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史

《論語學史》在充分利用原始材料和廣泛吸收前哲時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遵循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則,運用歷史文獻與哲學思辨相互結合的研究方法,理清並展現了《論語》學發展的基本線索,探討了《論語》學的演變與學術思潮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繫,並對不同時期的各個流派在《論語》學的詮釋與儒學的建構方面的學術特色與思想創新作了系績闡述。該書作者曾在《孔子研究》、《國際儒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文章二十餘篇。

基本信息

概述

《論語學史》在充分利用原始材料和廣泛吸收前哲時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遵循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則,運用歷史文獻與哲學思辨相互結合的研究方法,理清並展現了《論語》學發展的基本線索,探討了《論語》學的演變與學術思潮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繫,並對不同時期的各個流派在《論語》學的詮釋與儒學的建構方面的學術特色與思想創新作了系績闡述。

版權資訊

書 名: 論語學史

論語學史

作 者:唐明貴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

ISBN: 9787500476542

開本: 16

定價: 58.00 元

作者簡介

唐明貴,男,1971年生,山東臨清人,聊城大學政法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教授。1999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孔子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獲博士學位。曾先後參加過兩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撰寫工作。在《孔子研究》、《國際儒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文章二十餘篇。在中華書局、中國礦業大學等出版社與人合作出版學術著作5部。

編輯推薦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錄,從東漢起被列入儒家經典之列,到南宋經理學大師朱熹集注後成為“四書”的一員,是中國傳統社會中士子們必讀的典籍之一。本書探討了《論語》學的演變與學術思潮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繫,並對不同時期的各個流派在《論語》學的詮釋與儒學的建構方面的學術特色與思想創新作了系績闡述。

目錄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論語學”發展階段縱論

三、《論語》學研究現狀

第一章《論語>概說

第一節《論語》書名釋義

一、“論語”一名之來歷

二、“論語”釋名

第二節《論語》的編纂者

一、前賢之成說

二、《論語》由子思最後主持編纂成書

第三節《論語》篇章的真偽問題

一、前人的《論語》辨偽

二、諸說獻疑

第四節《論語》中所體現的孔子思想

一、天命鬼神思想

二、政治思想

三、道德修養思想

四、教育思想

第二章先秦兩漢時期的《論語》學

第一節先秦時期《論語》的流傳

第二節西漢時期的《論語》傳本

一、孔壁《古論》乃孔氏家傳本

二、《古論》、《齊論》、《魯論》考述

三、西漢時期的其他《論語》傳抄本

第三節《論語》學的成因

第四節最早的《論語》註解——《論語孔氏訓解》

一、《論語孔氏訓解》非偽書辨

二、訓詁以通大義

三、今日所見最早的兩漢《論語》注本

第五節別具特色的《論語章句

一、包成及其《論語章句》

二、“迭詁訓於語句之中,繪本義於錯綜之內”

第六節兼采今古學的開山之作——《論語訓說》

一、馬融注訓《古論》

二、兼采今古學以釋《論》

第七節“以古學為宗,兼采今學以附益其義”的《論語鄭氏注》

一、《論語注》的成書與流傳

二、“以古學為宗,兼采今學以附益其義”

第八節《論語》學的變種——《論語讖

一、讖緯論略

二、《論語讖》的主要內容

第三章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論語》學

第一節《論語》研究的發展

第二節集漢魏《論語》研究之大成的《論語集解》

一、《論語集解》撰集者考辨

二、《論語集解》之成書與傳本

三、“數百年講論之大意,賴以得存”

四、集諸家之善,間下己意

五、對《論語集解》的評價

第三節開以玄學釋《論》之風的《論語釋疑》

一、援道釋《論》

二、開以玄學釋《論》之先聲

第四節“存漢晉經學之一線”的《論語義疏

一、《論語義疏》的流傳、回歸與辨偽

二、綜合創新的《論語》觀

三、“學貴自得”、“清通簡要”

