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蝦仁

西施蝦仁

“西施蝦仁”是廣東名菜。它用蝦仁、雞蛋清、鮮牛奶、火腿末、龍蝦片及豬油、精鹽、味素、黃酒、麻油、胡椒等調味烹製而成。此菜色澤奶白,口味鮮嫩,爽滑適口,故名西施蝦仁。杏花樓還以精製廣式月餅著稱,著名的特色月餅“西施醉月”,早已蜚聲滬上,而借用西施的史話命名月餅則更添情趣。

典故

西施蝦仁西施蝦仁
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

西施,民間傳說的佳話頗多。在祖國烹飪史上與這位美女相關的美食亦不少。

西施之死,眾說不一。在

福建名菜“

炒西施舌”的歷史傳說中,有這么一段故事。傳說,

春秋戰國時期,越王

勾踐滅吳後,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騙出西施,將石頭綁在西施身上,而後沉入大海。從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種似人舌的文蜊(即

蛤蜊),大家都說這是西施的舌頭,所以稱它為“

西施舌”,這是個多么艷麗的名字!“西施舌”是沿海食品文蜊的一個品種,屬

軟體動物,雙殼貝類。它肉質軟嫩、汆、炒、拌、燉,其鮮美的味道都令人難忘。上世紀30年代著名作家

郁達夫在福建時,亦稱讚

長樂“西施舌”是

閩菜中最佳的一種神品。

“西施

蝦仁”是廣東名菜。它用蝦仁、

雞蛋清、鮮

牛奶、火腿末、

龍蝦片及

豬油、

精鹽、

味素、

黃酒、

麻油、

胡椒等調味烹製而成。此菜色澤奶白,口味鮮嫩,爽滑適口,故名西施蝦仁。

杏花樓還以精製

廣式月餅著稱,著名的特色月餅“西施醉月”,早已蜚聲滬上,而借用西施的史話命名月餅則更添情趣。

材料

主料:

蝦仁,

鮮牛奶各50克,

雞蛋清100克,火腿末5克。

輔料:

黃酒、鹽、

味素、

白湯、

水澱粉各適量,

花生油200克。

製作工藝

1將 蝦仁洗淨,瀝去水分,用 水澱粉上漿,投入油鍋內滑熟。

2將蛋清和 鮮牛奶40克放入碗中,加鹽,用筷子拌成鮮奶糊。

3炒鍋洗淨,置旺火上燒熱,放入 花生油,燒至沸熱,去除生油味,熄火,待油溫降至二三成時,把制好的鮮奶糊倒入油中,轉動鐵鍋,不使粘鍋,再用水火燒,使鮮奶湖形成片狀,約2分鐘後,全部成形,倒入漏勺,瀝去油。

4鍋內留底油,下 白湯,鹽、 黃酒、燒開後用水澱粉 勾芡,推入 蝦仁和剩餘的鮮奶拌勻,再把滑熟成片的蛋奶入鍋,轉鍋翻身,加 味素,起鍋倒盆內,再撒上熟火腿末即成。

工藝提示

1

牛奶、蛋清、

水澱粉的比例一定要適當,這樣才能滑嫩如豆腐,又成片而不碎;

2鍋必須洗淨燒熱再滑鍋,如此鮮奶滑油才不會粘鍋底。

3備

豬油300克,實耗約70克。

食譜相剋

蝦仁:

1食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忌與

狗肉、雞肉、

獐肉、

鹿肉、

南瓜同食;

4忌糖;果汁與蝦相剋,同食會腹瀉。

牛奶:

牛奶不宜與果汁、醋、白酒、

米湯、

韭菜、菜花一起食用;在喝牛奶前後1小時左右,不宜吃橘子;牛奶與

生魚同食會中毒;

雞蛋清

雞蛋清不能與白糖、

豆漿、

兔肉同食。

保健作用

骨質疏鬆、補虛養身、營養不良調理、春季養生調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