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釣樟(原變種)

西藏釣樟(原變種)

西藏釣樟(原變種)是樟科、山胡椒屬植物。常綠喬木,高7-10米;枝條綠色,平滑,有細縱條紋,初被白色柔毛,後漸脫落;芽小,卵狀長圓形,長約4毫米,芽鱗被白色柔毛。葉互生,長卵形、長圓形到長圓狀披針形,長8-13厘米,寬2-4.5厘米,先端具長尾尖,可長2-3厘米,基部圓或寬楔形,上面綠色,乾後仍綠色,下面藍灰色,幼葉兩面被白色疏柔毛,不久脫落成無毛或近無毛;三出脈,中、側脈黃色,在葉上面略凸出,下面明顯凸出;葉柄長8-12毫米,被白色柔毛。傘形花序無總梗或具極短總梗,3-5生於葉腋長1-3毫米的短枝先端,短枝偶有發育成正常枝。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西藏釣樟(原變種)西藏釣樟(原變種)

種中文名:西藏釣樟(原變種)

種拉丁名:Linderapulcherrima(Wall.)Benth.var.pulcherrima

中國植物志:31:427

樟科LAURACEAE

三出脈組Sect.Daphnidium(Nees)Benth.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7-10米;枝條綠色,平滑,有細縱條紋,初被白色柔毛,後漸脫落;芽小,卵狀長圓形,長約4毫米,芽鱗被白色柔毛。葉互生,長卵形、長圓形到長圓狀披針形,長8-13厘米,寬2-4.5厘米,先端具長尾尖,可長2-3厘米,基部圓或寬楔形,上面綠色,乾後仍綠色,下面藍灰色,幼葉兩面被白色疏柔毛,不久脫落成無毛或近無毛;三出脈,中、側脈黃色,在葉上面略凸出,下面明顯凸出;葉柄長8-12毫米,被白色柔毛。傘形花序無總梗或具極短總梗,3-5生於葉腋長1-3毫米的短枝先端,短枝偶有發育成正常枝。雄花(總苞中)花梗被白色柔毛,花被片6,近等長,橢圓形,外面背脊部被白色疏柔毛,內面無毛;能育雄蕊9,花絲被白色柔毛,第三輪花絲基部以上著生2具柄腎形腺體;退化雌蕊子房及花柱密被白色柔毛。雌花未見。果橢圓形,幼果仍被稀疏白色柔毛,幼果頂部及未脫落的花柱密被白色柔毛,近成熟果長8毫米,直徑6毫米。果期6-8月。

地區分布

產我國西藏。生於海拔2200-3650米的山坡林下。

樟科·山胡椒屬植物和屬系

山胡椒屬(Lindera Thunb. nom. conserv.),木姜子族、月桂亞族的一個屬,約100種,分布於亞洲、北美溫熱帶地區。中國有40種9變種2變型。不少種類含芳香油,可做香料及藥用。種子含脂肪,可供制肥皂及潤滑油用。有的喬木樹種木材可供建築用材或製作家具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