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山寶塔

謝道山寶塔

塔叫“道山塔”,也稱“文筆塔”或“水口塔”,是海城僅有的兩座塔中的其中一座,位於城南道山,該寶塔為七層八角閣樓式空心塔,原來每層均用木板平鋪,頂部塔剎裝置一生鐵葫蘆,有一把鐵劍和一把鐵毛筆交叉。該塔遭雷擊後現已剩下一小半截底部在山頂上。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位於海豐縣城南面五公里的謝道山上。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海豐縣令[周一敬]議建。時因明末兵荒馬亂,經濟蕭條而停建。延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海豐縣令[姚德基]建成。原是為鎮西溪水患而建。

結構

此塔為七層八角樓閣式空心塔,石與灰沙結構。原高25米,現高23.5米(編者註:1986年數據)。底層直徑10米,內腹徑3.2米。往上逐層縮小。底層用花崗岩石塊(30×30×200厘米)砌築,第二層以上均用灰沙夯築。塔中空心,每層均用木板平鋪,人可沿木梯盤旋登上塔頂。(木板後來被侵華日軍折毀),頂部塔剎裝置[一生鐵葫蘆]和[一把鐵劍],後為雷電擊毀。

現在

因年代久遠,飽歷風霜,[謝道山寶塔]現僅餘三層,寶塔入口處已經坍塌。出於安全考慮,現已禁止遊人進入塔內。

簡介

海豐謝道山塔,位於縣城南郊十裏海拔65.9米的謝道山頂;南門湖,又稱南湖,占地約100畝(現存60餘畝),位於縣城南門外,建置至今均有320年的歷史。民間傳說:清代海豐縣令白太爺“破海豐牛地”而造塔作“牛樁縛牛”;因白太爺奶(夫人)認為“不可失德”,苦口婆心地勸服白太爺要留餘地,白太爺遂按其夫人的“辦法”在縣衙前南門外鑿“湖”,備給“牛”蘊水,又在麗江之南開創“青草”墟,取意有“青草”供“牛”作飼養物…。這故事在海豐民間相傳可能有一百多年了,甚至旅居港澳和海外的同鄉(胞)們也相傳聞。

傳說

二十年前,曾有旅港同鄉人士向縣委某領導提出“炸毀道山塔牛樁”,並願捐資作費用。當時,縣委領導慎重此事,即委託海豐縣博物館鄭正魁(已故)館長調查該塔史實。事關歷史文物古蹟,鄭館長以高度責任感對道山塔作了研究,發現志書所述與民間傳說相差甚遠,認為該塔不是“牛樁”,應予保護,遂建議有關領導要排除“炸牛樁”的思路。

請看:1、清乾隆十四年(1749)版《海豐縣誌·卷一·山》載:“謝道山:邑南十里,雙峰並峙,四面繞河,直通於海,上有寶塔,邑之丁方也。近傳有讖云:‘丁峰起,魁元出’。建塔後科甲聯登,其應蓋不爽雲。”

2、清乾隆版《海豐縣誌·卷二·故跡》載:“南門湖,謝道山塔:明崇禎二年,前令周一敬以縣右隨龍津水斜背,率闔邑紳衿士庶捐買吳家田塘,開鑿成湖,為縣治明堂積渚,並買眾姓田塘,疏通西方小澗入湖,由高田東注會合龍津。與謝道山水口塔同時倡築,嗣因滄桑,致塔湖之舉中輟。而湖地帶有糧米在吳戶,糧累轉賣,因築坣阻塞已疏浚之地。國朝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春,前令姚德基慨盛舉之中綴,集紳士共商,遂捐資三百兩,為建塔浚湖之費。隨給價四十兩,取回原湖地開湖。迄今湖水淵涵,塔峰聳翠,洵一邑大觀。”

3、清乾隆版《海豐縣誌·卷十·邑事》載:“…康熙二十八年議開南門湖,建謝道山塔。二事前朝庚午年,知縣周一敬創始,至國朝己巳年前令姚德基繼成之。”

志書的記述已告訴我們:明末崇禎三年(1630)庚午,海豐知縣周一敬(西安人,進士出身,崇禎二年(1629)至六年(1633)任)倡建,因明末的戰亂而中止。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戊辰,海豐知縣姚德基(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三十四年(1695)三月,連任海豐知縣。清《海豐縣誌》作:浙江烏程縣舉人出身,清《烏程縣誌》作:例貢生出身,有傳)同邑紳黃道珪(舉人出身,海城東城人)等商議並籌資,於次年(1689年己巳)建成南湖和謝道山塔,從倡始至完成湖塔工程相隔60年,應當說志書有關鑿湖、建塔的原由、時間、倡建者和建造者的文字記載,是重要的歷史依據。

