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橋

西津橋

西津橋 (於1997年8月29日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浙江省永康市古麗鎮南苑路與西津路交叉路口。建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重建,立有“西津橋重建碑誌”碑等8通。為石墩木廊橋,南北走向,跨永康江。全長166米,通闊4米,12墩13孔,兩端設踏跺。橋面建屋58間,重檐硬山頂。中5間為歇山頂亭閣。三架梁左右單步梁。橋南端又設“重修碑誌”等6通、亭閣1座。1988-1989年大修。 西津橋墩高於岸,下可通航。石墩上架木樑,鋪木板,上建橋屋58間,中為亭閣,兩側重檐。單步梁,歇山頂,陰陽瓦,風雨莫及。兩邊施木壁窗欞,供憑欄眺望。橋柱間設橋凳,供行人憩。西津橋獨特之處,還在於以強弓似的橋身直指上游。登橋縱觀,一望難盡。一反傳統的“河欲曲,橋務直”之說。這種“離經叛道”的新穎設計,確實為西津橋平添了許多風采。現為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西津橋西津橋
西津橋宛如臥波長龍,雄偉壯觀,為永康市區一處著名的風景名勝。據《永康縣誌》載,西津橋建於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雍正初年由木橋改建石墩,上建橋廊。西津橋其因為迄今為止全國最長的古廊橋而名聞遐邇,被載入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主編的《中國橋樑建築史》一書。1987年永康縣人民政府對西津橋進行大規模的原貌修建,茅以升教授為該橋親書橋名。
現已被選入“永康十景”之“西津尋夢”,詩曰:“雪瀑涵秋一水回,雙溪流月轉徘徊。高眠橋上尋殘夢,暇對清溪話舊碑。”
最初,西津橋址為浮橋,曰下浮橋,後廢。明弘治年間(1488年-1505年)設渡口,名曰“西津渡”。正德九年(1514年)曾修過一橋,後被洪水沖毀。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僧“知和”募建木橋。雍正初年(1723年後),倡議捐建石橋,為屋覆之。乾隆初年(1736年後),縣令張朱梅任上改木為石。嘉慶五年(1800年),再次毀於洪水。嘉慶十二年(1807年)年重修,建成石橋墩木結構的廊橋,長七十丈,寬一丈五尺,覆屋六十五間。此為現存西津橋之主體。鹹豐六年(1856年),橋身得到修繕。
相傳民國十一年(1922年)橋的部分木結構橋身曾被洪水沖走。民國十九年(1930年),橋體被大火燒毀,後修繕,拆去二墩三孔。
1950年,西津橋得到修繕。1982年5月,成為縣級重點文物單位。1988年至1989年間,再次對橋進行維修。
1997年8月29日,西津橋成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此後,1997年-1998年和2005年-2006年有兩次大規模的維修工作。

現狀

西津橋現為嘉慶時期的風格,為南北走向的石橋墩木結構重檐廊橋,全長166.4米,共14墩13孔,覆屋58間。橋屋上檐各柱之間,順面寬方向每隔一間安有橋凳。西津橋的北面比南面高約0.42米,呈北高南低的走勢。另外,橋身直指上游,弧形向下游微曲,一反“河欲曲,橋務直”的傳統思想,在廊橋一頭遙望不到另一頭,別具一番構思。

碑誌

八十年代永康縣政府於西津橋南端西側立有一塊碑誌。1998年重修後,橋的南端東側又新立花崗岩制的碑誌一塊,由碑身和碑座組成。碑身尺寸為100mm×70mm;碑座為須彌式,尺寸為20mm×120mm。刻字楷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