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峰宗密

圭峰宗密

圭峰宗密(780-841)唐代名僧,佛教華嚴五祖。俗姓何,法名宗密。四川西充縣人。元和二年(807年)出家為僧。去世後諡號“定慧禪師”。是著名佛教思想家,主張“佛儒一源”,認為“頓悟資於漸修”、“師說符於佛意”。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圭峰宗密 圭峰宗密

號宗密(780~841),我國華嚴宗第五祖。唐代果州(四川西充)人,俗姓何。世稱圭峰禪師、圭山大師,諡號定慧禪師。元和二年(807年)赴京師應貢舉,途經遂州,聽聞道圓和尚說法,乃隨其出家,並受具足戒。又依道圓之勸,參謁淨眾寺神會之弟子益州南印禪師,再謁洛陽報國寺之神照。元和五年,入澄觀(清涼國師)座下,受持華嚴教學。元和十一年正月,止於終南山智炬寺,自誓不下山,於此遍覽藏經三年,撰有《圓覺經科文》二卷。後入終南山草堂寺,潛心修學,著《圓覺經大疏》三卷。再遷寺南之圭峰蘭若,專事誦經修禪。太和二年(828)征入宮中講經,帝賜紫方袍,相國裴休與朝野之士多受其教。未久請歸山。會昌元年正月六日坐化於興福塔院,世壽六十二,法臘三十四。荼毗後得舍利數十粒。

個人作品

師嘗見禪門之徒互相詆毀,乃著《禪源諸詮集》一百卷(現僅存序),集錄諸宗禪語,並提倡“教禪一致”,奠定唐末至宋代間之佛教基礎。另著《原人論》一卷,以佛教立場簡扼論述儒、道之著作,此書流傳極廣。又作《盂蘭盆經疏》二卷,論述佛教與我國崇拜祖先等孝道之調和與差異。此外尚著有《華嚴經綸貫》十五卷、《圓覺經大疏釋義抄》十三卷、《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二卷、《起信論疏注》四卷、《注華嚴法界觀門》一卷、《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一卷等三十餘部。

師與禪宗傳承之關係,有二種說法,即:(一)由荷澤神會次第傳予法如、南印、道圓、宗密等之法系。(二)由淨眾寺神會次第傳予南印、道圓、宗密等之法系。今人多採用第二項系譜。

見:(宋高僧傳卷六、景德傳燈錄卷十三、禪宗正脈卷一、佛祖統紀卷二十九、五燈會元卷二、全唐文卷七四三圭峰禪師塔銘並序)

