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壽康

謝壽康

謝壽康(1897-1974)譜名亦鑾,字次彭,號召七百,別號苑田村人,江西贛縣水南鄉(今章貢區水南鎮)苑田村人。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出生。

基本信息

家庭背景

父謝言卿,清末秀才,任過江西贛縣高等國小堂堂長。民國初,隨長兄謝培真來到漢口,不久就讀於漢口法文專科學校。

求學經歷

1912年6月28日被擇優選送留學歐洲,當年入比利時自由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

1914年年轉學法國巴黎法政學學校經濟科,獲得學士學位。

1918年,入瑞士羅山大學攻讀並獲得政治學碩士學位,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1919年和李石曾、吳稚暉等人在巴黎組織中法教育會,1921年任巴黎中國民主促進會秘書長。

1923年任里昂中法大學校董。

1923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次年獲該校經濟學博士學位。同時,在比利時獲皇家學院院士,為華人獲歐洲國家院士第一人。

1929年歸國,任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

1930年2月,任駐比利時使館代辦。1933年1月,任立法院立法委員。

1934年任立法院條約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社常務理事兼秘書長。

1935年任國立戲劇學校教授。

1937年秋,與蔣百里等赴歐洲從事抗日戰爭的宣傳工作,第二年被任命為駐法國、比利時文化考察團團長。 1941年任駐瑞士使館代辦。

1942年7月,任駐教廷公使。此後,又任過國際聯盟同志會秘書長、中國文藝社常務理事兼秘書長、國立戲劇學校教授等職。

1946年10月,當選為比利時王家文學研究院院士,膺選比利時法國語文皇家學會會員。

社會地位

1947年任法國知識分子聯合會名譽會長。1949年與美國作家博希士雷、法國戲劇家巴荷發起組織國際戲劇協會。1949年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戲劇教授。1949年,攜家眷去香港香港,不久轉台灣,赴美國定居紐約,被聘為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戲劇教授。1954年任駐教廷“大使”。1966年任“中國出席聯合國大會代表團”顧問,中國文化學院研究部教授,“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委員。1973年,任台灣當局外交部顧問和國大代表。1974年4月22日,謝壽康在台灣病故,終年77歲。著有《法國戰時公債》、《李碎玉》、《五幕悲劇》、《東方與西方》、《蝴蝶夢及其他民間故事》等。

民國人物(四)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