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政

記者從政

記者從政,是指原來從事記者職業或者具有新聞背景知識的人該行去當官員的一種說法。有專家認為記者出身的官員比較集中地出現在輿論戰線,這些官員了解新聞規律,能夠做到“內行管內行”,記者尚且利用接觸社會面廣、對社會的了解比較透徹,能準確判斷社會矛盾的癥結優勢,對於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進步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但同時也有人擔心,如果因為官本位思想的緣故,一從政,就少了一個優秀的記者,而多了一個懂得如何對付記者的官員。

概況

1殷紅從政前是名優秀的記者

2009年5月13日,雲南省委組織部公示:殷紅,男,1962年3月生,研究生學歷,無黨派。現任中國青年報社駐雲南記者站站長(正處級)。經研究,該同志擬任雲南財經大學副校長(副廳級)。殷紅成為繼王志伍皓之後,雲南省半年來記者從政第三人:近一年來,陸續出現記者“棄筆從政”,走上“仕途”的事件。“記者從政”再次與躍入公眾視野,引發熱議。

有人認為記者接觸社會面廣、對社會的了解比較透徹,能準確判斷社會矛盾的癥結,對於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進步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新聞業務方面的出類拔萃,必將是治理社會的高手。許多有成就的政治家,都是新聞戰線的行家裡手。

但也有人擔心:這些記者被當地相中,想必最初也是在新聞行業有些作為的。一從政,就少了一個優秀的記者,多了一個懂得如何對付記者的官員。

優勢

記者本身的職業道德要求高,社會透明度強,公眾形象和自我約束強。

記者從事的職業決定了,其社會面廣,藉助和了解的社會事物多,在執政過程中有利於社會各個層面民情、民意考量和體現。

記者從政多會從輿論監督的層面去衡量和考核自己的政績,在陽光下完成自己的使命和實現人生的價值。

謹記: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敢於面對困難和挫折,敢於接受任形式的監督檢查。

歷史情況

中國官場

王志王志出任麗江市副市長

由記者成長為中共高級官員的個案,在共和國60年歷史上屢見不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劉雲山,20多年前就在新華社內蒙古分社農牧組當記者,他在內蒙古分社官至黨組成員後,被選送到中共中央黨校學習,由此別離記者生涯。

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其記者生涯甚至可以上溯到高中二年級。讀高二時,他被特邀擔任杭州市委機關報《杭州日報》特約記者。
此外,有一些高官雖然沒當過記者,或從事新聞工作時間不長,但受過新聞科班教育,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擁有中國社科院國際新聞專業研究生學歷,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
在地方政壇,記者出身的官員更是不計其數,以雲南為例,半年內就有3名記者從政:2008年10月,央視記者王志擔任麗江市副市長;12月,新華社雲南分社常務副總編伍皓出任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2009年5月,中國青年報社駐雲南記者站站長殷紅出任雲南財經大學副校長(副廳級)。而此前,《廣州日報》原總編輯薛曉峰已升任廣州市委常委,蘿崗區委書記。

劉雲山劉雲山--記者出身的高級官員

記者從政,1949年以前也有,被譽為“元老記者”的于右任,創辦了《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吁日報》和《民立報》,後擔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長34年之久。

國外情況

在國外這種現象也屢見不鮮。美國不少知名記者加入美國政府部門,掀起了一股“棄文從政”的風潮。美國廣播公司國會新聞記者琳達·道格拉斯在歐巴馬上任後,被任命為美國衛生與人類服務部助理部長。美國前副總統戈爾,23歲時曾任《田納西人報》記者。歷史上一些記者後來甚至擔當國家元首。英國歷史上著名的首相邱吉爾,從政前當戰地記者,因大膽批評軍方而成名。

社會觀點

“新聞人”較集中出現在輿論戰線,專家認為,記者從業經歷為官員從政打下良好基礎。暨南大學副校長、新聞學院教授林如鵬說,記者出身的官員比較集中地出現在輿論戰線,這些官員了解新聞規律,能夠做到“內行管內行”。他認為,記者的知識結構、溝通能力以及社會經驗為從政打下了良好基礎;此外,記者在工作中注重人人平等,成為官員後可以更為平易近人。不過,林如鵬也表示,“隔行如隔山,新聞和從政有很多不同,記者與政府是一種競合關係,記者從政後還應儘快掌握公共管理規律。”

官員一覽

姓名 職位 新聞從業(受教育)單位
劉雲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 新華社內蒙古分社
薄熙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新聞專業
王晨 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 光明日報、人民日報
梁保華 江蘇省委書記 復旦大學新聞系新聞專業
徐光春 河南省委書記 新華社、光明日報等
劉奇葆 四川省委書記 人民日報
張寶順 山西省委書記 新華社
朱維群 中央統戰部常務副部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
焦利 國家廣電總局黨組成員,中央電視台台長、分黨組書記 遼寧日報
楊振武 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人民日報
王殊 原外交部副部長 新華社
蔡赴朝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 北京日報
李慎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解放軍報
龍新民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北京電台、北京電視台
魏傳忠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 中國商檢報
潘岳 國家環保部副部長 中國青年報等
烏雲其木格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包頭日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