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城

譙城

亳州市譙城區位於安徽西北部,面積22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2萬公頃,人口130萬。她從商城王建都開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她以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聞名遐邇.1986年撤縣建市,2002年成立亳州市譙城區。

簡介

區名
譙城 (qiáo chéng)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份
安徽省(Anhui Province)
隸屬地區
亳州市(Bozhou city)
面積
2226平方公里
人口
160萬

基本概況

譙城新貌
歷史文化名城三朝古都——譙城區位於安徽省西北部,西、北、東三面分別與河南省 的鹿邑商丘夏邑永城交界,南與渦陽太和接壤。是亳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譙城區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唯一的全國長壽之鄉。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
花戲樓街道、薛閣街道、湯陵街道、古井鎮、蘆廟鎮、華佗鎮、魏崗鎮、牛集鎮、顏集鎮、五馬鎮、十八里鎮、十九里鎮、譙東鎮、沙土鎮、觀堂鎮、大楊鎮、城父鎮、十河鎮、雙溝鎮、淝河鎮、古城鎮、龍揚立德鎮、張店鄉、趙橋鄉。

歷史沿革

譙城區
發源於黃河南堤腳下,從一條不起眼的涓涓細流逶迤前行,渦河在中原大地上一路東南
古城亳州
,積蓄,接納,汲取,匯集,當轉彎向東,水面變得開闊而又從容、博大而又內斂、寬厚而又秀麗的時候,這便是進了亳州,入了譙城。就像渦河流入亳州,首先流入的是譙城一樣,在歷史的長河中回望亳州,在浩渺煙波中泛舟而來的首先也是譙城。在時間和地域的坐標繫上,譙城和亳州很長時期是一個基本重合的概念。亳州的歷史,很多時候就是譙城的歷史:諸多精彩的劇目,在譙城這片土地上鳴鑼上演;一些重要的人物,在譙城的舞台上閃亮登場;歷史遺留的幾多珠磯,在譙城的街巷房舍、田間地頭依然靜靜地閃爍。
夏時期亳州屬豫州,曾是帝嚳(高新氏)的國邑。
周初時期亳州是神農氏後裔的封地,置焦國。
春秋時期焦屬於陳國,陳於此建焦城,後楚滅陳,築譙城,譙夷所轄區域擴大到苦縣(今渦陽),蒙及其周邊地區。
秦時期置譙縣,屬碭山郡。
漢時期先後屬豫州、沛國治,建安末年設譙郡。
三國時期魏皇初2年封譙郡為陪都,與許昌、長安、洛陽、鄴城並稱五都。
西晉時期譙是譙國治所,北魏正始4年為南兗州治所。
北周時期改南兗州為亳州,治所不變,亳州之名始於此。
隋時期改亳州為譙郡。
唐時期譙郡更名為亳州。為十望州府之一,下轄譙、臨渙、酇、城父、鹿邑、蒙城、永成、真源8縣。
宋時期亳州屬於淮南路。
金時期亳州屬於南京路,下轄6縣5鎮。
元時期亳州屬於歸德府,下轄6縣。
元至正時期劉福通擁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建立宋政權,以亳州為國都,至此亳州正式成為三朝古都。
明初期亳州一度為縣,屬於潁州,弘治9年,又升為州。
清初時期亳州屬於安徽布政司直轄,1864年清廷鎮壓捻軍後,拆亳州、宿州、蒙城、阜陽各一部分設渦陽縣。
國民政府時期亳州為亳縣,由省直轄。
1964年國務院決定從阜陽、渦陽、蒙城、鳳台各劃出一部分成立利辛縣。
1986年國務院決定撤銷亳縣建制,設立亳州市(縣級)、由阜陽代管。
1998年收歸省直轄(副地級)
2000年設立地級亳州市,原縣級亳州市改制為譙城區。
2006年,譙城區鄉鎮區劃調整,具體調整方案:撤銷大寺、三官、張集、安溜4個鎮,分別將其併入譙東、雙溝、古井、牛集鎮。區劃調整後的譙城區轄3個街道、20個鎮、2個鄉。

自然與資源環境

自然環境

地處淮北平原北部,西北略高,最高處海拔42米,東南略低,海拔32米。渦河斜貫市境,支流甚多。西淝河從市境南界流過。年降水量811毫米,年均氣溫14.5℃。樹種以桐為主,號稱“桐鄉”。全國四大藥都之一。