史籍記載

釋宗密。姓何氏。果州西充人也。家本豪盛少通儒書。欲乾世以活生靈。負俊才而隨計吏。元和二年偶謁遂州圓禪師。圓未與語密。欣然而慕之。乃從其削染受教。此年進具於拯律師。尋[言*日/句-口+匕]荊南張。張曰。汝傳教人也。當宣導於帝都。復見洛陽照禪師。照曰。菩薩人也。誰能識之。末見上都華嚴觀。觀曰。毗盧華藏能隨我游者其唯汝乎。初在蜀因齋次受經。得圓覺十二章。深達義趣誓傳是經。在漢上因病僧付華嚴句義。未嘗隸習。即爾講之。由是乃著圓覺華嚴及涅盤金剛起信唯識盂蘭盆法界觀行願經等疏鈔及法義類例禮懺修證圖傳纂略。又集諸宗禪言為禪藏。總而序之。並酬答書偈議論等。又四分律疏五卷鈔懸談二卷。凡二百許卷。圖六面。皆本一心而貫諸法。顯真體而融事理。超群有於對待。冥物我而獨運矣。密累入內殿問其法要。大和二年慶成節。征賜紫方袍為大德。尋請歸山。會昌元年正月六日坐滅於興福塔院。儼若平日容貌益悅。七日遷於函。其自證之力可知矣。其月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於圭峰。二月十三日茶毗得舍利數十粒。明白而潤大。後門人泣而求諸煨中必得而歸。悉斂藏於石室。其無緣之慈可知矣。俗齡六十二。僧臘三十四。遺誡令舁屍施鳥獸。焚其骨而散之勿塔。勿得悲慕以亂禪觀。每清明上山。必講道七日而後去。其餘住持儀則當合律科。違者非吾弟子。初密道既芬馨名惟炟赫。內眾慕膻既如彼。朝貴答響又如此。當長慶元和已來。中官立功。執政者孔熾。內外猜疑人主危殆。時宰臣李訓酷重於密。及開成中偽甘露發。中官率禁兵五百人出合。所遇者一皆屠戮。時王涯賈餗舒元輿。方在中書會食。聞難作奔入終南投密。唯李訓欲求剪髮匿之從者止之。訓改圖趨鳳翔。時仇士良知之。遣人捕密入左軍。面數共不告之罪將害之。密怡然曰。貧道識訓年深。亦知其反叛。然本師教法遇苦即救。不愛身命死固甘心。中尉魚恆志嘉之。奏釋其罪。朝士聞之扼腕出涕焉。或曰。密師為禪耶律耶經論耶。則對曰。夫密者四戰之國也。人無得而名焉。都可謂大智圓明自證利他大菩薩也。是故裴休論撰雲。議者以師不守禪行而廣講經論。游名邑大都以興建為務。乃為多聞之所役乎。豈聲利之所未忘乎。嘻議者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夫一心者萬法之總也。分而為戒定慧。開而為六度。散而為萬行。萬行未嘗非一心。一心未嘗違萬行。禪者六度之一耳。何能總諸法哉。且如來以法眼付迦葉不以法行。故自心而證者為法。隨願而起者為行。未必常同也。然則一心者萬法之所生。而不屬於萬法。得之者則於法自在矣。見之者則於教無礙矣。本非法不可以法說。本非教不可以教傳。豈可以軌跡而尋哉。自迦葉至富那奢。凡十祖皆羅漢所度。亦羅漢。馬鳴龍樹提婆天親始開摩訶衍。著論釋經。摧滅外道。為菩薩唱首。而尊者闍夜獨以戒力為威神。尊者摩羅獨以苦行為道跡。其他諸祖或廣行法教。或專心禪寂。或蟬蛻而去。或火化而滅。或攀樹以示終。或受害而償債。是乃法必同而行不必同也。且循轍跡者非善行。守規墨者非善巧。不迅疾無以為大牛。不超過無以為大士。故師之道也。以知見為妙門。寂淨為正味。慈忍為甲盾。慧斷為劍矛。破內魔之高壘。陷外賊之堅陣。鎮撫邪雜解釋縲籠。遇窮子則叱而使歸其家。見貧女則呵而使照其室。窮子不歸貧女不富。吾師恥之。三乘不興四分不振。吾師恥之。忠孝不並化荷擔不勝任。吾師恥之。避名滯相匿我增慢。吾師恥之。故遑遑於濟拔汲汲於開誘。不以一行自高。不以一德自聳。人有依歸者不俟請則往矣。有求益者不俟憤則啟矣。雖童幼不簡於應接。雖驁佷不怠於叩勵。其以闡教度生助國家之化也如此。故親師之法者。貧則施。暴則斂。剛則隨。戾則順。昏則開。墮則奮。自榮者慊。自堅者化。徇私者公。溺情者義。凡士俗有舍其家與妻子同入其法分寺而居者。有變活業絕血食持戒法。起家為近住者。有出而修政理。以救疾苦為道者。有退而奉父母以豐供養為行者。其餘憧憧而來欣欣而去。揚袂而至實腹而歸。所在甚眾不可以紀。真如來付囑之菩薩。眾生不請之良友。其四依之人乎。其十地之人乎。吾不識其境界庭宇之廣狹深淺矣。議者又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其為識達大人之所知心為若此也。密知心者多矣。無如昇平相國之深者。蓋同氣相求耳。宣宗再闡真乘。萬善鹹秩。追謚曰定慧禪師。塔號青蓮。持服執弟子禮四眾數千百人矣。

社會評價

〔贊寧〕系曰。河東相國之論撰。所謂極其筆矣。然非夫人之為極筆。於他人豈極其筆乎。觀夫影響相隨未始有異也。影待形起。響隨聲來。有宗密公。公則有裴相國。非相國曷能知密公。相續如環未嘗告盡。其二公之道如然。則知諦觀法王法。則密公之行甚圓。應以宰官身。則裴相之言可度。今禪宗有不達而譏密不宜講諸教典者。則吾對曰。達磨可不云乎。吾法合了義教。而寡學少知自既不能。且與煩惑相應可不嫉之乎。或有誚密不宜接公卿而屢謁君王者。則吾對曰。教法委在王臣。苟與王臣不接。還能興顯宗教以不。佛言。力輪王臣是歟。今之人情見近王臣者則非之。曾不知近王臣人之心。苟合利名則謝君之誚也。或止為宗教親近。豈不為大乎。寧免小嫌嫌之者。亦嫉之耳。若了如是義。無可無不可。吁哉。

