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是一本關於女性的圖書,如果經典本質上就是學術不平等、不民主,那麼怎樣在女性主義文學的文學闡釋、文學批評、文學教學過程中建立平等的、民主的氛圍呢?編者希望,對文學經典的討論與批評應貫穿在對本書的閱讀中,作者是柏棣,比較學博士。現任教於美國德儒大學,任亞洲研究所主任。主要從事西方女性主義理論、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的教學研究。

【圖書簡介】

- 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女性主義理論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區別主要在於,後者專門從事文學文本的分析。什麼是經典?文學中的經典是如何產生的?經典的產生對那些所謂非經典的作品的影響是什麼?如果說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以反父權制的文學經典為始,那么現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中崇拜權威、樹立經典的實踐是否為重蹈覆轍呢?如果經典本質上就是學術不平等、不民主,那么怎樣在女性主義文學的文學闡釋、文學批評、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建立平等的、民主的氛圍呢?編者希望,對文學經典的討論與批評應貫穿在對本書的閱讀中。編者清楚地意識到,西方女性主義同其他對社會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思想意識思潮一樣,都帶有社會政治、經濟的時代烙印.所以它是有歷史局限性和地域性的。女性主義作為理論是複數的、多元的、多種多樣的。編者在確定選題和收集資料期間,主要考慮的是“經典”(Canon)的問題。什麼是經典?文學中的經典是如何產生的?經典的產生對那些所謂非經典的作品有什麼影響?如果說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以反父權制的文學經典為始,那么現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中崇拜權威、樹立經典的實踐是否為重蹈覆轍呢?如果經典本質上就是學術不平等、不民主,那麼怎樣在女性主義文學的文學闡釋、文學批評、文學教學過程中建立平等的、民主的氛圍呢?編者希望,對文學經典的討論與批評應貫穿在對本書的閱讀中。

【作者簡介】

- 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柏棣,比較學博士。現任教於美國德儒大學,任亞洲研究所主任。主要從事西方女性主義理論、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的教學研究。

【圖書目錄】

- 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前言
第一篇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
 ■[美]伊萊恩·肖瓦爾特(著) 戴阿寶(譯)
女性主義與文學
 ■[挪威]陶麗·莫依(著) 陳本益(摘譯)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英]西德尼·詹妮特·卡普蘭(著) 陳曉蘭(編譯)
女性主義批評面面觀
 ■[美]約瑟芬·多諾萬(著) 陳曉蘭(譯)
邁向婦女詩學
 ■[美]特瑞莎·德·蘿拉提斯(著) 王小文(譯)
從夢中女談起
 ■[美]卡莉·洛克(著) 董俊峰(譯)
婦女——神話的創造者
 ■[美]瓊·迪迪安(著) 於曉丹(譯)
婦女運動
 ■[意]瑪麗娜·扎康(著) 沈萼梅(譯)
20世紀義大利女作家——兼評西比拉·阿萊拉莫
第二篇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閱讀
 ■[美]蓋婭特麗·查克拉沃蒂·斯皮瓦克(著) 楊立平 景奉雷 張建立(譯)
臣屬者的文學表現——一個來自第三世界的婦女文本
 ■詹妮弗·羅賓遜 斯丹弗妮·羅絲(著) 林樹明(譯)
婦女、倫理與小說
 ■[挪威]陶麗·莫依(著) 趙拓李黎 林建法(譯)
閣樓里的瘋女人
 ■施曼霞 鍾潤丹(譯)
兩種婦女烏托邦一一吉爾曼和皮爾西的兩部小說
 ■[美]E.安·卡普蘭(著) 姚曉瀠(譯)
母親行為、女性主義和再現——情節劇和婦女影片(1910~1940)中的母性
 ■[法]朱麗亞·克里斯蒂娃(著) 何佩群(譯)
父親、愛戀和流放
 ■[美]桑德拉·莎莉(著) 袁霞(譯)
從女人到人——娜拉的轉變
 ■[挪威]阿斯特里德·薩瑟(著) 何成洲 闞潔(譯)
女性的內疚情結
 ■[法]熱納維埃芙·熱納里(著) 安利(譯) 劉自強(校)
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婦女文學
 ■[美]理蒙·薩勒蒂瓦(著) 金衡山(譯)
里奧·凱斯內奧和摩拉歌作品中的性別和差異
第三篇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基本概念、批評家、主要流派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基本概念
雙性同體(Androgyny)
權威(Authority)
自傳(Autobiography)
身體(Body)
經典(Canon)
審查制度(Censorship)
喜劇(Comedy)
欲望(Desire)
話語(I)iscourse)
性慾(eroticism
女性主義美學(Fenlinist Aesthetics)
女性主義詩學(Feminist Poetics)
類別(Genre)
女性批評學(Gynocritics)
女性形象(Images of women)
假面舞會(Masquerade)
神話(Mythology)
新歷史主義(New historicism
小說寫作(Novel-Writing)
口頭表達(Orality)
東方主義(Orientalism)
色情圖文(Pornography)
讀者反應理論(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閱讀(Reading)
現實主義(Realism)
修訂(Revision)
愛情小說(Romance)
空間(Space)
 ■西方女性主義文論家
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
埃萊娜·西蘇(H616ne Cixous)
特瑞莎·德·蘿拉提斯(Teresa de Lauretis)
瑪麗·安妮·多恩(Mary Ann Doane)
桑德拉·吉爾伯特和蘇珊·格巴(Sandre Gilbert and Susan Gubar)
露絲·伊利格瑞(Luce Irigaray)
瑪麗·雅克布斯(Mary Jacobus)
安妮特·科羅德尼(Annette Kolodny)
朱麗亞·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
塔妮亞·莫德爾斯基(Tania Modleski)
陶麗·莫依(Toril Moi)
蘿拉·莫爾維(Laura Mulvey)
伊萊恩·肖瓦爾特(Elaine Showalter) 2
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 Smith)
蓋婭特麗·查克拉沃蒂·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ty Spivak)
民哈·T.群(Minh—ha T.Trinh)
莫妮卡·威蒂格(Monique Wittig)
維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
 ■女性主義批評主要流派
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African American Feminist Criticism)
美國亞裔女性主義文學理論(Asian American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美國境外的有色人種女性主義批評(Black Feminism Criticism Other Than African Americans)
美國土著女性主義批評(Native American Feminist Criticism)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