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竺心宗

西竺心宗,開創於印度人雞足道者,據《金蓋心燈》所述,他自稱本月支國人,名野恆婆?(門中者字),自印度來華,居雞足山修煉,所精唯“西竺鬥法”,稱為“西竺心宗”第一百代。雞足道者曾於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到北京拜王常月為師,贈名黃守中,遂為龍門第八代,命乃依本宗之法修煉。後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龍門高道閔一得游雞足山,又授其以龍門戒律。龍門西竺心宗以誦持佛教密宗為主,其西竺鬥法實際上是唐玄奘譯的《持世陀羅尼經》等佛教密法。因又受道教全真龍門戒律,故得名“龍門西竺心宗”,傳人多行跡詭異,身硤奇技,誦咒念訣,炫耀神通。

由來

全真龍門派支派。由龍門第八代雞足道者所開啟。以雲南雞足山為傳播中心。

發展歷程

《金蓋心燈》卷六《雞足道者黃律師傳》,雞足道者,來自月支,休於雲南雞足山。自稱野坦婆闍,華言求道士。所精唯西竺鬥法,稱“西竺心宗”第一百代。清順治十六年(1659)赴京師謁王常月,賜姓名曰黃守中,遂為龍門第八代弟子。《覺雲本支道統薪傳》下卷《閔大宗師傳》稱,乾隆五十五年(1790)閔一得攜王常月所傳大戒書去雞足山,黃守中猶在,閔以大戒授黃,黃以鬥法密術授閔一得,閔歸而纂為《大梵先天梵音斗咒》十二卷。黃守中所傳“西竺心宗”,實為道教中的佛密派,其法多採用道教符籙派的“雲篆”和佛教的“真言”,佛密色彩很濃。其徒多為行跡詭異、身挾絕技的江湖奇士。據載,黃守中傳管天仙(派名太清),管傳金懷懷(王清楚)、白馬李,金傳活死人(雲大辮,本姓王)、李赤腳、石照山人(章大享),活死人傳往往生(郭陽曉),為龍門第十二代。黃又傳大腳仙、王袖虎。大腳仙傳張蓬頭,張傳龍門道士(郭來澄)和李蓬頭等。十二代後傳承不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