自然資源

譙城土肥水美,物產豐富。藥、酒、煙、桐是譙城區的四大經濟支柱。目前全區已形成中藥、白酒飲
譙城一角
料、麵粉加工、棉紡、畜牧、蔬菜、金剛石製造、木材加工八大產業。譙城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縣(區)”、“安徽省農業標準綜合示範縣(區)”和“農業產業化示範縣(區)”、“安徽省現代中藥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四次蟬聯國家金獎的古井貢酒出產於譙城區古井鎮。譙城自古就有藥都之稱,是全國藥材集散地,有著悠久的藥材種植歷史,以亳芍、亳丹皮、亳菊、亳花粉為代表的230種地產中藥材種植已形成規模,江澤民同志曾為譙城題詞“華佗故里,藥材之鄉”,現在的譙城,正努力向中華藥都、現代中藥城的發展目標邁進。

歷史與文化

歷史名人

時期人物名稱時期人物名稱時期人物名稱
上古時期帝嚳三國時期曹操、曹丕、曹彰、曹植、曹仁、曹洪、曹真、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夏侯玄。宋朝陳摶
商時期商湯南北朝花木蘭清代梁巘
漢朝時期張良、華佗隋唐時期李紳、曹霸、薛鳳祥。現當代顏語

文化古蹟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花戲樓、曹操運兵道、曹市宗族墓群、千年北魏古井。二夾弦、五禽戲、九醞春酒法。華祖庵、、道德中宮、江寧會館、南京錢莊、湯王陵、陳摶廟、薛閣塔、明王台。

交通區位

亳州市譙城區交通便捷,通訊發達,京九鐵路縱貫南北,渦河水運直抵蘇杭,G35濟(南)廣(州)高速、許(昌)泗(縣)高速,G311、G105國道交叉穿境而過,S307省道通達省內各縣市
亳州火車站
。商丘,阜陽民用機場據譙城區僅百里之遙,商(丘)杭(州)鐵路客運專線即將開工建設,許(昌)亳(州)宿(州)鐵路、淮海鐵路等線路正在推進規劃中。境內有亳州火車站。

旅遊景點

1.花戲樓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花戲樓路,渦水南岸,原名大關帝
花戲樓
廟,又稱山陝會館,是一座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專供演戲的建築。它座北面南,建築面積3163.1平方米,院內以大殿為主建築,戲樓輔襯,坐樓建於兩側,供看戲飲筵用。花戲樓,本是大帝廟的一座舞台。因其上面雕刻彩繪絢麗奪目而得名。花戲樓的建築秀麗玲瓏,雕繪精湛,別具一格,為請盛世的代表作,對研究我國戲劇的發展、雕繪藝術的精華都具有很重要的價值。花戲樓始建於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為山西商人王璧、陝西商人朱孔領發起籌建,後經康熙、乾隆共三朝百餘年多次擴建。因這裡主奉關帝,又稱“大關帝廟”;因戲樓遍布戲文,彩繪鮮麗,俗稱花戲樓。

2.龍德寺

位於亳州市龍揚鎮龍德集,據碑文記載(碑現陳列於亳州市譙城區龍德鎮酒廠之中)“亳城之南距三舍,地曰‘扶溝村’,寺曰‘龍德寺’,在唐宋時為龍泉院。其鎮最古,上有凌霄漢,中有浮屠,下有舍利住持,為一方名剎”。到了唐朝,龍德寺的名氣越來越大,有碑文記載“在唐宋時為龍泉院”,院內除塑有龍王、佛爺、老君、孔子像外,還塑有姚期、馬武、岑彭、鄧宇之尊;再加上龍德寺西側有千株松柏,故唐時有幅描寫龍德寺的對聯:“虎踞龍盤將相三聖龍泉院,鳳舞鸞棲松柏千株鳳凰嶺”。到了五代後梁,據傳朱溫的後裔朱真在公元921年選“龍德”立都(龍德(921年五月-923年十月)是後梁末帝朱友貞年號,總計3年。吳越太祖錢鏐同時用該年號到923年十二月;閩太祖王審知亦用此年號(921年五月-923年三月)。)此時龍德寺已達到鼎盛時期,故碑文記載:“龍德寺始於漢,著於唐,盛於梁” 。

