訶子丸

訶子丸用於伏積注氣,發則喘悶。

《本事》卷三

【處方】訶子(去核)、白茯苓(去皮)、桃仁(去皮尖,炒)、枳殼(去瓤,銼,麩炒)、桂心(不見火)、檳榔、桔梗(炒)、白芍藥川芎(洗)、川烏(炮,去皮尖)、人參(去蘆)、橘紅、鱉甲(淡醋煮,去裙膜,洗淨,酸醋炙黃)各等分。
【製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伏積注氣,發則喘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酒送下;熟水亦得。
【摘錄】《本事》卷三

《普濟方》卷二○一引《楊氏家藏方》

【處方】訶子1兩,藿香1兩,肉豆蔻2個。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瀉。
【用法用量】隨大小以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一引《楊氏家藏方》

《蘇沈良方》卷四

【處方】訶子皮2兩(洗,炮),木香2兩,白豆蔻2兩,檳榔2兩,桂2兩,人參2兩,乾薑2兩,茯苓2兩,牽牛子1兩(略炒),甘草(粗大者,炙)1兩。
【製法】上藥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氣。主治氣疾發動,吃食過多,築心滿悶;食飽脹滿,及氣膨胸膈。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爛嚼,茶、酒任下。
【臨床套用】食郁:石普啖物極多,常致憤悶成疾,服此輒愈。
【摘錄】《蘇沈良方》卷四

《經效產寶》卷上

【處方】檳榔8分,芎2分,吳茱萸3分,訶子皮3分(蒸)。
【製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潤胎益氣,令子易生。
【用法用量】每服19-20丸,空心以酒送下,自7-8個月服至分解。
【摘錄】《經效產寶》卷上

《普濟方》卷三十三引《海岱居士秘方》

【處方】訶子1兩,龍骨1兩。
【製法】上為末,滴水為丸,如小指頭頂大,硃砂為衣。
【功能主治】腎虛脫精。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早晨空心蔥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十三引《海岱居士秘方》

《本事》卷四

【別名】訶附丸
【處方】訶子(去核)、川姜(炮)、肉豆蔻、龍骨、木香、赤石脂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製法】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泄瀉不止。
【用法用量】訶附丸(《魏氏家藏方》卷五)。方中木香,《魏氏家藏方》作“厚朴”。
【摘錄】《本事》卷四

《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處方】訶子(煨,去核)、乾薑(炮)、肉蔻(面裹,煨熟)、木香、赤石脂各等分。
【製法】上為細末,煮麵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泄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乳食空以溫米飲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本頁關鍵字:訶子丸小兒瀉食飽脹滿免費

中藥方劑之訶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