人文歷史

白太爺,姓白名章,旗下直隸人,於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三月十八日出任海豐知縣,至三十九年(1700)五月初十日離任,調往新會縣(《縣誌》及《蔡皇襄手記》均記)。由此可見,倡始鑿湖和建塔的時間比“白太爺”出任海豐早66年,而湖和塔建成後的第7年“白太爺”才出任海豐。所以,南湖和謝道山塔的建設與“白太爺”(白章)完全無關。由此,可以推斷民間傳說“白太爺破海豐牛地”的故事純屬無稽之談和歪曲史實。近年,也有個別人將該塔曲解為“鎮西溪水患”的說法,不較客觀和不符史實而訛傳了。雖然志書翔實記載著湖塔的本來面目,由於,以前對志書的發行量有局限性,沒有象現代的進步和公開的宣傳書刊。因而,一傳十,十傳百的民間故事遮蓋著該湖塔的史實。

那么,白太爺(白章)在海豐任職的6年中,其為官治政如何呢?再請看志書的記載吧,據清乾隆版《海豐縣誌·邑事》載:“…康熙三十三年(1694)春,米價高騰,米每斗錢二百文(引者註:1斗即12市斤),…三十六年(1697)春,米每斗錢五百文,知縣事白章極力補救,親向富戶勸賑,好義者共助粟數千石(引者註:1石即120市斤),民稍得食,合縣建“白公祠”於徑口藥王廟西,立祀產、塑像以報之,今尚存。三十七年(1698),編審活埋米,知縣事白章念通縣版籍紊亂,著總圖書集館於城隍廟,七越月晝夜不許擅離。自遷移(引者註:康熙三年(1664)至七年(1668)遷界)查起,其糧米未有升科者,名曰活埋,各戶徹底徹清,一除一收,比對無訛,方準造正用印。倘不造報,查出罰以六年科算。由是民間輸糧,貧富得均,誠大造於豐者也。

明末庠生蔡皇襄(鹿境人)在其《手記》對“白太爺”的記載是以頌揚的語氣:“…丁丑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大飢,民負其子女賣者甚多。幸潮州米船無日不到,白公又善於救荒,民亦不敢搶奪。盜竊賊拿來,即死杖下,除盜百數,無冤枉者。雖飢,民賴以安。…(同年)十一月,是年饑荒,賴縣公才幹,立法嚴,招商船載米來糶。…不至大餓,亦一陰功。…庚辰年(康熙三十九年),…自公蒞任數年狗不夜吠,安居樂業,窮鄉僻壤皆然,公為人樂易善記…。”

於此足見,當時海豐百姓對“白太爺”是感恩戴德的,為彰揚和報答其功德而建白公生祠,該祠位於今城東鎮上埔村東嶽古廟東側,一座面寬三間,前連圍垣,祠內塑白太爺像。至建國初期,該祠被拆毀,僅存遺址。另外,百姓還在海豐城隍廟左旁供設“敕授文林郎知海豐縣事白公長生祿位”的石刻牌位。從地方文獻記載南門湖、謝道山塔的史實和白公祠的含義上,說明白太爺是一位贏得海豐百姓所尊敬而愛民如子、治政嚴明的父母官,並不象故事所說的那么惡劣。只是他得罪了一些奸商和狂盜,後來才被人蓄意編成如此這般的故事。筆者據城東上埔村老人說,解放前,附城某村某姓族人,每年清明節期間上山拜祖之後,路經白公祠,其年輕者必進祠將白公偶像“撮須”。揭開民間故事虛構“冤塔”、“冤人”之謎,真相大白,謝道山塔不是“縛牛的牛樁”,應為其塔正名了,也為“受辱”的白太爺“平反”了。

海豐謝道山塔·南門湖與白太爺

海豐縣置縣始於東晉鹹和六年(331),縣衙位於今城東鎮上埔村路口北側,因毀於元兵,明洪武三年(1370)遷建,清代至民國時期沿用,今彭湃醫院即為原縣衙。

海豐明代縣衙坐北向南,龍脈少祖發自銀瓶山,屬“乾亥”來龍,起伏蜿蜒,至大雲嶺開屏成帳結為“縣龍”,移步換形,山脈綿延而突起成為縣址,背倚蓮花銀瓶諸峰,前朝雙桂山,蔚為氣勢。銀瓶山諸水流入龍津溪,往東南流經龍山、大夫寨村,而後與赤岸溪水相匯成“縣溪嘴”,再轉西流經鹿境,至謝道山下為“縣城出水口”,匯大小液溪水而成“三江”,流入麗江奔出長沙海外。但是,大雲嶺“縣龍”東側的“隨龍水”流經福臨坑(今彭中學校右側和前面)、菜頭坑(今新園派出所前)轉南流經觀音堂後(即今華泰路至北門市場步行街)、繞城牆(今紅場東側圍牆外)至東門、向東轉經羅厝圍、至烏石橋、菜脯街、下圍、鯉趨埔、而流入龍津溪。因其水源自縣衙背側向東南方傾斜流出,於堪輿學則認為美中不足,故此,知縣周一敬為治理海豐的“風水”,以“先天不足,後天可補”之法,帶領全縣紳衿士庶倡起,在縣衙南門外的“丙”方鑿“湖”,作為“明堂”以聚秀氣,在縣城“出水口”的謝道山“丁”方建“塔”,既作“文峰”又以扼住水口。