3.道德中宮

在今亳州市老子殿街,始建於唐,重建於明萬曆年間。為歷代祭祀老子的宮觀,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宮”。內有老子道德經石刻,並陳列有關老子的文獻資料。 宮前有問禮巷,傳說是當年孔子向老子問禮之地。宋時,渦河之濱有三個老子廟:河南省鹿邑縣的上清官、亳州城內的道德中宮、渦陽城北的下清宮。老子名,一說姓李,名耳,字伯陽,聃是諡號,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創始者,曾任周守藏室之吏。相傳,唐太宗、唐唐宗、宋真宗均曾巡蒞亳州,拜謁老子廟。唐高宗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號,宋真宗則加封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號。歐陽修知亳州時有詩:“穎亳相望樂未央,吾州乃得詒仙鄉”。現有山門3間,上題“道德中宮”四字,中殿禮人祖,後殿奉老子,有高3.1米的老子像。東院有殿3間,敬魯班,門題“紫氣東來”,西院有殿3間,敬財神,門題“青牛西渡”。道德中宮現已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古城奶奶廟

奶奶廟坐落於古城鎮古城醫院南大門對面,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東漢光武帝年間,占地約800平方米,抗日戰爭時期遭到破壞,1999年重建,傳古時女子不孕者到此燒香許願即可孕之。《亳州志》:廟內碑刻記載曹操正妻卞氏不孕,曹操到奶奶廟燒香叩拜不久其妻孕也。現今河南、山東等地的百姓也經常到此燒香。奶奶廟周圍還規劃設計了廣場、露天舞台和亭台樓榭等設施,為遊人提供了娛樂 集會、休憩的場所。

5.曹操宗族墓群

曹操宗族墓群覆蓋著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現已開出來的有董園二號墓和章園一號墓。 據考證董園二號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園一號墓為曹操父親曹嵩之墓,現在曹操宗祖墓群已被列為亳州十大建築之一,現在正在此開發大型的曹四公園。 董園村石墓,位於亳州市董園村東南,1973年清理髮掘,根據《水經注》記載和出土文物考證,墓主人是曹操祖父曹藤。董園村石墓,外形為一高大土丘,內系青石築砌,墓門朝東,墓內長15.3米,寬10.2米,高3注,甬道、前室、中室、後室、南北耳室,東西偏室等組成,共用872塊大條石築成,董園石墓內各室均有壁畫如仕女圖、游天圖、天象圖、仙境圖等,整個石墓建築考究,工程浩大,儼然是一座宏偉的地下宮室,對研究東漢歷史和地下建築有重要意義。 墓內很遺憾的是隨葬品幾乎被焚盜一空,從中清理出的文物有:銅縷玉衣、玉枕、金屬豬、銅爪飾、陶瓷殘片等,尤其金屬豬,造型與今巴克夏品種豬十分近形,脊上凸,圓身,短腿,兩耳前豎,唇外侈,對研究中國養豬的發展史有重要價值。

6.華祖庵

位於城區東南隅的華祖庵,相傳曹操悔恨殺死同鄉名醫華佗所建。庵內廣植蔓佗羅,使人一跨進山門即受到傳統醫學的薰陶。華佗,字元化,一名敷。他精研歧黃,並通數經,不慕利祿,走街串巷、尋求藥
華祖庵
藥,為人聞疾、濟世活人。在1600多年前就創用酒服“麻沸散”施行剖腹手術,為外科鼻祖。又創編“五禽戲”以防生保健,開我國體育醫療的先河,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後人頌為神醫。華祖庵始建於唐宋年間,由廟祠、故居、古東園三個院落組成,占地面積8600平方米。廟祠內外雙獅雄踞,古木虬枝盤空,殿宇輝煌,肅穆莊嚴。神醫塑像,熱誠慈祥倔強飄逸,神采奕奕。這裡陳列著大量的醫史文獻和文物展品。西偏殿內,數組彩塑蠟像,配以燈光布景,引人入勝。東院修竹門,華佗自怡亭翹首昂然。亭懸楹聯曰:“自是閒雲野鶴,怡然流水瑤琴”,這對華佗一生寫照是多么確切!穿過廟祠就是他的幫居。元化草堂立於高台之上,東廂名“益壽軒”。西廂“存珍齋”為其當年的藥房和看病的地方,分別系掛著中國歷代名醫畫像和其鄉土別傳以及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題詞和繪畫。整個院落迥廊相接,松蒼柏老,竹翠梅寒,綠陰沉沉遭到廟祠相映後輝。繞過畫廊,進入古藥園,被垂柳吊槐覆蓋下的藥池,晶瑩綠泛,至善水榭與曲橋玉立其間,碧影波光晃然水晶宮時,一片竹籬柴扉間,滿植芍藥、牡丹、白菊、曼陀羅、玫瑰棕櫚等名貴中藥草及花卉,可謂藥圃流香,四季繁花爭艷。神醫閣、五禽戲、雲路橋和詩壁諸景,掩映在碧水綠樹間,古香古色,令人靜謚而神盪,悠思千古。這裡也是華佗紀念館的所在地。自開放之日瞻仰勝跡、緬懷先哲的國內外各界人士絡繹不絕,華祖庵已成為世界研究華佗藥術的中心,歷史文化名城亳州的一處閃耀無限風光的景點。

