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學社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學社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學社於2009年籌備建社,2010年5月正式成立,是一個以弘揚國學、建設西電最大的國學資源分享與文化學習交流平台為目的的文化類學術社團。在學術領域,國學社包括古文學部、諸子百家部、釋道醫部、漢服古風組四大部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漢服古風組是西電歷史最長久的漢服漢文化社團組織,以及西電唯一的古風文化平台。

2015年,國學社榮獲“全國優秀大學生國學社團”稱號。目前(2018年),國學社是西電五星級社團。

基本信息

社團宗旨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西電最大的國學資源分享與文化學習交流平台

國學社社徽國學社社徽

社團格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口號:天道斯文,待吾之興;詩書風雅,願與君同
社徽:見右圖

社團榮譽

2010年,最佳新創社團獎

全國優秀大學生國學社團全國優秀大學生國學社團

2015年,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聯合評選授予的“全國優秀大學生國學社團”稱號
2017年,四星級校級社團
2018年,五星級校級社團
18年西電五星級社團18年西電五星級社團

網路平台

西電國學社使用多種網路平台,包括社員QQ群、認證微博、微信公眾號、百度貼吧等。
(因百科規定,詞條中不宜包含具體的聯繫方式等內容。有意願加入社團的同學,可自行搜尋同名關鍵字)

社團架構

社團整體架構分為決策、行政、學術三個部分。決策機構領導行政與學術機構。

社團架構圖社團架構圖

決策機構負責確立社團發展方向、訂立與修改規章制度、對社團重大事件做出決定、進行重要人事任免、監察社團各部門每一階段的工作情況。在國學社,決策機構是從全體社員中產生的常務委員會,採取面向全體社員的代表制民主,確保社員能平等的參與到社團發展和建設中來。
國學社的各項工作由以社長為核心的各級社團運行機構負責。社長、副社長之下設學術活動委員會(集賢院)和行政眾部(資產、技術與宣傳、秘書、外聯),分管學術和行政工作。

學術體系

學術體系是國學社作為文化類學術社團所必要的工作體系,也是直接決定社團活動內容的體系。現行(2018年調整後)的學術體系,分為四個模組——古文學部、諸子百家部、釋道醫部、漢服古風組。模組之間獨立活動。新社員可任意參加各模組活動,但最終需選擇加入至少一個模組。各模組由國學社原有的若干學術分支構成,具體如下:
古文學部:詩詞、古文、小說戲劇
諸子百家部:儒學、百家思想、中國歷史
釋道醫部:佛文化、道文化、中醫
漢服古風組:漢服、茶道、禮儀、古風文化、手工製作
學術體系具體的執行機構是學術活動委員會(集賢院)及其下屬部門。集賢院下屬部門除四模組外,還包括活動策劃部與項目組(臨時)。

行政部門

行政眾部目前(2018年)包括資產、技術與宣傳、秘書、外聯四個部門,具體職能如下:
資產部:書庫等社團物資的管理,財務記錄和報賬
技術與宣傳部:多媒體技術與宣傳資料製作,電子資源庫管理,微博、微信公眾號、百度貼吧等平台管理
秘書部:歷史檔案資料管理、社員通訊
外聯部:加強與校內外社團和其他組織的聯繫和合作,組織外事活動

