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腔隙性腦梗死

【概述】
腔隙性腦梗死是指腦血管深穿動脈阻塞後形成的微梗死,在腦實質中遺留下不規則的大小在2-20毫米之內的腔隙。常見於50歲以上 老年人 ,部分病人有 高血壓 或 短暫性腦缺血 發作病史,臨床上症狀輕或無症狀,一般經治療後恢復快,預後好。
【症狀體症】
1.純感覺型:一側面、唇、口部或肢體的感覺障礙,如:冷感、熱感、刺痛感、腫脹感、觸覺 過敏 等輕度感覺障礙。 2.純運動性軟 偏癱 及其變異型:一側面、上下肢無力(輕偏癱)。 3.共濟失調性輕偏癱:一側下肢無力、走路不穩,可伴感覺障礙; 4.構音不全-手笨拙綜合徵:中樞性面無力、構音障礙、納吃、輕度吞咽困難手無力書寫笨拙等共濟失調錶現; 5.感覺運動性卒中:一側肢體的感覺障礙及輕偏癱,感覺症狀早於運動症狀; 6.眼底檢查可見視網膜動脈硬化表現;
【診斷依據】
1.50歲以上發病、有高血壓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史; 2.有一側面、肢體的感覺障礙、輕偏癱、共濟失調等不同症狀; 3.腦脊液檢查無異常; 4.顱腦CT或顱腦核磁共振成像(MRI)發現缺血性、陳舊缺血 性病 源。
【治療原則】
1.對 心臟病 、高血壓、 糖尿病 、 動脈粥樣硬化 等原發病的治療。 2.抗凝治療。 3.血管擴張劑。 4.降血脂、降低血粘度。 5.血管手術,切除血管內膜和硬化斑或血管擴張成形術。 6.對症治療及合併症的治療。
【療效評價】
1.治癒:面部、肢體運動和感覺功能恢復好,可遺留輕度神經損害體徵。 2.好轉:面部、肢體運動和感覺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 3.未愈:神經功能無改善。
【專家提示】
大多數腔隙性腦梗死病人預後良好,如能在起病早期得到診斷並給予適當的治療,多數在2周內可完全恢復;部分病人可遺留輕度的運動或感覺障礙。應當注意的是腔隙性腦梗死容易多次復發,而多次復發可導致病人智慧漸差甚至痴呆和假性球麻痹(由於支配舌、咽、喉部運動和反射的中樞神經損害,病人出現吞咽困難、口水多、飲水嗆咳、聲音嘶啞等症狀)。因此,預防該病及防止再發十分重要。腔隙性腦梗死的發病主要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 高血脂 、 高血糖血液高凝狀態等有關,因此對以上疾病應及時予以治療。口服阿司匹林或塞氯匹啶(Tickipidine,商品名:Tickid)常可獲得較其他複雜治療更好的預防效果。在日常的生活中應注意:飲食 保健 、禁吸菸、少飲酒、合理運動、規律生活,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定期檢查心臟、血管、血脂等,並對異常情況及時合理治療。由於神經功能損害後的恢復有其自然規律,肌肉力量、感覺、語言等功能障礙的恢復快慢依腦損害的嚴重程度不同而異,大多數在病後兩周至半年內逐漸恢復,病人、家屬必須瞭解這些知識,從而樹立起戰勝疾病、恢復自我的耐心、信心和毅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