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學院文學院

許昌學院文學院

許昌學院文學院是許昌學院首批升本院系之一,1978年許昌師專復辦後始設中文科,1984年改為中文系,全稱漢語言文學系。2002年,我校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綜合性本科院校。我系成為首批升本系之一,2004年1月,經院黨委批准中文系更名為文學院。

簡介

許昌學院文學院是許昌學院首批升本院系之一,現有漢語言文學、戲劇影視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三個專業,在校生總計1200餘人。

許昌學院許昌學院

文學院師資力量強大,教師職稱結構合理,現共有專、兼職教師46人。其中教授5人(1人為碩士生導師),副教授12人,博士6人,在讀博士4人,碩士26人,1人曾出國留學。其中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曾憲梓獎獲得者2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河南省普通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4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1人以志願者身份赴美國做從事對外漢語教學。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為學校重點專業,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魏晉文化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外國文學和古代文學為校級精品課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為校級重點教學團隊。
文學院教師教學效果顯著,省工會和省教育廳組織的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獎賽中,有1人榮獲一等獎,2人榮獲二等獎。在學校組織的青年教師課堂大獎賽中,有3人榮獲一等獎,3人榮獲二等獎。
文學院教師整體科研能力強,近年來全院教師共承擔地廳級以上科研項目18項,發表學術論文260餘篇,多篇論文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並多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載或複印,出版學術專著12部,獲地廳級科研獎勵36項。
文學院為適應大學生素質拓展需要,積極開辦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在學校近幾屆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中文學院均成績斐然。在河南省第十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中鄒雯榮獲一等獎,程曉亮、劉瑞瑜同學榮獲二等獎。由文學院教授王炎老師執導的DV作品《相見時難》榮獲省DV攝影類作品三等獎。在河南省第十一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徵文比賽中,代表學校選送的8篇作品全部獲獎,獲獎數量及名次在全省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文學院大力營造學生科研創作風氣,湧現出了一大批出類拔萃的寫作才子。97級學生黃華曾先後在《清明》、《莽原》等文學刊物上發表中篇小說多部;02級學生賈鋒昌先後在《中國青年報》、《演講與口才》、《中國經濟周刊》以及網路媒體上發表新聞評論、雜文百十餘篇。06級學生劉志剛榮獲“特萊米雅杯”第九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文學院團總支在《中國青年報》舉辦的2008年“感恩家鄉感恩母校”大型讀者徵文活動中榮獲“優秀組織獎”。一股濃郁的創作風氣正在文學院悄然成風。文學院還創辦有紅帆船文學社、九歌劇社等學生社團。紅帆船文學社在2008年由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主辦全省校園優秀文學社團評比中榮獲“最佳出版物文學社”。社團排演的話劇《雷雨》、《暗戀桃花源》等在全校公演,引起轟動。文學院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赴許昌市“影視文化調查志願服務隊”被評為2007年“河南省大中專院校暑期社會實踐先進服務隊”。2008年1月,文學院學生孫文斌榮獲由團中央、全國學聯舉辦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並榮獲“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由於學生工作成績突出,文學院多次被評為“學生工作先進單位”,團總支連續四年被評為許昌學院“五四紅旗團總支”。
在校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文學院全體師生團結奮進、努力進取,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為全面建設合格本科院校努力奮鬥!

歷史沿革

1978年許昌師專復辦後始設中文科,1984年改為中文系,全稱漢語言文學系。2002年,我校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綜合性本科院校。我系成為首批升本系之一,2004年1月,經院黨委批准中文系更名為文學院。

校友風采

張志和教授簡介
張志和,文學博士。1958年生於河南鄧州。1983年—1985年在許昌學院前身許昌師專中文系學習。1989年考入河南大學攻讀古典文學碩士學位。1992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師從啟功先生攻讀博士學位並在先生的指導下研究書法藝術。長期致力於古典文學及書法藝術研究,《人民日報》 、《光明日報》、 《中華兒女》雜誌等數十家報刊曾多次報導並登載其書法作品。發表學術論著50餘篇。所著有博士論文《三國演義研究》 、《中國古代的文學》 、《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 《中國文史中的俠客》、 整理校註明代孤本《三國演義》、 主編並撰寫《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史卷,出版書法作品集《楷書毛澤詩詞》、 《楷書學生字帖》 、主編五體《千字文》並書寫《楷書千字文》 、楷書《聲事齋說》等。張志和博士在治學上遵從啟功先生的教誨,在注重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同時,注意做到文史哲貫通,對於古代歷史尤其是古代政治 、政府管理以及傳統哲學 、文化都注意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探討。
為迎接建國60周年,由國家行政學院院長張志和教授歷時兩月專門創作並書寫、安徽蕪湖鐵藝大師儲金霞女士攜弟子鍛造的鐵藝書法巨作《中華頌》於8月29日安裝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此幅書法巨作長18米、高3.72米,每字徑尺,書藝煥彩、頑鐵生輝,規模空前、堪稱瑰寶。

師資力量介紹

文學院教師職稱結構合理,現共有專、兼職教師47人。其中教授5人(1人為碩士生導師),副教授12人,博士6人,在讀博士4人,碩士26人,1人曾出國留學。其中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曾憲梓獎獲得者2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河南省普通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1人以志願者身份赴美國從事對外漢語教學。

文學院專業介紹

漢語言文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深厚的漢語言文學修養和實際運用能力,能夠勝任中等教育、新聞、文秘、宣傳等工作的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美學、寫作等。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戲劇和影視文學基本理論及劇本創作能力,能在劇院(團)或電視台、電影廠、編輯部、影視製作公司、音像公司等文化傳播機構以及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單位從事戲劇影視創作、評論、策劃與理論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中國戲劇史、外國文學史、戲劇劇本寫作、影視編劇與實踐、世界電影史、外國戲劇史、中國電影史、戲劇影視文學評論等。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播音與主持基本理論和實踐能力,具備深厚的文化功底,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及法規,能從事播音、節目主持、采編、製作和其他相關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廣播電視概論、播音發聲、播音創作基礎、廣播播音與主持、電視播音與主持、電視攝像與編輯製作、廣播節目編輯與製作、舞台藝術與台詞表演、大眾傳播學概論、新聞學概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