法師年譜

786年(唐貞元二年),7歲

是年宗密開始習儒學,歷10年,《大疏》之自序中宗密自述為"髫專魯誥",《大鈔》卷1之下又載"七歲乃至十六七歲為儒學"。廣泛學習儒學經典,使其對儒學思想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裴休《圭峰碑》和贊寧《宋僧傳》都稱其"少通儒書"。其間可能參加過科舉考試而沒有成功,受阻的原因可能和"計吏"有關,故贊寧稱其"負俊才而隨計吏"。其科舉的命運由計吏掌握。宗密具有"好道不好藝"(《遙稟清涼書》)的哲學情懷,對重藝輕道的儒學產生失望之意,感覺到在儒學中,心靈無所歸趣,"每覺無歸"。

797年(唐貞元十三年),18歲

在對儒學感覺無所歸趣之時,宗密又自發地轉向佛學,歷4年,《大疏》本序稱"冠討竺墳"。《遙稟清涼書》稱"復傍求釋宗"。《大鈔》卷1之下稱"十八九歲,二十一二之間,素服莊居,聽習經論"。接觸了佛教的小乘和大乘法相教之類的思想,"余先於大小乘、法相教中發心習學數年。"(《大鈔》卷13之下)即指此事。但並沒有從佛學中找到所思問題之答案,與習儒階段一樣,"俱溺筌蹄,唯味糟粕"。"無量疑情求決不得。"(同上)"但以學虧極教,悟非圓宗,不造心源,惑情宛在。"(《遙稟清涼書》)

800年(唐貞元十六年),21歲

據《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卷2,是年韓愈作長詩《送僧澄觀詩》,詩中云:"皆言澄觀雖僧徒,公才吏用當今無。"澄觀與韓愈交往較深,韓愈又是儒家的傑出代表,而宗密則是澄觀的弟子,因著澄觀與韓愈的這種交往,宗密對韓愈的思想應有更深的接近和了解。

802年(唐貞元十八年),23歲

在習佛也難以解決心中疑惑的情況下,宗密又重新回到儒學,到遂州上正規的義學院,再次準備科舉考試,歷2年,"二十三又卻全功,專於儒學。"(《大鈔》卷1之下)"遂州有義學院,大闡儒學,遂投詣進業。"(同上)《景德錄》卷13明確稱宗密此次習儒是"將赴貢舉"。

804年(唐貞元二十年),25歲

是年宗密棄儒向佛,"乃至二十五歲過禪門,方出家矣。"(《大鈔》卷1之下)基本原因在於道圓禪師到遂州,宗密拜謁之,感到心性相投,"一言之下,心地開通"(《大疏·本序》)。就決定從其出家,歸依禪宗。道圓的法系,宗密認為是荷澤一系,"遂州大雲寺圓和尚法門,即荷澤之裔也。"(《遙稟清涼書》)  宗密在道圓會下當沙彌時,有過三次重要的經歷,一是宗密曾多次向道圓請教平常所思身心因果和色空等問題,道圓給了宗密一部《華嚴法界觀門》,宗密和同道好友多方研習,"同志四人,琢磨數載"(同上)。此是宗密和華嚴的淵源之始,他從此著中悟得的是融合之理,"淨剎穢土,非壞非成,諸佛眾生,何起何滅?由是念包三世,同時互促互延;塵與十方,全體相即相入。"(同上)二是在府吏任灌家得《圓覺經》,宗密從此經中化釋許多疑情,"一軸之中,義天朗耀"(《大疏·本序》)。並在此後的幾年中,注意搜求有關此經的註疏,先後收集到上都報國寺惟愨法師的《疏》1卷,先天寺悟實禪師的《疏》2卷,薦福寺堅志法師的《疏》4卷,北都藏海寺道詮法師的《疏》3卷。三是到過一些講場聽習講法,甚不滿意,"歷諸講場,不添己悟。名相繁雜,難契自心。"(《遙稟清涼書》)  通過這些修學及思考,宗密已經解決了人生的根本性的問題,"於始終根本、迷悟升沉道,已絕其疑。"(《大鈔》卷13之下》)但是隨著研究和思考範圍的擴大,還有一些問題難以理解,"至於諸差別門,心境本末,修證行位,無量義門,及權實教,猶未通決。"(同上)這些問題成為宗密新的思考點。  和道圓相見並從其出家的年份,裴休記為元和二年(807年),"元和二年印心於圓和尚。"(《圭峰碑》)此年宗密應是28歲,後各種資料均依此說,與宗密的自敘有異。依裴休和後來贊寧的記載,似乎宗密在從道圓出家的當年,就受具外出遊方,其實非也,所謂"同志四人,琢磨數載",是在道圓門下,這些"同志",也應該是同門的好友,宗密並沒有帶著他們一起遊方。因此,裴休所記的元和二年,就可能是受具的時間。  得《圓覺經》後,宗密將其感悟告訴道圓,道圓建議他外出尋訪高僧,"汝行矣,無滯一隅。"(《圭峰傳》)

