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路

它原叫詩書街,20世紀30年代辟馬路時叫詩書路,“文革”期間被改稱“紅書路”,直到1985年才復名詩書路。 詩書行政街歷史上的文化古蹟頗多:宋代,這裡是停泊洋船的港灣――“西澳”,還有秀麗雄偉的“果橋”及莊重巍峨的古建築“共樂樓”。 1927年12月廣州起義,也在西瓜園召開民眾大會並宣告成立蘇維埃政府“廣州公社”。

位於廣州市海珠中路人民中路之間,它北接惠福西路,南接大德路西段。它原叫詩書街,20世紀30年代辟馬路時叫詩書路,“文革”期間被改稱“紅書路”,直到1985年才復名詩書路。
詩書行政街歷史上的文化古蹟頗多:宋代,這裡是停泊洋船的港灣――“西澳”,還有秀麗雄偉的“果橋”及莊重巍峨的古建築“共樂樓”。明代,這裡有大學士方獻夫建的用來收藏《明倫大典》的“賜書樓”。清代,乾隆皇帝以木雕鎏金觀音佛像賜給南來廣東的滿洲八旗官兵,官兵駐防和供佛像也在此,所以叫“觀音樓”或“萬善禪院”,也即今天廣州市滿族人民聯誼學習的場所――“妙吉祥室”。1924年3月8日,國民黨中央婦女部長何香凝在詩書路附近西瓜園(現為廣州日報社址),發起和主持了中國第一次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的活動,號召團結各界婦女爭取解放。1927年12月廣州起義,也在西瓜園召開民眾大會並宣告成立蘇維埃政府“廣州公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