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

後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

本書揭示了現代社會學主張經驗性和整體性研究的理論承諾與堅持實證和客觀性追求的理論原則的矛盾,論述了從現代社會學到後現代社會學在知識基礎、現實基礎、思維方式和話語方式等方面的深刻變革及其存在的缺失。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中文名: 後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

作者: 劉少傑

圖書分類: 人文社科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書號: 780149694

發行時間: 2002年04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借鑑常人方法學、日常生活世界理論和其他當代正在流行的社會理論和社會學理論,提出從日常生活世界出發解決社會學理論承諾和理論原則的矛盾,實現社會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發展。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現代社會學的衝突與困境

一、實證社會學對形上學的超越

二、解釋社會學對實證社會學的批判

三、現代社會學的困惑

四、超越困境的可能性

第二章 後現代社會學的興起

一、走向生活世界的哲學呼喚

二、社會學理論轉向的先聲

三、社會學思維方式的革命

第三章 後現代社會學的理論革命

一、社會學現實基礎的巨變

二、社會學知識基礎的轉移

三、社會學的語言學轉向

四、趨向新世紀的後現代社會學

第四章 丹尼爾·貝爾的後工業社會理論

—、展開社會學新視野

二、“中軸原理”方法論

三、後工業社會的變革

四、後工業知識社會學

五、後工業社會文化矛盾

第五章 福柯的“知識考古”社會學

一、恐懼與扭曲中的超越

—、知識考占方法論

三、理性的瘋狂

四、話語的深層結構

五、權力的構成與施行

第六章 利奧塔的知識社會學

一、從否定現存到批判傳統

二、敘事知識的意義

二、知識的立法原則

四、宏大敘事的非法化

五、後現代知識分子

六、重寫現代性

第七章 布迪厄的社會實踐理論

一、社會學的新境界

二、關係上義方法論

三、場域的結構

四、實踐的邏輯

五、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

六、語言、權力與反思社會學

第八章 馬爾庫塞的批判社會理論

一、從理性批判到社會批判

二、辯證理性與歷史辯證法

三、文明辯證法和愛欲解放

四、單向度的社會

五、自然革命與文化革命

第九章 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

一、社會理性化的追求

二、認識的批判與批判的解釋學

三、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

四、言語行為的理性基礎

五、交往行動與生活世界的合理化

六、現代性與後現代性之爭

第十章 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

一、重建社會結構理論

二、結構化理論的方法原則

三、行動、意識與能動性

四、結構二重性與制度多重性

五、社會結構轉型的動力、形式與後果

六、高度現代性的社會與自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