛星影像)瀏覽地球表象,有如虎添翼的飛天感覺,雖然許多方面還不盡如人意,但是,這也是破天荒的巨大進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谷歌太空軟體(或許它不再是網際網路軟體)會為大家裝上一雙慧眼-----它將摘除光年的白內障,讓我們即時觀察星際空間,而不再只看到它們太歲祖先的模樣,實現時空的瞬時轉換----讓距離不再是我們探索自然的障礙!目前,即便我們是射電望遠鏡的光子,從遙遠的星際捎回一句話恐怕也要讓對方鬍子白了,這有多尷尬呀!有道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