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鵝掌柴

高2-3米。葉有小葉3-5,葉柄圓柱形,長15—50厘米,被灰白色星狀絨毛至近於無毛,基部膨大,具圓形皮孔;小葉革質,卵狀長圓形,長20-35厘米,寬10—1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略偏斜,邊緣具疏離鋸齒,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灰褐色星狀絨毛,側脈10—14,連同網脈在上面下陷,下面突起;小葉柄長3—17厘米,被星狀絨毛至近於無毛。總狀花序排列成大圓錐花序,在枝頂端側生,常下垂,密被灰白色星狀絨毛,側枝長30—50厘米;苞片披針形,長約1—4厘米,密被灰白色星狀絨毛;小花梗長約3毫米,密被星狀絨毛。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西藏鵝掌柴
種拉丁名:Schefflera wardii Marq. et Shaw
科中文名:五加科
科拉丁名:Araliaceae
屬中文名:鵝掌柴屬
屬拉丁名:Schefflera
國內分布:產雲南和西藏。
海 拔:2000-2500
中國植物志:54:032
所屬卷:Schefflera J. R & G. Forst.
文獻來源:Schefflera wardii Marq. & Shaw(1929); Li(1942);何景、曾滄江(1965)。 Agalma wardii(Marq. et shaw)Hqtch.(1966)。

形態特徵

灌木,高2-3米。葉有小葉3-5,葉柄圓柱形,長15—50厘米,被灰白色星狀絨毛至近於無毛,基部膨大,具圓形皮孔;小葉革質,卵狀長圓形,長20-35厘米,寬10—1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略偏斜,邊緣具疏離鋸齒,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灰褐色星狀絨毛,側脈10—14,連同網脈在上面下陷,下面突起;小葉柄長3—17厘米,被星狀絨毛至近於無毛。總狀花序排列成大圓錐花序,在枝頂端側生,常下垂,密被灰白色星狀絨毛,側枝長30—50厘米;苞片披針形,長約1—4厘米,密被灰白色星狀絨毛;小花梗長約3毫米,密被星狀絨毛;小苞片三角形,長約2毫米;花綠白色;萼密被絨毛,5齒裂;花瓣5,外面密被絨毛,內面無毛,長1.5—2毫米;雄蕊5;子房5室,花柱合生成柱狀。果未見。花期12月。

分布及生境

產雲南西北部(貢山獨龍江),生於海拔2500米的密林中。亦分布於西藏東南部。

物種特徵

本種小葉片很大,下面被星狀絨毛,圓錐花序很大,花瓣被毛等點,易與其他種類區別。

相關的種

穗序鵝掌柴Schefflera delavayi (Franch.) Harms ex Diels.
異葉鵝掌柴Schefflera diversifoliolata Li
海南鵝掌柴Schefflera hainanensis Merr. et Chun
紅河鵝掌柴Schefflera hoi (Dunn) Vig.
紅河鵝掌柴(原變種)Schefflera hoi (Dunn) Vig. var. hoi
大葉紅河鵝掌柴(變種)Schefflera hoi (Dunn) Vig. var. macrophylla Li
多葉鵝掌柴Schefflera metcalfiana Merr. ex Li
多脈鵝掌柴Schefflera multinervia Li
瑞麗鵝掌柴Schefflera shweliensis W. W. Smith
台灣鵝掌柴Schefflera taiwaniana (Nakai) Kanehira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