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馮氏

鐵券,俗稱免死牌。 爾以忠誠,夙夜事朕,累除奸惡、爵祿之賞,由爾勳勞而致。 初隱巫夔,後隱西平,鐵券就成為了馮氏家族的傳家之寶。

西平馮氏家族傳家之寶――鐵券鐵券,俗稱免死牌。明代功臣封爵皆賜鐵券。鐵券形制如同瓦狀,分為七個等級,公為二等,侯為三等,伯為二等,大小尺寸隨著等級差別各有不同。鐵券外面雕刻該人的履歷蒙恩的次數,對其功績有詳盡的記載,裡面刻有免罪減祿的次數,用來提醒防備再犯過錯,每個字都用金子鑲嵌。每副鐵券各分為左右兩部分,左半頒給功臣,右半收藏內廷府庫,有事就將鐵券左右勘合,以作為憑據。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十一日,明太祖朱元璋臨御奉天殿,皇太子、諸王侍從左右,丞相率領文武百官排列在丹陛左右。明太祖親自確定功臣名次,大封開國功臣。西平縣蔡寨鄉馮老莊始祖馮誠父馮國用,追封為郢國公,叔馮勝被授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同參軍國事,封宋國公,食祿三千石,賜鐵券。其文曰:“朕聞歷代開創之君,必有親同骨肉痛若肢體之將,使之周旋左右,出入以防奸詐,遂得保全起身,施行造化,以有天下。既是而觀,其功不小。朕自渡淮江以來,爾兄馮國用實典親軍,導從有方,動合古道。俄而膺疾長逝,朕念其勞,追封為郢國公。憫其子幼,又以爾勝繼之。爾勝十餘年間,居京師則除肘腋之患,歷征戰則建爪牙之功。敵犯龍江,帥軍兵而大挫群寇;副將北伐,屢克捷而平定中原。宣力內外,佐成混一。今天下已定,論功行賞,朕無報爾,是用加爾爵祿,使爾子孫世世承襲。朕本疏愚,皆尊前代哲王之典禮。茲與爾誓:除謀逆不宥,其餘若犯死罪,爾免二死,子免一死,以報爾功。於戲!爾以忠誠,夙夜事朕,累除奸惡、爵祿之賞,由爾勳勞而致。尚其日慎一日,持守高盈,訓及子孫,保於家世。”洪武二十八年(1395)二月,明太祖賜毒酒毒死馮勝,馮勝諸子不得封而四處逃亡。鐵券自然傳給了馮誠。建文元年(1399)七月初五,燕王朱棣舉兵反,史稱靖難。時任右軍都督府左都督馮誠不忍仕,遂攜鐵券出走。初隱巫夔,後隱西平,鐵券就成為了馮氏家族的傳家之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