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會學理論

西方社會學理論

《西方社會學理論》分為兩篇。上篇,是關於社會穩定的探索,包括秩序論、功能論、交換論與互動論。這些理論共同關注的是社會穩定,是社會價值、利益與行動的一致性達到相當高的程度而出現的一種狀況。秩序論用“共識”、或能論用 “均衡”、交換論用“等價”、互動論用“溝通”等概論及其命題系統,來描述、解釋或規範這種狀態。然而,另一些社會學者發現各個社會成員與集團,經常面臨社會價值、利益與行動的不一致性及其帶來的後果。當他們注重這些方面的研究時,就提出了新的概念及其命題框架。下篇是關於社會變遷的探索,包括衝突理論、批判理論、後現代理論與介入理論。 衝突理論傾向於把衝突視為社會結構的固有成分,認為社會衝突引起社會變遷,社會變遷將消極的衝突排除掉。衝突論社會學者雖然都研究衝突的形成與過程,但更注重避免衝突的社會過程與策略。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兩篇:

上篇是關於社會穩定的探索,包括秩序論、功能論、交換論與互動論。這些理論共同關注的是社會穩定,是社會價值、利益與行動的一致性達到相當高的程度而出現的一種狀況。秩序論用“共識”、或能論用 “均衡”、交換論用“等價”、互動論用“溝通”等概論及其命題系統,來描述、解釋或規範這種狀態。然而,另一些社會學者發現各個社會成員與集團,經常面臨社會價值、利益與行動的不一致性及其帶來的後果。當他們注重這些方面的研究時,就提出了新的概念及其命題框架。

下篇是關於社會變遷的探索,包括衝突理論、批判理論、後現代理論與介入理論。 衝突理論傾向於把衝突視為社會結構的固有成分,認為社會衝突引起社會變遷,社會變遷將消極的衝突排除掉。衝突論社會學者雖然都研究衝突的形成與過程,但更注重避免衝突的社會過程與策略。

目錄

上篇 關於社會穩定的探索

第一章 秩序論

第一節 社會秩序的原則——孔德的觀點

第二節 社會整合的機制——杜爾克姆的觀點

第三節 國際社會的秩序——阿隆的觀點

第二章 功能論

第一節 社會系統的功能體系——帕森斯的觀點

第二節 中層功能分析範式——默頓的觀點

第三節 社會系統的簡化機制——盧曼的觀點

第三章 交換論

第一節 交換是社會的基礎——霍曼斯的觀點

第二節 不平衡交換產生權力與分化——布勞的結構交換觀點

第四章 互動論

第一節 互動論傳統

第二節 符號互動論——布盧默與登津的觀點

第三節 表演互動論——戈夫曼與伯克的觀點

第四節 約定互動論——舒茨與加芬克爾的觀點

下篇 關於社會變遷的探索

第五章 衝突理論

第一節 衝突促成整合與新結構——科塞的觀點

第二節 強制引起衝突與變遷——達倫多夫的觀點

第三節 衝突的根源與迴避策略——柯林斯的觀點

第四節 衝突與一致的交織——李普塞特的觀點

第六章 批判理論

……

第七章 後現代理論

第八章 介入理論

作者簡介

楊善華,男,社會學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社會學理論、家庭社會學。主要著作有:《經濟體制改革和中國農村的家庭與婚姻》、《當代中國城市家庭研究》(主編之一)、《城市家庭:市場經濟與非農化背景下的變遷》、《當代中國農村研究:實證調查》(主編之一)、 《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主編)、《現代社會學理論》(譯作)、《當代中國農村的社會生活》(主編)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