四、繼往開來,功莫大焉

第五節其他重要《論語》注本

一、周生烈的《論語義說》

二、郭象的《論語體略》

三、李充的《論語注》

第六節從《漢志》、《隋志》看《論語》學的發展演變

第四章隋唐時期的《論語》學

第一節《論語》研究的中衰

第二節辨音釋義的《論語》專著——《論語音義》

一、考鏡《論語》源流

二、辨音釋義的注釋特色

第三節疑經改注,發明己義的《論語筆解

一、《論語筆解》的真偽問題

二、疑經改注,自發新義

三、聖經之羽翼,漢儒之糾繩

第五章宋代的《論語》學

第一節《論語》研究的大發展

第二節“漢學、宋學茲其轉關”的《論語註疏》

一、《論語註疏》的注釋特點

二、漢學、宋學茲其轉關

第三節以義理釋《論》見長的《論語解》

一、二程的《論語》觀

二、開義理釋《論》風氣之先

第四節博採眾說,通經明理的《論語集注》

一、《論語集注》的成書

二、朱熹的《論語》觀

三、博採眾說,通經明理

四、《論語集注》在《論語》學史上的地位

第五節羽翼《集注》的朱子後學著作

一、真德秀的《四書集編

二、蔡節的《論語集說

三、趙順孫的《四書纂疏

第六節理學以外的《論語》學著作

一、駁難先儒、自立新義的《論語小傳》

二、荊公新學釋《論》的代表作——《論語全解》

附錄、力求本義、折中漢宋的《論語辨惑

第六章元代的《論語》學

第一節宗主朱學的《論語》研究

第二節疏疑訂訛、悉究其義的《論語集注考證

一、闡發朱子思想

二、修補朱注

三、訂正朱注

四、發朱注之未發

第三節駁正朱注、獨發己見的《論語辨疑》

一、駁正朱注

二、移易經文,改經就注

三、存疑待考,不做強解

四、平心剖析,獨發己見

第四節宗主朱注的《讀論語叢說》

一、《讀四書叢說》考辨

二、《讀論語叢說》的注釋特色

第七章明代的《論語》學

第一節理學視野下的《論語》研究

一、尊崇朱學以釋《論》

二、援引心學以釋《論》

三、注重考據以釋《論》

第二節剽剟成編、小加增刪的《論語集注大全》

第三節以考證名物典故為主旨的《論語類考

一、分門別目,考證名物

二、博引舊說,詳為折中

三、駁正朱注

四、摒去杜撰、浮談之說

第四節文學評點式的注本——《論語評》

第五節宋學向漢學轉變的奠基之作——《論語詳解》

一、郝敬的《論語》觀

二、《論語詳解》的注釋特色

第六節統合理學與心學的《論語學案

一、《論語學案》的成書

二、《論語學案》的學術特色

三、早期思想的代表作

第七節佛家釋《論》的代表作——《論語點睛》

第八章清代的《論語》學

第一節綜合創新的《論語》研究

第二節專與朱注為難的《論語稽求篇》

一、《論語稽求篇》的寫作原因

二、《論語稽求篇》的注釋特色

三、毛奇齡及《論語稽求篇》的歷史地位

第三節尊朱辟王的《松陽講義

一、力黜王學

二、尊信朱學

三、崇實黜虛

第四節全面系統、考證精核的《論語考異》

一、注重校勘,考證精核

二、不拘門戶,引證廣博

三、全面系統,資料翔實

第五節漢宋兼采的集大成之作——《論語正義》

一、《論語正義》的成書

二、《論語正義》的註疏特色

三、《論語正義》的地位和影響

第六節會通中西、倡言變法的《論語注》

一、宗主今文經學以釋《論》

二、藉助西學以釋《論》

三、《論語》學由古代轉向近代的力作

餘論

一、歷代《論語》的釋讀方法與孔子的解經思想

二、《論語》注釋中的時代張力

三、《論語》學的歷史地位和貢獻

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