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馬街道辦事處

 西馬街道辦事處,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榕城西部,總面積3.1平方公里,轄5個居委會和2 個村委會,人口4.5萬人,

基本概況

西馬街道辦事處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榕城西部,毗鄰東山,東接中山,西連磐東,南北瀕臨榕江南、北河,

踞市區西向門戶,地理位置獨特。全辦總面積3.1平方公里,轄5個居委會和2 個村委會,人口4.5萬人,屬城郊結合部。近幾年來,西馬充分發揮有利條件,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各項事業取得顯著的進步,經濟建設和社會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精神文明建設蒸蒸日上,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穩定。揭陽城故有"浮水葫蘆"之稱,而西馬處"葫蘆地"之後端,在潮汕人心目中乃是福地所在,所謂"葫蘆大塊跟在後"是也。榕江南北河如"葫蘆帶"橫系西馬,將西馬分成兩段,釣鰲橋以東的古揭陽縣城,歷史上是一片"市上人家半繫船"的旖旎水鄉,榕城三滘之南、北兩滘就位於西馬區內。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特色城市和水鄉復原建設,昔日"南滘通北滘,前溪接後溪"的風情畫面不久將再重現。新開闢的以高新科技為龍頭的榕西對外工業園區更是欣欣向榮,成為揭陽市十大對外工業園區之一,發展前景喜人。

城區建設

沿釣鰲橋向東延伸的西馬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揭陽古八景之一的"釣鰲仙跡"、大型潮汕民居府第建築如丁祿公祠許氏宗祠和極富嶺南特色的民國騎樓建築,以及特色商業古街——打

銅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行彩橋"的主要場所——石獅橋,這些文物古蹟無不處處彰顯著西馬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釣鰲橋以西是揭陽西部新區,與"中國五金之鄉"的喬林不鏽鋼市場和"中國玉都"陽美相毗鄰。轄區內交通十分便利,主幹道西關路與四號街、八號路、西鳳大橋,以及建設中的環城路等交織成網,省道236線貫穿境內;500噸級的仙滘碼頭,擁有碼頭倉庫1.6萬平方米,是周邊市、縣水上運輸貨物的裝卸、中轉樞紐。此外,位於轄區內的市第一自來水廠和22萬伏西郊變電站也為全辦提供了方便、充足的供水、供電。優良的環境,塑造了理想的投資熱土。西關路兩側商鋪林立,商貿極為發達,轄區內的西苑商業文化廣場、西門農貿綜合市場、榕西綜合市場和仙滘綜合市場等都是市區著名的大型綜合市場,西馬街道生活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既有醫療設施如榕城區人民醫院,又有休閒設施,如西湖公園和西苑信息商住小區;還有名校如揭陽一中(南校區)和榕江中學,揭陽一中(北校區)與西馬也僅一橋之隔。隨著南、中、北環城路和榕江綜合設環工程的建設完工,以及西郊舊村改造的順利推進,西馬街道巨大的潛力和升值空間將不斷被激發出來,西馬濱江臨水、繼往開來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經濟建設

西馬地理條件優越,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投資環境日益最佳化。全辦交通便利,西馬路、環城路、西關路,及四號

街、八號路等交織成網,省道1930線貫穿境內,使全辦形成了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路。廣梅汕鐵路和規劃中的潮汕機場也近在咫尺。榕江水闊河深,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水上運輸發達。轄區內有500噸級的仙窖碼頭,擁有碼頭倉庫1.6萬平方米,是周邊市、縣水上運輸貨物的裝卸、中轉樞紐。500-800噸級貨輪可直達國內各大港口及港澳、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能源設施配套齊全,位於轄區的市第一水廠和22萬伏西郊變電站提供了十分方便、充足的供水、供電。通訊便捷,全面實現了通訊現代化、網路和信息化。轄區人文相對較為發達,名校揭陽一中,及西湖公園、丁府等名勝風景區均位於西馬境內。優良的環境,塑造了理想的投資熱土。規劃建設了榕西對外工業園區,成為揭陽市十大對外工業園區之一,也是西馬吸引投資,發展工業的基地。園區內有運通、順達等一批知名企業,發展前景喜人。西馬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西部以高新科技為龍頭的榕西對外工業園區欣欣向榮,西苑商住區的建成,帶動商業貿易流通日益繁榮,發展潛力巨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