部門變遷

2010年,國學社的社團架構由活動、外聯、宣傳、秘書四個行政部門,和儒釋道組、詩詞組、中醫組、易學組、歷史組、朗誦組、書法組、漢服組八個學術組構成。
2012~2013年間,社團架構由學術、活動、秘書三個部門,和明典組、醫道組、朗誦隊、漢服組等學術組構成。
2016年3月27日,新社團章程正式通過,常務委員會的決策制度建立。確立了“社團整體架構分為決策、行政、學術三個部分,決策機構領導行政與學術機構”的三分法。社團架構由常務委員會、學術團(九大分支負責人、統籌人)、行政眾部(秘書、資產、宣傳、財務、外聯五個部門)構成。
2016年7月15日,社團一屆三次常務會議上,決定恢復原漢服組的傳承,成立古風組。原九大分支整合成傳統模組,國學社成為雙模組並行的社團。
2017年9月15日,社團二屆二次常務會議上,決定對行政部門作出調整,合併財務到資產部,改宣傳部為技術與宣傳部,並調整部分部門職能。強調立足西電優勢學科,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2018年4月14日,社團二屆三次常務會議上,決定對現有的傳統模組(九大分支)進行細分,將詩詞、古文、小說戲劇分支組合為古文學部,將儒學、百家分支、及未單列的中國歷史組合為諸子百家部,將佛學、道學、中醫分支組合為釋道醫部,各部獨立活動。

大型活動介紹

國學社創社至今,九年的時間裡,主辦和承辦了一系列大型人文類活動,為建設“人文西電”做出了突出貢獻。
因部分年份的歷史資料缺失較多,現記錄部分圖文資料保存較為完備的活動如下:

中秋文化晚會

2010年9月22日,三天前才剛剛結束自己第一次招新的國學社,成功地舉辦了西電新校區第一個文化類晚會——中秋文化晚會。除國學社自身的節目外,晚會邀請了校內國樂社、武術協會等社團、以及西安工程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音樂學院的同學參與演出,漢服組還邀請到西安高校漢服聯盟,為西電帶來了漢服禮儀展。當晚大活小劇場座無虛席。

2010年中秋文化晚會2010年中秋文化晚會
2010年中秋文化晚會2010年中秋文化晚會

2014年9月,國學社聯合校終南文化書院、以及國樂社、書畫協會、武術協會等社團,舉辦了“月下逢”中秋晚會。
2014“月下逢”中秋晚會2014“月下逢”中秋晚會

博雅講壇

2011年10月13日,國學社舉辦了第一期博雅講壇,邀請趙淑珍、曹印雙等幾位老師專程前來開講,之後又邀請過校外學者。後來博雅講壇擴大規模,由校黨委組織。
2012年10月9日,承辦“國樂大家西電行”屠偉剛、翁鎮發先生音樂會:《古今天地中的詩意人生——琵琶笙歌的藝術世界》。
2013年10月22日,承辦博雅講壇: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王保平副院長《文明的視域——從歷史到現實》。
2016年6月2日,舉辦面向全校的“博雅講壇”大型人文講座:德音老師、劉洋老師《正己修身做網際網路工具的主人》。

2016年博雅講壇2016年博雅講壇
2016年博雅講壇2016年博雅講壇

晨讀暮讀活動

早年,國學社朗誦組固定於每周一周五舉行晨讀活動。後來國學社也陸續舉辦過數場大型晨讀暮讀活動。
2011年4月12~14日,國學社朗誦組承辦了“百人勵志暮讀”校級活動。

百人勵志暮讀活動百人勵志暮讀活動

2016年11月,國學社與校終南文化書院舉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晨讀活動。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晨讀活動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晨讀活動

校園文化展

2016年12月,國學社承辦讀書月傳統文化書展。

傳統文化書展傳統文化書展

2017年4月,國學社承辦花Young校園開放日“煮茗浸書芳”展位。
2017年5月30日端午節,國學社舉辦“尋我失落民俗,興我傳統佳節”端午文化展活動。古風組對端午的民俗文化進行了深入的挖掘,並復現了其中容易操作的部分。文化展還包含了首個以屈原為切入點、以楚辭文化為主題的文學展覽。當日下午,古風組在南校區禮儀廣場進行了面向全校的漢服成人禮(冠笄禮)表演。
端午文化展端午文化展
端午文化展端午文化展

2018年4月,國學社和漢文化社在“中國春醉西安Young西電”百花節大型活動中,承辦了“花落長安風雅頌”漢服展。是全校七個遊覽點、五個集章點中的一個,接待遊客上千人左右,成功的向眾多同學、教職工家屬、校外遊人宣揚了漢服及相關的傳統文化。

