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公祠

抱子鍾康進為報答養父之恩,特建造“荷恩堂”。 而親生的七個兒子以抱兄弟鍾康進為榜樣楷模,也為謝父恩建造祿公祠。 他的兒子們為表達對父母之孝敬,選址於此建祠。

祿公祠位於龍南縣渡江鎮象塘腹地。
《鍾氏家譜》載:仲鑾長子,萬祿字天爵,生於明成化戊子(1468年)三月二十五日。奉例納七品散官苛身。生子七:鍾美、鍾蓋、鍾芹、鍾萊、鍾薰、鍾莘、鍾茂。
抱子鍾康進為報答養父之恩,特建造“荷恩堂”。而親生的七個兒子以抱兄弟鍾康進為榜樣楷模,也為謝父恩建造祿公祠。
祿公祠位於“荷恩堂”的西北面,堂、祠相隔距離不上10米,祿公祠是由鍾萬祿生養的七個兒子籌資興建的。此祠的占地面積約200餘平方米,建築工藝精湛,全部青色火磚建成,歷經數百年風雨,至今堅固美觀。
傳說,祿公祠的地址是鍾萬祿生前生活居住地,去世後又是操辦他後事的地方。鍾萬祿抱子鍾康進的故事在程龍、渡江、縣城流傳至今。
他的兒子們為表達對父母之孝敬,選址於此建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