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紅述事

“詠紅述事”也稱“詠紅書事”,見於《棟亭詩鈔別集》第一卷第15頁,作者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來源

“詠紅述事”也稱“詠紅書事”,見於《棟亭詩鈔別集》第一卷第15頁,作者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原文

詠紅書事
曹寅
誰將杜鵑血,灑作曉霜天?
客愛停車看,人悲仗節寒。
昔年曾下淚,今日怯題箋。
寶炬煙銷盡,金爐炭未殘。
小窗通日影,叢杏雜煙燃。
睡久猶沾頰,羞多自倚欄。
愛拈吳線細,笑潤蜀絲乾。
一點偏當額,丹砂競搗丸。
彈箏銀甲染,刺背囗囗圓。
蓮匣魚腸躍,龍沙汗馬盤。
相思南國滿,擬化赤城仙。

賞析

詩文中有九個典故或出處。首句:古蜀國滅望帝魂化杜鵑啼血的故事。第三句: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之《山行》詩。第四句:西漢蘇武持節出使匈奴,忍辱負重,忠於漢室的故事。第七句:蘇東坡“故燒高燭照紅妝”之《海棠》詩。第十一句:南朝宋武帝劉裕之女壽陽公主梅花貼面的故事。第十七句,“彈箏銀甲染”,借用了杜甫詩《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四)十首中的第五首“銀甲彈箏用”之句。第十八句:岳母刺背,岳武穆“精忠報國”的故事。第十九句:吳王闔閭密令專諸刺王僚的故事。第二十一句:王維“紅豆生南國”之《相思》詩。
詩題明說,此詩是借“詠紅”而“述事”。並非曹寅單純即景抒情。但曹寅究競述的是什麼事?學者們至今未明其所以然。就連周汝昌先生,也只是用“悱惻迷離”等語含糊其辭。且此秘事必與曹寅有關。否則,曹寅何必冒著“叛逆”的風險來暗記此事。
此詩大體分四段。第一段,首句至第六句。是說曹寅寫此詩“悼紅”的因由。第二段,第七句至第十六句。是說所救明宗室一女的身世。第三段,第十七句至第二十句。是說此女子矢志報國,將來必報國讎家難。第四段,末尾兩句。是說江南人對明亡帝經、清廷捕殺朱三太子深表同情,不時思念。現將此詩直譯如下:
是誰將你亡魂化作霜天的朝霞,
南方人紛紛停車凝視你的光華;
我就像西漢的蘇武,身在匈奴心在漢,
故昔年曾為你暗自流淚並奠斝,
今日我顫顫驚驚暗述這事,向你傾訴久埋心中的話。
憶往昔你父皇崇禎帝自經海棠樹下,
前不久清廷又捕抄了你的零落之家。
幸虧你一女一男之孫被我們救、活,
你成人的孫女滿腔仇恨,如炭似火;
如今已深居後宮,胸中怒火深鎖;
她就像壽陽公主,眾奉花神寶座;
她紅指能曲,絨繡又天下超卓;
她額上那粒紅痣,更襯其嬌美多多;
為了安全,曾把她寄住揚州丹道之所(泛指寺院)。
她用血一樣的花染紅指甲,撥弄出復仇的音波;
她會像岳飛那樣,矢志報國;
她也許以魚腸搏殺,
她也許血濺胡沙,……
啊,南國的紅豆滿樹掛,莫不是人們思念你的淚花;
你就是那赤城山中的冤魂,你就是那霜天上的赤霞!

相關

周汝昌在《紅樓夢新證》第七章(新索引)第68條“愛紅”中說:“……《棟亭詩鈔別集》卷一頁十五有《詠紅書事》一詩,體系排律,每句用紅色故典,悱惻迷離,極為神秘!竟此愛紅一事,淵源亦有自來。曹寅之詩如能獲確解,則雪芹本意必不難名……”由此說明了該詩與《紅樓夢》中賈寶玉“愛紅”一事頗有關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