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閃片岩

Amphibole B.岩石分類 F.成因

角閃石片岩 A.英文名稱
Amphibole schist或hornblende schist
B.岩石分類
變質岩-中度區域變質-變質基性岩
C.礦物組成
主要礦物為角閃石群礦物、雲母及斜長石,具有片理;次要礦物包括鈦鐵礦、磁鐵礦、綠簾石、石英、透輝石與石榴子石等。
D.岩性描述與化學成分
閃岩與角閃片岩相當類似,但角閃片岩含有較多雲母並具有較細密的片理,礦物為中粒至粗粒,其片理常呈波狀彎曲,線構造發達,其角閃石常呈平行柱體,色黑或暗綠,有時呈纖維狀,其長石含量與角閃岩比起來要少了許多。
E.特徵、有趣現象或鑑定要訣等
一般為深綠色,有時可看到條片狀的角閃石,其與角閃岩之最大差別在於角閃片岩的片理較明顯,雲母等片狀礦物較多,然其片理與一般的片岩相較之下卻又沒有很明顯。
F.成因
玄武岩質岩石或凝灰岩,或輝長岩、輝綠岩等岩石經區域變質作用而成,所代表的變質環境約在攝氏500-600度,壓力則為十幾個仟巴(kbar)以內的溫壓條件。
G.套用
角閃石片岩內常含有黃鐵礦與磁硫鐵礦,有時可開採銅礦。
H.產地與產狀
角閃石片岩多發育於台灣東部大南澳片岩中,如楓樹山角閃岩岩層中。主要以大凸鏡體夾於變質之沈積岩中,其片理與圍岩之片理相同,圍岩多為石墨片岩,此外尚有綠泥石片岩、結晶石灰岩等。其主要產地為大南澳北溪、大濁水溪那努克、花蓮縣原腦荖山、知亞乾溪上游、大平溪中游、清水溪巴蘭察克及新武路溪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