古風音樂會

2014年4月,國學社漢服組在西電南校區大活小劇場舉辦了古風音樂會。這是截至目前西電史上唯一一次以古風為主題的大型活動。

古風音樂會古風音樂會

暑期支教

歷年來,國學社均會在暑假舉行支教活動,多次作為校隊參加答辯。暑期支教不僅回響了學校社會實踐的要求,也給孩子們帶去了知識與人文關懷。
2014年暑假,國學社暑期支教分隊獲樂清市精神文明辦授予“優秀志願服務團隊”稱號。

暑期支教榮譽暑期支教榮譽

參與大型社會活動

國學社不僅在西電校內舉辦活動,為校園增添人文氣息,還積極組織社員參與其他高校和社會組織舉辦的傳統文化類活動,並在一些活動中擔當協辦方、志願者等,對外展現了西電學子的精神風貌。
摘錄參與的部分大型社會活動如下:
2011年9月28日,國學社參加西安博物院舉行的“祭孔拜師”活動,並展示成人禮、茶禮及拜師禮等中華傳統禮儀。國學社時任副社長黃力耀學長擔任主祭。本次活動被多家媒體報導。

西安博物院祭孔活動西安博物院祭孔活動

2018.4.18,我社三名同學,以全國百名網路嘉賓的身份,參加首屆“中國華服日”活動晚會。
首屆中國華服日晚會首屆中國華服日晚會

日常活動

除期中期末考試周外,國學社每周至少保證舉行一次校內常規活動,並不定期舉行校外活動。近年來校內外常規活動的主要形式如下:

講座式社活(習經明典論道分享)

這是國學社占主體地位的活動形式,可以理解為面向全體社員的內部小講座,社團的四個模組——古文學部、諸子百家部、釋道醫部、漢服古風組均有此類活動。一般由一位同學擔當主講人。區別在於,講經是對一個固定的文本——經典的某一篇目、某篇古文、甚至詩詞歌賦,的講解、詮釋、討論。分享是針對一個話題,類似於講座一類的,自由度更大,大家一般也更經常做分享。無論學長學姐還是新社員,有興趣都可以成為主講人。

小型講座式活動小型講座式活動

對於高質量的社活內容,我們會與其他組織合作,將其推向全校,如2017年11月17日,國學社與思享會合辦全校公開講座《漢服與當代漢服運動》,我社時任社長唐彬傑學長擔任主講人。
公開講座海報公開講座海報

未來我社將回響社聯的“課程化”號召,將高質量的社活錄製視頻,推向網路。

多媒體學習

播放紀錄片、講座視頻等多媒體資料

寓教於樂(知識競賽趣味遊戲雅樂欣賞)

組織大家進行各類知識競賽,玩傳統遊戲,進行國樂經典曲目欣賞和學唱

漢服·古風組活動

包括漢服知識講座、古禮學習、茶藝、手工製作、漢服髮型、舞蹈等的教學;古風音樂、繪畫、文學賞析交流,古風音樂創作嘗試;和學校其它社團舉行的泛傳統文化交流活動等

校外活動

西安是我國十三朝古都,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均是數不勝數,是在出遊中學習國學、陶冶情操的一個極佳地點。
國學社的校外活動主要包括:應邀參加其他高校國學類社團的交流活動,參加社會機構的講座,於名勝古蹟、博物館遊學參觀,去大自然中郊遊踏青,漢服出外景等。

社團資源

國學社最重要的物資是社團書庫,現有藏書三百六十餘本,存於西電南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內。