807年(唐元和二年),28歲

是年宗密從拯律師受具足戒,並外出遊方,"此年,進具於拯律師。"(《宋僧傳》卷6)拜訪的第一個高僧,是活動於四川的益州南印(荊南唯忠,俗姓張),南印給予宗密很高的評價,並鼓勵他到首都發展,"傳教人也,當盛於帝都。"(《圭峰碑》)宗密接受建議出川,"行詣百城"(《大疏·本序》)。並繼續研究《圓覺經》,收尋相關的研究成果,繼續思考未有答案的問題。

810年(唐元和五年),31歲

是年,宗密遊方到湖北襄陽,"跋涉江山,至於襄漢。"(《圭峰碑》)襄為襄陽,漢指漢水,漢水在襄陽以下一帶稱襄河,因此,所言襄漢,即指襄陽。  在襄陽恢覺寺,遇病重臥床數月的華嚴宗僧靈峰,他對宗密觀察了解3天后,將其所藏的《華嚴經》80卷和澄觀所著的《華嚴經疏》60卷、《華嚴經疏鈔》90卷贈予宗密,未及示法,就圓寂於此寺,"相見三日,才通其情,願以同聲之分經及疏鈔,悉蒙授與,議論未周,奄然遷逝。"(《遙稟清涼書》)  宗密立即對這些作品加以研習,"攻《華嚴》大部,清涼《廣疏》,窮本究末。"(《大鈔》卷1之下》)心中所有的疑惑,全部釋除,"一生余疑,盪如瑕翳,會所習義,於此大通,外境內心,豁然無隔。"(《遙稟清涼書》)具體而言,  宗密開始形成宗教和會的觀念,"五周四分,一部之網在綱;六相十玄,三乘之流會海。義則色空同於中道,教則權實融於圓宗,理則體用即寂而性相宛然,智則凡聖混同而因果不壞。顯隨緣而不變,弘經則理趣周圓;指幻而識真,修觀則禪心使曠。盪九會經文,無不契心,由斯可謂契經矣!使一真心地,無不印經,由斯可謂心印矣!是知執三藏文者,誠為失道;局一性義者,猶未圓通。"(同上)由此反觀其餘各種經論及禪宗、天台等宗,不知和會,不重頓法,不直接指示真靈之心,"每覽古今著述,在理或當,所恨不知和會。禪宗、天台,多約止觀,美則美矣,且義勢展轉滋蔓,不直示眾生自心行相,雖分明入處,猶歷漸次,豈如《問明》釋文殊偈,印靈心而心識頓祛?"(同上)  至此,可以總結對宗密的思想影響最大的三因素,即荷澤南宗之法、《圓覺經》和華嚴大法(《華嚴經》及澄觀的疏鈔),"吾禪遇南宗,教逢《圓覺》,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一軸之中,義天朗耀。今復得此大法,吾其幸哉!"(《圭峰傳》)  是年宗密於襄陽講澄觀的《華嚴經疏》1遍,"元和五年於襄州初講一遍。"(《大鈔》卷1之下)講得非常成功。由是,宗密也萌生了從師澄觀,皈依華嚴的想法。

