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商街道

許商街道

許商街道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縣城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總面積114.54平方公里,交通便捷。境內地熱、石油、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且土質肥沃,糧、棉、菜、生產豐富,規模集約養殖發展迅猛。許商街道近年民生保障全面加強,大力推動惠民政策,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

基本信息

街道簡介

許商街道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縣城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總面積114.54平方公里,耕地5330公頃,下轄79個行政村,15個居委會。轄區人口10.3萬人,人口出生率8.89‰,人口自然增長率4.8‰。
許商辦事處位於縣城駐地,交通便捷,省道248線縱貫南北,316線橫跨東西,距省城濟南70公里,距濟南國際機場50公里。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面積114.6平方公里,耕地5200公頃,下轄79個行政村,15個居委會。人口10.6萬人,人口出生率8.6‰,人口自然增長率5.5‰。辦事處文化底蘊深厚,是商河鼓子秧歌發源地之一。近年來,許商街道辦事處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圍繞“財政增長、農民增收、和諧社會建設”三大目標,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2010年, 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23.5億元,工業增加值7.09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入達到10.9億元,外貿出口395萬美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8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233元。2007年在縣委、縣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工作中,許商辦事處獲“2007年度突出貢獻單位”“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財稅工作先進單位”“工業發展先進單位”;被縣委、縣政府授予集體“三等功”榮譽稱號。自2008年以來,連續四年被商河縣委、縣政府授予“突出貢獻單位”榮譽稱號。

經濟產業

境內地熱、石油、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天然氣日供氣能力40萬立方米,為辦事處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
資源保證。許商辦事處土質肥沃,糧、棉、菜、生產豐富,規模集約養殖發展迅猛。工業優勢明顯,商城工業園位於城區,總規劃面積5.2平方公里,工業園按照高起點起步、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的原則,實現了七通一平,工業園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對外來投資新辦項目審批工作實行“一站式辦理、全過程服務”。目前,工業園內入注企業已達17家,形成了家俱銷售、機械製造、紡織三大主導產業。現代農業持續發展。大棚蔬菜、露地菜、大蒜種植、畜牧養殖、豐產林等五大支柱產業形成了許商特色現代農業,帶動農民增收效果明顯。2010年,順利完成600餘個大棚的新建和改建任務,新栽植速生林4100畝,林網3萬米,總計植樹49萬株,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200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5億元,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為1.99億元、5.37億元、6.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2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60元。

社會事業

民生保障全面加強。大力推動新農保、新農合、農村改廁等惠民政策,高標準建設教學樓和敬老院,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投資600餘萬元新建中心國小綜合教學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村(居)覆蓋率達到100%,農
村人口參合率達到99%;自來水入村率達100%,入戶率達95%以上。經濟建設成果豐碩。2010年,街道新引進項目6個,其中過億元的項目2個,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00萬元。新發展個體工商戶787戶,新增私營企業107家。金橋家具市場更是發展成為占地3萬平方米、擁有32個品牌、黃河以北最大的家具市場。城市載體功能明顯增強。投資1600餘萬元大力實施城中村“五化”建設,共硬化小巷344條,12萬平方米;新建排水溝2.8萬米,新建沉降井344個,粉刷牆體10.5萬平方米,綠化大街及路口節點3.6萬平方米。全力做好溫泉國際、公園以南片區、商中河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的房屋拆遷、項目征地和協調服務工作,為城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為保障社區工作的正常開展,街道進一步加大社區辦公服務場所建設力度,投資360萬元高標準新建了實中、明輝、新興、公園、輕騎5個居委會辦公場所,統一購置了辦公用具,製作了制度圖板並規範上牆。15個居委會全部實現了機關化管理,街道社區規範化建設初見成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