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良佐

謝良佐

謝良佐(1050~1103)北宋官員、學者。字顯道,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人稱上蔡先生或謝上蔡。從程顥、程頤學,與游酢、呂大臨、楊時號稱程門四先生。神宗元豐八年進士,知應城縣,徽宗時監西京竹木場,坐口語下獄廢為民,記問該瞻,稱引前史,至不差一字。謝良佐創立了上蔡學派,是心學的奠基人、湖湘學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學的發展史上起到橋樑作用。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良佐(1050-1103)北宋學者。字顯道,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人稱上蔡先生或“謝上蔡”。

謝良佐創立了上蔡學派,是心學的奠基人、湖湘學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學的發展史上起到橋樑作用。

徽宗時,因召對忤旨,廢為民。

受學於二程,與游酢、楊時、呂大臨並稱程門“四先生”。程頤嘗問其所進,答曰:“但去得一矜字爾。”強調“窮理”、“居敬”為入“聖德”之門。為後世學者稱道。

著有《論語說》、《上蔡語錄》等。

公元1103年,謝良佐逝世,諡號“文肅”,清時從祀孔廟。

元豐進士

公元1085年,謝良佐進士及第,中進士後,曾任河南澠池、湖北應城知縣。公元1101年,謝良佐被人推薦,受到宋徽宗的召見,被派往書局任職,後又斥為管庫,監管京西竹場。他認為宋徽宗的年號“建中”與唐德宗的年號相同,很是“不佳”,還說皇帝“不免播遷”,因此得罪了皇帝,被關進監獄,廢為平民。但後來北宋的結局正應驗了謝良佐的預言。

承上啟下

良佐去矜

謝良佐於公元1078年拜程顥為師。當時,29歲的謝良佐已經很有名氣了。他為了在學問上做出一番成就,專程到河南扶溝向時任扶溝知縣的程顥求教學問。他初見程顥,程顥待以客人之禮,但謝良佐卻說:“我是來拜師問學的,願做先生的弟子。”程顥就把他安排到一個小屋居住。那間屋子非常簡陋,房頂漏雨,四壁透風。時值寒冬臘月,北風怒吼,大雪紛飛,謝良佐晚上沒有蠟燭照明,白天沒有炭火取暖,飯也吃不飽,但他對此毫不在意。在冰天雪地的艱苦環境中,他苦思勤學一個多月,大有收穫。

謝良佐嚴於律己,修身甚謹。他每天寫日記,對所做之事經常反思,日常言行皆用禮儀約束,如有違背就自己懲罰自己。他:“要克制自己,必須從本性最難克服的地方克服。”他認為修身的最大障礙在於“矜”,剛愎自用、自欺欺人的心態,驕傲自大的氣勢,皆是由“矜”引起的。他與程頤分別一年後相見,程頤問他:“一年來有何進益?”他回答道:“唯去得一‘矜’字。”程頤十分高興地說:“這足以證明你的用功,你已經學會獨立思考了。”“良佐去矜”成為千古佳話,被收入《中華典故》。他的許多修身名言被後人奉為“座右銘”,如“人須先立志,立志則有根本”,“莫為英雄之態,而有大人之器,莫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志,莫為終身之計,而有後世之慮”等。

創立上蔡學派

上蔡哲學在程朱理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理學的創立者是程顥、程頤,集大成者為朱熹。謝良佐師承二程,二程對謝良佐極為賞識。程顥初見謝良佐時就稱道:“其才能廣而充之,吾道有望矣。”還曾說:“是子展拓得開,可望矣。”程頤許為“切問近思學者”。謝良佐也不負師望,不僅將二程的思想發揚光大,而且是把二程之說傳於南方的重要人物,並且最終形成以朱熹學術為主體的新儒學,開啟儒學史上的新篇章。

心學奠基人

謝良佐是心學的奠基人。謝良佐提出“心為天之理”的命題,提出“心與天地同流”,認為心、仁、理是一體的。謝良佐的思想已經具備心學的雛形和基本模樣,開陸九淵心學之先河,被認為是心學先驅。古人黃震認定“象山(陸九淵)之學源於上蔡(即謝良佐)”。

湖湘學派鼻祖

謝良佐是湖湘學派的鼻祖。謝良佐對湖湘學派的開創者胡安國、正式確立者胡宏、集大成者張軾都有很大影響。謝良佐為官湖北應城,典學胡安國以高位修弟子之禮去拜訪他,向他求教學問,從此胡安國成為謝良佐最重要的弟子。胡安國繼承了謝良佐很多方面的思想,並把它傳給兒子胡宏,胡氏父子構建了宋明儒學的一個新體系,形成了湖湘學派。南宋儒家真德秀認為,“上蔡傳之武夷胡氏,胡氏傳其子五峰(胡宏),五峰傳之南軒張氏(張軾),此又一派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