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轉氨酶測定

谷丙轉氨酶測定,拼音是ɡǔ bǐnɡ zhuǎn ān méi cè dìnɡ,是肝功能試驗之一。

醫學術語

ɡǔ bǐnɡ zhuǎn ān méi cè dìnɡ
谷丙轉氨酶測定
肝功能試驗之一。谷丙轉氨酶簡稱“gpt”。許多臟器組織內都含有轉氨酶,其中以肝臟心肌骨骼肌腎臟中尤多。

套用疾病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酶活性先於其他肝功能試驗而明顯增高。測定值增高程度,一般與肝臟疾病的嚴重性成正比。正常值:2~40單位/毫升血清。

正常值

 谷丙轉氨酶的正常參考值為0~40U/L。高於40u/L即稱為谷丙轉氨酶升高。 
谷丙轉氨酶主要存在於肝細胞漿內,細胞內濃度高於血清中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細胞被破壞,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谷丙轉氨酶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肝功能損害最敏感的檢測指標。 
如果谷丙轉氨酶(ALT)血清值超過正常上限2-3倍,並持續兩周以上,表明有肝膽疾病存在的可能,但須排除嗜酒、化學藥物中毒等對肝臟的損害;接觸化學物質如四氯化碳、某些重金屬、砒霜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及生理狀態下,如過度勞累、劇烈活動(乳酸在體內大量生成、積聚,使機體相對缺氧及低血糖,致使肝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轉氨酶升高)月經期時等都可能使轉氨酶暫時性升高。 
谷丙轉氨酶(ALT)升高要根據相關檢查、結合病史、症狀、體徵等來綜合判斷。當B肝患者谷丙轉氨酶升高,到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時,就應該進行抗病毒治療。轉氨酶水平越高,說明患者體內的免疫功能越活躍,抗病毒治療的效果也就越好。此時就是B肝抗病毒治療最佳時期。

谷丙轉氨酶高的症狀

谷丙轉氨酶,主要存在於肝臟、心臟和骨骼肌中。肝細胞或某些組織損傷或壞死,都會使血液中的谷丙轉氨酶升高。谷丙轉氨酶高的症狀一般可有這些症狀:食慾減退,噁心,嘔吐,黃疸,肝區疼痛等。
谷丙轉氨酶的正常參考值為0~40U/L,谷丙轉氨酶(GPT、ALT)升高在臨床是很常見的現象。肝癌症狀谷丙轉氨酶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該臟器是不是正常,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谷丙轉氨酶升高是肝臟功能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常見的因素里,各類肝炎都可以引起GPT升高,這是由於肝臟受到破壞所造成的。一些藥物如抗腫瘤藥、抗結核藥,都會引起肝臟功能損害。大量喝酒、食用某些食物也會引起肝功能短時間損害。
當谷丙轉氨酶偏高時會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黃疸、肝區疼痛等症狀,這些都是正在都會在谷丙轉氨酶偏高時表現出來。有谷丙轉氨酶高的症狀並不一定是肝炎引起的,應及時確定谷丙轉氨酶高的原因,建議檢查B肝兩對半明確是否有B肝病毒感染,如果症狀重,做對症治療。
谷丙轉氨酶偏高症狀
膽道疾病時,症狀為發熱、噁心、嘔吐、腹痛、黃疸,臨床上檢查還可能伴隨血膽紅素升高。
心臟疾病時,症狀為胸悶、氣短、浮腫、心悸,臨床上檢查伴有穀草轉氨酶升高。
肝臟疾病時,症狀為低熱、乏力、噁心[1]、嘔吐、食欲不振、失眠多夢、腹痛腹瀉、肝區不適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