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燕山詩書畫院

徐州燕山詩書畫院

徐州燕山詩書畫院創建於2015年5月10日,由著名書畫家、詩人組成。該院坐落在風光秀麗的徐州燕山文化旅遊景區,從事專業詩書畫藝術創作,開展藝術學術交流等。

簡介

徐州燕山詩書畫院徐州燕山詩書畫院
徐州燕山詩書畫院旨在弘揚國粹;提高書畫家、詩人的藝術修養;鼓勵支持書畫家、詩人開展民眾性詩書畫藝術創作活動。定時定期舉辦書法、繪畫展覽及格律詩詞學術交流。促進詩書畫傳統藝術在民間的普及與提高,使古老的詩書畫藝術走出神聖文學殿堂,來到尋常百姓家。

組織機構

顧問:徐崇先、黃新銘、張景田、孫基民
名譽院長:陳鳳桐、馬亞、徐向中、李志高、杜青波
院長:陳先智
常務副院長:孔伯祥、朱愛萍、馮遠見、徐書信
副院長:胡苒、張榮基、姜清泉、駱景煥、胡建華、劉宏磊、孔憲文、徐雷
秘書長:馮遠見(兼)
副秘書長:曹洪德、單明、柳岩心、楊婷、王廣哲
常務理事:(按姓氏筆畫排列)
馬雙、孔伯祥、孔憲文、王廣哲、王玉龍、王愛友、王惠民、馮遠見、劉廣慶、劉宏磊、劉尚斌、劉嘉龍、朱愛萍、紀鳳桐、張平和、張正喜、張冰君、張孝嶺、張榮基、張家福、張瑞平、李志強、李繼玲、楊永福、楊婷、陳先智、單明、周廣恆、周忠樹、孟憲堯、林靜、羅兆軍、姜清泉、柳岩心、胡建華、胡苒、駱景煥、徐書信、徐雷、高亞明、崔寧、曹洪德、彭秀山、董昌禮

燕山文化

《燕山文化》季刊是一本綜合性刊物,主要刊登詩詞、散文、書法、繪畫、攝影作品,第一期(創刊號)於2015年5月10日出刊。

燕山文化燕山文化
總編:陳先智
編審:徐向中
主編:馮遠見
執行主編:孔伯祥、徐書信
編輯:單明、柳岩心
刊名題字:馬亞

地理位置

徐州燕山詩書畫院坐落在風光秀麗的燕山文化旅遊景區,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東臨觀音機場,西靠京滬鐵路,南連206國道,北接霍連高速公路,歷史景觀奇特,文化底蘊豐厚,是中國儒教文化與道教文化的結合地。
據史料記載,明代燕王朱棣屯兵於此長達12年之久,留下許多美麗的歷史傳說與古蹟。
該景區占地2600畝,涵蓋山水資源、文化旅遊、名勝古蹟、生態園林,是一處休閒養生、延年益壽、旅遊度假的好地方。

大事紀

2014年11月27日上午9時,徐州“燕山詩書畫院”籌備委員會一次會議,在徐州燕山文化景區管理處準時召開。與會人員有:陳先智、徐向中、孔伯祥、馮遠見、徐書信、姜清泉、單明、柳岩心。

籌備會成員籌備會成員
會議確定了詩書畫院的名稱及活動場所。討論擬定了詩書畫院的章程、組織機構。討論擬定了顧問、院長、常務院長、副院長、常務理事、理事及《燕山文化》期刊編輯部和成立大會時急需解決的幾項問題。討論擬定了詩書畫院的宗旨,詩書畫院的活動周期,及書籍、期刊出版情況。討論如何提高詩書畫家們的思想水平及藝術修養,鼓勵支持詩書畫家們開展民眾性詩書畫藝術活動。如何定期舉辦詩會,書畫展,培訓班及詩書畫學術交流會。討論研究如何創建全國詩書畫藝術之景區,促進詩書畫普及與提高,使古老的詩書畫藝術走出神聖殿堂,來到尋常百姓家。燕山文化旅遊景區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徐州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景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東臨觀音機場,西靠京滬鐵路,南連206國道,北接霍連高速公路,是中國儒教文化與道教文化的結合地。據史料記載,明代燕王朱棣曾屯兵於此長達12年之久,留下許多美麗的歷史古蹟與傳說。主要景點有:燕王塔、玉皇宮、古燕橋、樹馱橋、古烽火台、古驛站、燕營村、馬趟路、燕營村、永樂亭、古石器休閒園等。燕山歷史文化悠久、一山一石皆詩詞,一草一木俱文章。濃郁的文化底蘊是燕山文化旅遊景區的強項。景區老總陳先智說:“新建的亭台廊柱需要詩人楹聯家們去撰寫,悠久的歷史需要作家們去挖掘歌頌,美麗壞境需要書畫家們去揮毫潑墨。詩書畫藝術是燕山文化旅遊景區的重中之重,是遊客的需求也是景區文化建設的需要。一定要把景區搞好,把“燕山詩書畫院”搞好,搞出堂來,絕不虎頭蛇尾,半途而廢。”“燕山詩書畫院”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招開了。相信,在景陳先智的鼎力支持下,“燕山詩書畫院”像一株傲雪的紅梅,將會永遠留駐燕山文化旅遊景區,艷麗飄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