7.亳州博物館

亳州博物館為仿漢城堡式建築,是在原三國攬勝宮基礎上改建而成,並於6月18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該管建築面積5200平方米,室內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文物庫房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館藏文物2071件套,
亳州博物館
填補了亳州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項空白,完善了城市服務功能,提高了城市品位。亳州博物館將成為亳州城市的名片、亳州歷史的底片、亳州文化的晶片。該館陳列的主題:《穿越五千年---亳州文化尋源》,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展示亳州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文物形態。展覽由序廳、渦河文明、商湯都亳、道源聖地、漢魏風骨、天下望州、亳商市井、近代和當代亳州8個部分組成,共展出文物700餘件套。

8.湯王陵公園

湯王陵,即商湯王墓,湯王是我國古代最有德行的聖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們的尊敬,關於成湯王還有一段動人的民間傳說。據說商朝建國不久,亳州連年大旱,滴雨未落,用了各種辦法求雨都無濟於事。
湯王陵
後來巫師卜一一卦,說應當人做為祭品,老天才能下雨。湯王就長嘆一聲說:“求雨 是為造福百姓,怎能讓人民作犧牲呢?”過了一會兒,他斷然說科:“假如定要如此,那就讓我來吧!”於是他選了一吉日,到了那天,湯王經過沐浴,剪掉頭髮和指甲,身穿一件白色粗布衣裳,跪在神台前禱告:“天呀,我一個有罪,不要連累萬民,萬民有罪都在我一個人身上,請上天對我這個罪王進行懲罰吧。”接著由巫師攙扶著登上了一個個高高柴堆,參加求雨,百姓跪在柴堆周圍望著賢王的身影,一個個淚如泉湧,戰火的時候到了,巫師們用火把,把柴堆點著了,片刻間濃煙滾滾,把湯王圍在焰火之中,說來也巧,正在這時天空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人們在歡呼中把湯王從柴堆上扶下來,送回宮中。成湯王在位13年,死後葬於亳州。桑林求雨的故事代代相傳,成湯王的功德被世人所讚揚,為了紀念他特修建湯王陵公園。

9.曹操運兵道

在亳州老城區地下,被譽為“地下長城”。您若身臨其境,仿佛探尋一個千年奧秘,莫不為之驚嘆。曹操地下運兵道,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別通達城外。整個地道縱橫交錯,布局奧妙,立體分布,結構複雜,工程浩大。運兵道長達四千餘米,是迄今發現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軍事戰道。它遠遠超過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價值,被譽為 “地下長城”。1986年7月被省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書載:曹操多次運用地道戰術取得戰爭勝利,亳州古地下道,就是曹操當年在家鄉修築的地下軍事防禦戰道,他把數量不多的士兵從地道內暗暗送出城外,再從城外開進城內,反覆多次,迷惑敵人,出奇制勝。現存古地道,有土木結構、磚土結構、磚結構三種類型,有單行道、轉彎道、平行雙道、上下兩層道四種形式。地道距地面一般有二至四米,最深七米,道內高度1.8米左右,道寬0.7米,涎內轉彎處為“T”字形。並行雙道之兩道相距2-3.5米,中間砌有方形傳話孔,幽深蜿延、曲折不定,高有貓兒洞、掩體、障礙券、障礙牆、絆腿板、陷阱等軍事設施,還有通氣孔、傳話孔、燈龕等附屬設施。道內出土有彈丸、戰刀、戰燈、銅鏡、陶器、瓷器、硯台等漢、唐、宋各代的文物,它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建築、軍事戰術以曹操軍事思想有重要意義。