811年(唐元和六年),32歲

是年宗密到東都洛陽,禮荷澤神會祖師塔,"襄陽講罷,暫住東都,禮祖師塔。"(《遙稟清涼書》)"元和六年,往東都禮祖塔,駐錫永穆寺。"(《圭峰傳》)  得知宗密在洛陽的訊息後,在襄陽聽宗密講疏的一些信眾又追到洛陽,要求再講一遍,宗密應允,"六年,於東都再講。"(《大鈔》卷1之下)其中一位叫泰恭的聽眾聽後自斷一臂,表達修學華嚴大法的決心。  是年,宗密在洛陽拜訪東京神照,神照稱讚說:"菩薩人也,誰能識之?"(《圭峰碑》)  9月13日,宗密在東都洛陽寫信給上都長安的澄觀,敘述自己的學問生涯和思想變化,表達歸宗華嚴、從師澄觀的意願,並派弟子送上,於10月12日送到澄觀手中(《遙稟清涼書》)。  10月某日,澄觀給宗密回信,認可其法子的地位(《清涼國師誨答》)。  10月23日,宗密收到信後,回信表達喜極成悲的心情(《裁書再拜》)。  是年底,宗密到長安拜見澄觀,澄觀稱讚宗密:"毗盧花(華)(藏,能隨我游者,其汝乎!"(《圭峰碑》)在執弟子禮的最初兩年,宗密隨侍澄觀,不離左右。

813年(唐元和八年),34歲

是年,宗密開始在京城諸寺講學,但有疑問時,還隨時向澄觀請教,"初二年間,晝夜不離,後雖於諸寺講傳,每月長兩上聽受菩提心戒,乃至無量法門,有疑則往來咨問不絕。"(《大鈔》卷1之下)同時大量閱藏,繼續對《圓覺經》的研究,"又遍閱藏經,凡所聽習、諮詢、討論、披讀,一一對詳《圓覺》,以求旨趣。"(同上)同時開始擴大社交面。

815年(唐元和十年),36歲

是年,宗密離長安,到京城南郊的終南山專門寫作,整理思想,因為他撰成的第一批作品,是在次年的正月完成的,"至元和十一年正月中,方在終南山智炬寺出科文科之,以為綱領。"(同上)至少在正月之前,就到了此山,因而可以推斷為元和十年離京。

816年(唐元和十一年),37歲

在終南山智炬寺撰成《圓覺經科文》和《圓覺經纂要》2卷,在禪界傳閱,"元和十一年春,於南山智炬寺下筆科判,及搜檢四家疏義,集為兩卷,私記檢之,以評經文,被於禪學之輩。"(《大鈔》卷1之下)  同時在智炬寺大量閱藏,"坐探群籍"(《大疏·本序》)。"宗密比所遇釋門中典籍,未有不探討披覽,且終南智炬寺,誓不下山,遍轉經藏三年。願畢,方下山。"(《大鈔》卷1之下)智炬寺藏經豐富,宗密發誓不讀完這些經,決不下山,這樣一讀就是3年,所閱經典,無所不包,這次的閱讀為其下一步的寫作奠定了更為紮實的學問基礎。

819年(唐元和十四年),40歲

此年,宗密回到長安,在興福寺寫成《金剛般若經纂要》和《金剛般若經疏鈔》各1卷,"元和十四年於興福寺採集無著、天親二論,大雲等疏,肇公等注,纂其要妙,以釋《金剛般若經》也,勒成《疏》一卷,《鈔》一卷。"(《大鈔》卷1之下)  此年冬,宗密在長安興福、保壽兩寺,根據玄奘所譯的《成唯識論》和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的精純正義,解釋世親的《唯識三十頌》,開始撰寫《唯識論疏》。

820年(唐元和十五年),41歲

繼續撰寫此疏,於是年春天完成《唯識論疏》2卷,"元和十四年冬至十五年春,於上都興福、保壽等寺,采綴大論、大疏精純正義,以釋三十本頌,勒成兩卷,顯發彰明唯識宗趣,令人易見諸法唯是自心之義理。"(同上)

