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村

西池村

西池村屬於多義詞,意思是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雙龍營鎮西池村;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鄉西池村。

基本信息

1、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雙龍營鎮西池村

村情概況
西池村隸屬於雙龍營鎮亮山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雙龍營鎮北邊,距離村委會6公里,距離鎮政府32公里,國土面積0.33平方公里,海拔1564米,年平均氣溫16.2℃,年降水量1356毫米,適宜種植小麥烤菸生薑六穀玉米油菜蔬菜水果農作物。有耕地359畝,其中人均耕地1.01畝;有林地124.17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6戶,有鄉村人口343人,其中農業人口339人,勞動力19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3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3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村莊全貌村莊全貌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4萬元,占總收入的44.6%;畜牧業收入57.5萬元,占總收入的49.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50頭,肉牛25頭,肉羊30頭);林業收入0.4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2.5萬元,工資性收入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3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生薑種植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7人,在省內務工15人,到省外務工12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有66戶飲用井水,有6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6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9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路面;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3戶;建有小水窖60口。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6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2、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鄉西池村

西池村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鄉,距博山城東南40公里。北依公路,東臨淄河,地處魯山北麓。建目前多數民房是破陋草房,現100%的農戶建了新房,居住條件有了很大變化。設一村民委員會。共180戶,8,60人。耕地6055畝。主產小麥、玉米、蔬菜。村東建一大橋與東池村連線。村西新建一池板栗塘。經濟樹有蘋果、板栗等。1983年總產值316602元,人均收入337元。《鹿氏宗譜》載:“一世慶仙,冀州人也。生於元,卒於明。明洪武七年,二世綱由冀州棗強縣遷來山東益都縣西南界鹿疃莊。傳至七世掌財遷池上莊。”《丁氏宗譜》載:“吾祖於洪武七年由棗強縣遷於山東省淄川縣道凱莊。十二世鳳山遷居池上莊。”《焦氏族譜》載:“吾祖之居此也,以十世應舉祖為始,計今已四百餘年矣……。十五世學純遷居池上。”據此,以上諸姓分別於明嘉靖、清康熙年間在此定居。明崇禎元年(1628年)《重修順德廟記》、清康熙二十二年(1688年)《重修志公廟碑記》,均載村名為“池上莊”。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縣誌》載村名為“池上”。據前順德廟道人韋志宜講:因村西北有一八卦池,村處池上方,故名“池上莊”。清光緒二十九年,山洪將村沖為東、西兩片,該村位於西片,故名“西池”。西池是著名烈士鹿清軍的故鄉。
板栗板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