據《堪輿要鑒》、《風水探源》(東南大學出版社)的理論認為“甲”、“巽”、“丙”、“丁”四方屬“文峰”(或稱:文筆)之方,是吉利之位,這些位置有奇峰如筆高聳或豎造具有建築藝術的“文峰塔”(又稱:文筆塔),足以“興文運”、“發科甲”。正如《縣誌》所載著“…‘丁峰起,魁元出’,建塔後科甲聯登…。”是符合堪輿學說的,那么,該塔在謝道山上是否準確地屬於縣衙的“丁”方,就很關鍵。為了深入探討,筆者曾登上原明代縣衙的最高點和謝道山,以古文明的工具——羅盤(指北針)驗測,原縣衙系壬山丙向兼子山午向分金,縣城溪河出水口的謝道山塔則居於“丁”方;塔座石門朝向“艮”方,與其它的“峰”和“水”會成“艮、丙、丁、巽、辛、兌”六秀薦祿格局,受納縣城元辰的“貪狼”(養生)和“武曲”(臨官)諸水,堪稱大雅氣勢,可見前人精心妙策為振興海豐氣運。經實地考察,大開眼界。查閱《縣誌·科舉》載:康熙己卯(1699年)科全省鄉試,海豐洪晨孚(第一名)、洪晨紱、陳天詮、彭熾、林鄧略等中式舉人,此屬無前例。據統計,清代海豐考上貢生有400多名、舉人有200多名,其中洪晨孚、莊汝揚、葉潔齊、佘聖言、彭禮、吳占、顏廷光等15名中式進士出身。至於近現代,海豐名人輩出更不勝枚舉。

現狀

謝道山文峰塔為七層八角樓閣式的空心塔,以混合灰沙和花崗石築構,底層築以花崗石門,原塔身通高25米,第一層底座直徑10米,塔內直徑3.2米.,向上端逐層收縮。第一層以花崗岩石砌築,第二層以上採用灰沙夯實築構。塔內每層均以木楹和木板鋪蓋成六層塔板,每層有木梯,遊人可旋登而上並欣賞海豐風光。抗日戰爭時期,塔內木料遭日寇拆毀。1997年8月11日,海豐縣人民政府(海府[1997]52號)頒布謝道山塔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25日,文峰塔因年久未修,遭暴風雨侵襲崩塌,現僅存殘塔三層。是時,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極為重視,進行現場和辦公會議,成立重建文峰塔領導小組,並在廣播等媒體作了宣傳,由於工程浩大,後來此項目暫擱了。

南門湖不僅是原縣衙的“明堂”,從科學角度說,也是豐城的勝景、綠化、消防、排洪等的重要設施。清光緒年間,海豐知縣建造了“湖心亭”和“九曲橋”。建國後“公社化”時期,該亭橋遭受拆毀。

於1995年,縣政府為美化海城環境,整治南門湖,清污泥,建湖堤;當時,青年企業家陳介仁先生慷慨捐資30多萬元重建“湖心亭”,該亭系鋼筋混凝結構,八角雙層歇山飛檐,黃色琉璃蓋頂,造型仿古,頗具特色,由縣建設局黎錦儒先生設計。

2003年5月,筆者曾通過政協提案,建議政府重建南湖九曲橋通接湖心亭、環堤植柳,增添景致,點綴縣城中心的景觀。2007年底,政府投入資金對南湖工程進行修繕,讓海豐歷史文化名城煥發新面貌。

對聯

茲將富有時代感和技巧地描述《南湖》的二副對聯,作為本文的結束語,聯曰:

千載湖光含畫意;

一亭景色屬時人。

}湖接龍津名勝古;

亭隨海邑景觀新。

——發表於2008年《海豐文史》第二十六輯

旅遊信息

免費!!!!

道山塔位於汕尾至海豐的途中,位於麗江大橋旁邊,剛出海城鎮不多遠便可看到,該塔需從道山葉村落爬山上去才能到達。

山勢

道山塔所在道山整體山勢平緩,但頂部山勢十分險要,在建造當初道山頂山勢也是十分平緩,後來水土流失,致使現今山勢陡峭起來。

道路

山上有隱約蜿蜒小路直通殘塔。在山頂眺望山下,良田萬頃,小流交錯,公路橫錯而過,山峰入雲,整座海豐縣城盡現眼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