風土人情

武術

譙城區地處中原,武風昌盛。鄉民多習武,特別是回民練武成風。譙城歷史上武人輩出,“五禽戲”、“晰揚掌”產生於譙城,“六合八法拳”由譙城人所創,全國一些主要拳術套路都在亳州這一武術之鄉生根開花。譙城武功在當代武壇上大展英姿,為世矚目。

剪紙

譙城的舊時大戶人家閨女出嫁,每件嫁妝都貼有色彩鮮艷、構圖新穎的剪紙,好似一次剪紙大展覽,引得市民們爭相觀賞。如今,譙城一些人家的室內和 許多單位的會議室,都飾以民間特色的剪紙,古樸、明
魏武廣場
朗、典雅、大方。它還作為禮品饋贈國外賓朋,並作為工藝品出口美國、澳洲、歐洲。

高蹺

在中國民間廣有市場,譙城高蹺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訓練有素的團體,場面一般很大,而且非常喜慶,裡面人物各式各樣,讓人忍俊不禁,是最受歡迎的表演之一。譙城高蹺很有特色,且技藝高超。據傳譙城區十八里集有 一位施先生,踩高蹺站在八張方桌疊起的高台上,雙手捧一簸箕米,倒折而米不撒出,人送綽號"倒拐"。

廟會

也叫大班會,是一種鬼戲,它十分精彩奇特。每逢正月十五鄉間大班會 演出,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判官、小鬼,紛紛登場。真是牛鬼蛇神,群魔亂舞。 各個鄉鎮每年都有自己的一到二次的廟會。譙城區古城鎮的廟會是比較大廟會。

三斗

譙城作為商業都會,文化古城,在社會市井生活中有許多消遣娛樂活動,如鬥雞鬥蟋蟀、鬥鵪鶉、踢毽子、聽書、聽戲、養鳥、養花、下棋、搓麻將等。 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種,被稱為“民間三樂”。

肘擱

肘擱是亳州民間舞蹈的一種,已有數百年歷史。肘擱分“座子”和“架子”兩部分。“座子”由體格強壯者擔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擔任。

地方戲

二夾弦劇種起源於河北,發展于山東菏澤,流傳於蘇、魯、豫、皖四省邊界地區,解放後在亳縣受到重視,得以迅速發展,並逐步形成自己的特點,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梆劇,是亳州的特色劇種。近似豫劇,是亳州最受歡迎的一劇種。解放前,主要由渦河固定書棚和地方一些不正規徽戲班子演出。另外楊金貴和鮑志安的相聲也是譙城的歷史傳奇。

特產與小吃

土特產著名藥膳著名小吃
亳州藥材、正益牛肉、蘇趙梨、豪門貢菊冰茶、銅關粉皮、三官核桃、觀堂大蒜。曹氏魚頭、華佗悶鴨。亳州牛肉饃、鍋盔、亳州瑪糊、

重要節日

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暨全國中藥材交易會
中國(亳州)曹操白酒文化節
中國(亳州)芍花養生旅遊文化節

友好城市

山東蓬萊市
甘肅岷縣

發展眺望

綜合考慮,我們確立了“12345”行動計畫。即“十二五”期間經濟總量邁上一個新台階,達到300億元;實施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工業化、城鎮化率均超過45%;加快做大做強現代中藥、白酒、農產品加工三
譙城渦北新區
大產業;牢牢把握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園區建設、環境建設四個著力點;努力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鄉居民收入五個翻一番以上。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是: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以上,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年均增長22%、26%、1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0000元,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性目標。
---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一產提效,二產提速,三產提質,三次產業結構最佳化為17:50:33,第二產業比重提高近10個百分點。
---城鎮建設快速推進。主城區、小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功能進一步完善,空間布局更加科學合理。全區城鎮化率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力爭“十二五”末達到47%。
---發展後勁持續增強。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十二五”期間儲備項目投資規模突破20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五年累計完成600億元以上。
---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環境保護得到加強,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得到發展,單位GDP能耗下降5%,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9%,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減少6.5%。
---改革開放
譙城新區
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新進展。承接產業轉移和互利共贏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形成。五年累計引進區外資金500億元以上。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生工程加快推進,公共產品不斷增加,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科技、教育、文化、衛生、計生事業得到加強,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5‰以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5%。解決80%以上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五年新增城鎮就業3.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30000元和10000元。
---社會安定和諧幸福。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公民素質進一步提高。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保障機制更加健全,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進一步鞏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