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公司經營者監控失靈

證券公司經營者監控失靈

《證券公司經營者監控失靈》是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證券公司經營者監控失靈:基於公司治理視角的研究》主要內容是:證券市場的制度缺陷、政府的隱性擔保、監管失靈是證券公司經營者行為投機化的內生性根源,政府角色和職能的“錯位”及行政干預弱化內部治理機制。國有控股(或獨資)的證券公司,行政化的治理機制失靈,以及參股大股東的“搭(證券業暴利)便車”,是國有大股東監控失靈的主因。對於股權高度分散的證券公司,治理環境和外部治理機制缺失,眾多小股東缺乏監控的激勵。行政干預下,董事會和經營者之間的約束機制失靈;而在證券公司“分業經營”和“增資擴股”過程中,經營者主導的股權變動往往導致股權分散化,弱化了股東對董事會的監督,董事會容易被經營者控制。
解決我國證券公司經營者監控失靈的路徑選擇,既不能簡單地模仿美國投資銀行的治理模式,也不能簡單地將股權分散化或者民營化,而需要突破行政干預的路徑依賴,明晰政府干預的“邊界”,糾正證券市場的功能定位,解除對證券公司的隱性擔保,強化法制化監管,完善證券公司基本運行系統和基本控制系統,改進證券公司治理環境,退出對內部治理的行政干預。
以國有法人為核心大股東主導證券公司治理是占優選擇,提高核心大股東的監控效率,完善董事會治理,通過董事會的權利制衡和決策科學防範風險,強化對經營者監控。

作者簡介

蔣序標,1968年出生於湖南永州,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高級經濟師。1994年底開始從事證券業,先後任職於廣發證券、國信證券等大型證券公司,主要從事資金營運、國際業務、經紀業務等管理及實務工作,現負責國信證券經紀業務市場行銷工作。主要研究資本市場投資決策、公司治理等。

圖書目錄

第-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
1.3.1 研究難點、解決措施及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及內容
1.4 重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引言
2.2 現代企業理論回顧
2.2.1 契約理論
2.2.2 代理理論
2.3 公司治理研究回顧
2.3.1 公司治理的內涵
2.3.2 轉軌經濟中的公司治理
2.3.3 政府對公司治理的干預
2.3.4 股權結構
2.3.5 董事會治理
2.4 證券公司治理研究回顧
2.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政府對經營者的監控失靈

3.1 引言
3.2 政府干預與政府失靈的理論分析
3.2.1 政府干預的內涵
3.2.2 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
3.3 券商治理環境中的政府干預失靈
3.3.1 制度失靈
3.3.2 行政化退出機制失靈
3.3.3 監管失靈
3.4 券商內部治理中的政府干預失靈
3.4.1 轉軌初期行政型治理失靈
3.4.2 行政干預的路徑依賴分析
3.4.3 行政干預下內部治理失靈
3.5 糾正政府失靈的對策分析
3.5.1 糾正政府對券商內部治理的干預失靈
3.5.2 糾正公司治理環境中的政府干預失靈
3.5.3 政府主導券商治理向股東主導券商治理轉變
3.6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股東對經營者的監控失靈

4.1 引言
4.2 股東監控的經濟學分析
4.2.1 股東監控的一般理論
4.2.2 股東監控的理論模型
4.3 我國券商股權結構與股東對經營者的監控失靈
4.3.1 我國券商股權結構特徵的實證描述
4.3.2 股權集中狀態下的國有大股東監控失靈
4.3.3 股權分散狀態下的股東監控失靈――以大鵬證券為例
4.4 糾正股東監控失靈的對策分析
4.4.1 股權結構的均衡分析
4.4.2 中、美、日券商經營者監控機制的比較與借鑑
4.4.3 以國有法人為核心大股東是我國券商的占優選擇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董事會對經營者的監控失靈

5.1 引言
5.2 董事會治理與經營者監控
5.2.1 董事會治理的一般理論
5.2.2 我國券商董事會對經營者監控的內涵
5.3 我國券商董事會對經營者的監控失靈分析
5.3.1 行政干預下董事會對經營者的監控失靈
5.3.2 內部董事主導下董事會對經營者的監控失靈
5.3.3 監事會對經營者的監控失靈
5.3.4 經營者控制下的獨立董事失靈
5.4 糾正董事會失靈的對策分析
5.4.1 避免行政干預,理順內部契約關係
5.4.2 最佳化董事會構成,完善董事會功能
5.4.3 引入第三方監管,完善獨立董事制度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失敗券商”

經營者監控失靈的實證分析
6.1 引言
6.2 樣本的選取、分析方法和樣本公司特徵
6.2.1 樣本的選取
6.2.2 分析方法
6.2.3 “失敗券商”特徵描述
6.3 “失敗券商”經營者監控失靈的描述性實證分析
6.3.1 治理環境中的政府干預失靈
6.3.2 分業經營前行政型治理失靈
6.3.3 分業經營後經營者監控失靈
6.4 糾正我國券商經營者監控失靈的路徑選擇
6.5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總結與展望

7.1 全文總結
7.2 研究展望
附錄A:我國券商董事會狀況調查問卷
附錄B:“失敗券商”公司治理狀況調查表
參考文獻
後記
……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引言

本書在公司治理的視角下研究我國證券公司的經營者監控問題,與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如美國等)的投資銀行比較,我國的證券公司較不規範;與我國一般國有企業比較,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主要中介之一,其業務特點和外部性的特點,政府的干預更為嚴重;與我國上市公司比較,如果說我國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狀況堪憂,而證券公司絕大部分為非公眾上市公司,其信息透明度更低。多種因素使得我國證券公司的委託代理問題、締約關係等更為複雜。我國券商經營者監控問題涉及企業理論、公司治理理論、行政學、制度經濟學、行為科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每個學科的文獻可謂浩如煙海。分析複雜的問題,必須從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等背景的具體情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從各種複雜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面對眾多的文獻,本書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擷取文獻:企業理論、公司治理的相關研究,以及我國證券公司治理的文獻進行綜述。事實上每一個專題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書試圖套用系統的分析方法,既要抓住重點,又能比較全面地反映該學科的研究成果,並在整理的過程中運用當代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對所整理的文獻資料加以評價,期望能夠透過所研究事物的表象,分析問題的實質之所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