821年(唐長慶元年),42歲

在寫作的同時,又要化緣,太費心神,是年,宗密又回到終南山中,居草堂寺,"後自覺化緣勞慮,至長慶元年正月,又退在南山草堂寺,絕跡息緣,養神煉智。"(同上)宗密的許多著名作品,就是在此寺完成的。草堂寺也是澄觀造疏之寺,澄觀曾在此寫成《華嚴經疏》10卷(《宋僧傳》卷5),選擇此寺,亦有紀念澄觀之意。  在回草堂寺之前,宗密還到過五台山,"北游清涼山,回住鄠縣草堂寺。"(《景德錄》卷13)如果此記載有據,很可能在此時。澄觀曾在大曆十一年(776年)游五台山,又游峨嵋,再回到五台,居大華嚴寺(《宋僧傳》卷5)。澄觀卒於元和十二年左右(湯永彤據《宋僧傳》之澄觀傳考證,見其《隋唐佛教史稿》)宗密這樣做,也是有懷念其師之意,也說明湯氏的考證也是有據的。同樣的事,宗密做過多次,比如禮荷澤塔,祭雙親墓。

822年(唐長慶二年),43歲

是年,宗密在終南山草堂寺,將以前所撰《圓覺經科文》、《圓覺經纂要》及所收集的諸種《圓覺經》的註疏,對照各種經論,加以進一步的研究,開始撰寫《圓覺經大疏》,"二年春,遂取先所制《科文》及兩卷《纂要》,兼采數十部經論,數部諸家章疏,課虛扣實,率愚為疏,至三年夏終,方遂終畢。"(《大鈔》卷1之下)所參照的經論,涉及面很廣,其中包括"《起信》、《唯識》、《寶性》、《佛性》、《中觀》(《攝大乘論》自有數本)、《智度》、《瑜伽》"(同上)等如來藏系統和唯識系統的經典。  是年在終南山豐德寺又以《圓覺經大疏》的思想會通《華嚴經》,撰成《華嚴綸貫》5卷,"長慶二年,於南山豐德寺以《疏》中關節綸次貫於一部經文,令講者克意記持經文,經將釋於此疏,勒成五卷,題雲《華嚴綸貫》。"(同上)這種會通,是華嚴禪的集中體現,惜此書已不存。

823年(唐長慶三年),44歲

繼續撰寫《圓覺經大疏》,並於冬季完成,"長慶二年於草堂寺再修為疏,並開數十段章門,至三年秋冬方得終筆。"(同上)  據續法《圭峰傳》分析,《圓覺經大疏鈔》13卷也在是年完成,至於《圓覺經略疏》2卷、《圓覺經略疏鈔》6卷也許是此年完成,也許稍後。宋僧觀復在其《圓覺經鈔辨疑誤》中說,《略鈔》並不是宗密自己一人略出,而有其弟子參預其中,加以刊板添改的問題,因而錯處較多。  是年,宗密在豐德寺撰成《四分律疏》3卷,"因遍討大毗尼藏五部律等,又聽《四分》新章,見律文繁廣,事數重疊,或是天竺風俗之事,不關此方,傳者融於重重句數,致令修持者不知克實要用之處,遂以長慶三年夏於豐德寺因聽次,採集律文、疏文行人要行用者,提舉纂出,接引道流,勒成三卷。"(同上)此是針對中國佛教的實際狀況,將《四分律》有關適合中國僧人有條目纂要舉出,以嚴僧律,也是將教門之律中國化的嘗試,極有價值,惜已不存。  對宗密這一年的經歷,有人表示懷疑,觀復在其《圓覺經鈔辨疑誤》中說:"豈有身在草堂寺造疏,同時又在豐德寺聽《四分》,故作提挈等取?況二年、三年,皆在豐德寺,為造疏之資,又二年、三年,皆在草堂寺造疏,不審何得?"對此,元僧清遠在其《圓覺經疏鈔隨文要解》中的解釋很簡明,"今謂草堂、豐德,同在一山,有何不可?"所以研習佛教,也應該了解佛教地理學。

824年(唐長慶四年),45歲

據《昌黎先生詩文年譜》,韓愈是年作《原人》。此論對於斷定宗密《原人論》寫於《大疏》之後有決定意義,因為宗密的《原人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針對韓愈《原人》所代表的唐代儒家思想而發的。  是年五月,史山人制誠向宗密提出十個問題,宗密在當天就作了回答(《祖堂集》卷6)。

