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亢達

言亢達

言亢達,1952年生,江蘇常熟人。現為常州市書畫院專職畫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入選 “第七屆、第八屆全國美展”、“全國黃河畫展”等重大展覽,並獲“第二屆江蘇省畫院、美術館作品聯展”優秀獎、“首屆江蘇省山水畫展”銀獎、“建國50周年江蘇省美展”優秀獎及“首屆江蘇美術節”銅獎。作品與傳略被編入大型畫集《今日中國美術》等。

基本信息

言亢達

山水畫藝術的精神旨歸
【收藏此頁】 【小 中 大】 【蔣和鳴】 【2007-12-20】 【中國藝術報】
在當代山水畫壇,言亢達先生以其個性鮮明、風格獨特的黃河系列作品傲然自立,令人矚目,彰顯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在2007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上,他的山水畫作品《淨界》以其一貫的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相結合的美學追求,以嚴整而雄闊的圖式、精微且富有激情的筆墨刻畫,成功塑造了華夏民族發祥地——黃河及其源頭山川的典型藝術形象,莊嚴而崇高,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憾。

言亢達先生以黃河及其源頭山川作為藝術載體,這一追求與實踐至今已延續了20年。從早期的《黃河奔流去無聲》,到成熟期的《黃河從這裡流過》,再到近期的《淨界》等一系列作品,他把對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的無限虔誠之心與熾熱情懷,毫無保留地傾瀉並維繫在了他30餘年的藝術生涯之中,堅定而真誠,顯現了一位成熟藝術家應有的信念與執著。在古今中外美術史上,一個藝術家在某一時間段內偏好於某一特定題材的例子並不鮮見,但窮其一生、矢志不渝的執著者就極為罕見。言亢達在20年間五上西部高原、三赴黃河源頭探源朝聖,且至今仍對那片神奇的土地魂牽夢縈,此番執著已幾近於信仰,實讓人感慨不已。對一個藝術家個性風格及其成因的探溯中,往往繞不開對藝術家個體成長經歷的考察,其中包括生命氣質、生活閱歷、學術背景等諸方面因素。在對言亢達藝術個案的探究中,我們亦不得不將其對藝術的追求及審美的取向納入其生命履歷來進行一番考察。
Z http://www.artx.cn/
言亢達出生於鍾靈毓秀的江南名城常熟,這座城池的人文先祖即是孔夫子的愛徒、被尊崇為“南方夫子”的言子,而言子便是言亢達的正脈先祖。虞山之麓、尚湖之濱,歷代儒風蔚然,俊彥輩出。明清兩代,常熟的文人墨客更是叱吒風雲,在神州大地掀起一撥又一撥的驚天巨瀾,以王石谷為代表的“虞山畫派”,以翁同和為代表的“維新派”,都可謂名震天下,影響深遠。言亢達家學淵遠,又幼承庭訓、刻苦磨礪,打下了堅實的筆墨童子功。自弱冠之年他就以自覺的姿態對中國歷代繪畫,尤其是山水畫史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和梳理,較為準確地把握了自己的藝術航向。他的這種早慧及對中國畫藝術本體的自覺追求,在他同齡畫家中確是不多見的。正是基於他對中國山水畫演變史的清晰辨析,他對山水畫精神及對中國畫藝術本體的認知和把握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無論是在“新文人畫”風靡天下之時,在“現代水墨”風起雲湧之際,言亢達都能鎮定自若,應對從容,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一方淨土。言亢達堅守中國畫藝術本體及審美精神,是以中國儒家文化為依託的。在言亢達看來,一部中國歷史實質就是一部中華民族不斷抗爭、不斷奮進、不斷創造的歷史,而不屈不撓、勇往直前正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品格。而由此凝結升華出來的雄渾、博大、崇高、靜穆等民族美學的核心品質,又成為我們偉大民族最為閃亮的性格寫照。言亢達認為,以李成、范寬、董源等為代表的北宋山水畫家所追求的“象外之象”無疑是藝術境界到精神境界的升華,他們的作品也無疑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顛峰,自漢唐以來形成的雄渾、博大等民族美學品格,到兩宋更升華到靜穆、清曠和崇高的境界,故宋代山水畫不僅是中華美學集大成式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藝術精神的集中體現和象徵。言亢達在民族精神和藝術精神之間發現了可以契合的榫頭,尋找到了可以融匯統一、和諧共生的理想方式。

對於一個藝術家而言,情感、技藝、學識三者缺一不可。而畫家最終也必須通過自己的畫來傳達思想和情感。每一位成功的畫家往往都善於選擇表達情感的載體——題材,題材對於畫家的創作有時確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生於煙雨江南的言亢達本應駕輕就熟地描寫近在咫尺的清山秀水,然而生命氣質中延續著先祖“達則兼濟天下”這一文人理想... ...

http://www.artx.cn/news/N_50850.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