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碧雲

三清山道教宮觀建築群至今保存完好,為江西省幾座道教名山所少見。 藏竹之所在江西省三清山三清宮東南松竹掩映之中,有一座雄偉壯麗的明代陵圓,陵圓石門上刻著“明治山詹碧雲藏竹之所”。 陵圓雕刻精細,是三清山的石雕精品,整座墓全用花崗岩徹成,結構嚴謹風格別致。

人物詳情

生平

《道教大辭典》上說,明代景泰年間,詹碧雲上山主持廟務,負責全山宮觀廟宇的擴建工程,先後重修新增道教宮觀廟宇等建築40餘處,使三清山道教達到鼎盛階段,後逐漸成為江西道教名山之一。
三清山道教宮觀建築群至今保存完好,為江西省幾座道教名山所少見。其總體布局形同“八卦太極圖”,即以三清宮為中心(無極),前後二殿象徵陰陽兩極(太極)。圍繞這箇中心的各景點建築向四面八方輻射全山,按八卦方位建設八大道教建築:北是天一水池(坎卦),南是九雷神廟(離卦),東是龍虎殿(震卦),西是涵星池(兌卦),西南是演教殿(坤卦),西北是飛仙台(乾卦),東北是王祜墓(艮卦),東南是詹碧雲墓(巽卦)。暮年,詹碧雲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死後把屍體埋葬在三清山巽卦的方位上。卒後,徒弟們就按照師傅的遺願,將詹碧雲葬在這裡。

藏竹之所

在江西省三清山三清宮東南松竹掩映之中,有一座雄偉壯麗的明代陵圓,陵圓石門上刻著“明治山詹碧雲藏竹之所”。
《抱朴子·論仙》中說“列仙之人盈乎竹素”,故稱其墓為“藏竹之所”。墓依山勢建築,面積210平方米,墓分上下五層,共41級台階,冢頂呈橢圓形,有雙層冢圈。圈中有座石塔,石塔分上中下三層,上段為七層六角密檐塔身及塔頂,中段為腰鼓形,下段為雙層環形基座,石塔正面神龕內是詹碧雲石像。因此所謂的“藏竹之所”就成了他的靈魂清淨駐所。陵圓雕刻精細,是三清山的石雕精品,整座墓全用花崗岩徹成,結構嚴謹風格別致。三清山在1988年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2008年7月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