827年(唐太和元年),48歲

是年9月,宗密開始在圭峰撰寫《圓覺經道場修證儀》18卷,於同年冬天完成,"此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發願等五門,並是宗密,大和元年,從九月終一冬,獨自初入圭峰,結方丈草屋,自述己心跡,從始至今,迷錯之念,而懺、願等文已,後覺此文亦通一切修行人心,諸便刪減偏屬己之事,潤飾之,以通諸人用之。"(《修證儀》卷8)這是對《四分律疏》所做工作的深化和系統化。

828年(唐太和二年),49歲

宗密的《大疏》、《大鈔》等作品給其帶來極大的聲譽,是年,唐文宗詔宗密進宮,垂問佛法,賜紫方袍,賜號"大德","大和二年慶成節,徵入內殿問法要,賜紫方袍,為大德。"(《圭峰碑》)這使宗密聲望益隆,宗密此次在京居留3年內,"中間被追敕入內,住城三年,方卻表請歸山也。"(《都序》卷1)在此期間,宗密結交了一大批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  與宗密關係最密切的是裴休,應裴休之問,宗密回答了關於禪宗的一些問題,後人整理成文,為《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  宗密與溫造相交也較深,溫造在太和初年(827年)任尚書右丞,太和四年(830年)任禮部尚書,宗密曾回答他提出的一些問題,而成《答溫尚書書》,闡明頓悟漸修之理。

831年(唐太和五年),52歲

是年,宗密上表,要求歸山,  歸山之前,可能回過家鄉掃墓,與雙親訣別,寫下《盂蘭盆經疏》2卷,闡述中國佛教的孝論,比較儒之孝和佛之孝的異同,作者標為"充國沙門"。宗密外出遊方之前,也可能回家掃墓,但還不可能寫疏,因為對三教還沒有系統的思考和比較,只有此次學業已成的情形下,才有能撰寫此疏。  是年10月,劉禹錫在蘇州刺史任上,寫下《送宗密上人歸南山草堂寺因詣河南尹白侍郎》一首,"宿習修來得慧根,多聞第一卻忘言。自從七祖傳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門。東泛滄江尋古蹟,西歸紫閣出塵喧。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經相對翻。"(《劉禹錫集》卷29)此詩顯示宗密和劉禹錫的極深交往,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宗密對於唐代儒學的了解之深。  宗密終南山中寫下一批晚年的著作,總結一生的思考,這些作品包括《華嚴原人論》、《禪源諸詮集》(《禪藏》)等。

833年(唐太和七年),54歲

是年,白居易作《贈草堂宗密上人》一首,"吾師道與佛相應,念念無為法法能。口藏宣傳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燈。盡離文字非中道,長住虛空是小乘。少有人知菩薩行,世間只是重高僧。"(《全唐詩》卷454)此詩顯示宗密和白居易的交往之深。

834年(唐太和八年),55歲

《禪源諸詮集都序》可能作於是年或稍後,據《都序》卷1載,宗密"舍眾入山,習定均慧,前後息慮,相計十年(雲'前後'者,中間被敕追入內,方卻表請歸山也)。""舍眾入山"在長慶元年(821年),"敕追入內"在太和二年(828年),這段時間為7年。居京3年,太和五年(831年)歸山不出,加3年,應是太和八年(834年),前7後3,相加是10年。這個太和八年是撰寫《都序》的最早的年限。以此年為準,可以推斷《禪源諸詮集》的大致寫作時間,當然要區分序文是在此集之前或之後的情形。

835年(唐太和九年),56歲

是年宗密好友李訓發動甘露門之變,清除宦官,失敗後逃到終南山投宗密,宗密欲將其剃度為僧,被手下制止,後李訓逃往鳳翔,被宦官仇士良追殺。仇以藏奸之罪逮捕宗密,意欲置於死地,宗密表現得很有骨氣,亦為宗密贏得聲譽。後經中尉魚恆志調停,宗密得以生還(見《宋僧傳》卷6)。

841年(唐會昌元年),62歲

是年1月6日,宗密卒,遺囑"勿墓,勿塔"(《圭峰碑》)。22日,在圭峰全身供奉,23日火化。唐宣宗諡號"定慧","暨宣宗再闡真教,追謚定慧禪師,塔號青蓮。"(《景德錄》卷13)碑文由裴休撰寫。  同年,詩人賈島作《哭宗密禪師》一首:"鳥道雪岑巔,師亡誰去禪?幾塵增滅後,樹色改生前。層塔當松吹,殘蹤傍野泉。唯嗟聽經虎,時到壞庵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