社團書庫社團書庫
社團書庫社團書庫

自2016年初國學社改革提出建設社團書庫以來,我社投入了大量時間、人力和資金,以九大分支和古風組相應的學術架構為指導購置新書,並整理了舊有的百餘本書籍,建立起了以各個分支入門書籍為主、專業性書籍兼顧、現行學術架構基本完整涵蓋的社團書庫。這一系列的工作,使得國學社成為西電為數不多的擁有自己書庫的社團。社團書庫已經成為國學社對外宣傳的一張閃耀的名片,社聯舉辦讀書類的外場活動也常會邀請我社參加。
在2016年下半年,為了提高管理社團書籍的效率、適應未來電子化資源管理的需求,我們將所有圖書的信息錄入了電子表格,並仿照圖書館通用的中圖分類法,進行了編碼。
國學社除社團藏書外,還有逾10TB電子資料、漢服多套、傳統文化器具如茶具等、多媒體設備若干。
茶具茶具

社團發展歷史

2009~2011年

2009年冬,李厚意學長等籌備創立國學社。創社的想法與當時舉辦的某朗誦比賽/晨讀活動有關。
2010年5月,經兩次答辯、數次活動試辦與審核,國學社獲社聯批准正式成立。
2010年9月17~18日,國學社首次招新。
2010年9月22日,國學社成功地舉辦了西電新校區第一個文化類晚會——中秋文化晚會。
2011年4月12~14日,國學社朗誦組承辦了“百人勵志暮讀”校級活動。
2010~2011年,被稱為社史上的創社時期。該時期國學社活躍社員眾多,各種活動常見報導。

2012~2014年

2011年9月28日,國學社漢服組參加西安博物院舉行的“祭孔拜師”活動,並展示成人禮、茶禮及拜師禮等中華傳統禮儀。國學社時任副社長黃力耀學長擔任主祭。本次活動被多家媒體報導。
2011年10月13日,國學社舉辦了第一期博雅講壇,邀請趙淑珍、曹印雙等幾位老師專程前來開講,之後又邀請過校外學者。後來博雅講壇擴大規模,由校黨委組織。
2012年10月9日,承辦“國樂大家西電行”屠偉剛、翁鎮發先生音樂會:《古今天地中的詩意人生——琵琶笙歌的藝術世界》。
2013年10月22日,承辦博雅講壇:《文明的視域——從歷史到現實》。
2012~2013年間的歷史資料缺失較多。
2014年4月,國學社漢服組在西電南校區大活小劇場舉辦了古風音樂會。這是截至目前西電史上唯一一次以古風為主題的大型活動。
2014年暑假,國學社暑期支教分隊獲樂清市精神文明辦授予“優秀志願服務團隊”稱號。
2014年9月,國學社漢服組聯合校終南文化書院、以及國樂社、書畫協會、武術協會等社團,舉辦了“月下逢”中秋晚會。
2014年,幾位學長從社團分出,創辦西電霓裳羽衣社(後更名為思賢漢文化社)。
2014~2015年,因之前幾年社團路線問題積累的影響,社團進入谷期。當時在任的學長有變革的想法和少量嘗試,但社團無明顯改變。漢服組傳承中斷一年。

2015~2016年

2015年11月,唐彬傑學長在參加“陝西九校國學知識競賽”後,與時社長候選人賈建生學長探討國學社未來發展,提出要改革國學社。
2015年12月,提出要發掘“廣義國學”。提出改革的幾個實際措施:建立實體書庫和電子資源平台,並提供了技術手段。改革社活形式,重視社員普遍收益,社活多元化,增加多媒體手段的使用。
2016年1月,唐彬傑與胡淼泊、戴清兩位老社長探討了國學社改革並獲得支撐。提出“人的依賴”思想,並提出以“體制化”解決。提出建立新社員培養體系。提出九大分支的學術體系。編寫《國學社改革方案初稿》。
2016年3月27日,新社團章程正式通過,常務委員會的決策制度建立,確立了社團機構三分法。
2016年6月2日,舉辦面向全校的“博雅講壇”大型人文講座:《正己修身做網際網路工具的主人》
2016年4~6月,唐彬傑與馬昂兩位學長進行了社史整理工作,並整理出了成文的社史。6月6日,唐彬傑學長在社活上發表了題為《對於國學社歷史問題的若干認識》的講話,明確了社團深化改革中遇到的思想與道路問題。
2016年7月15日,社團一屆三次常務會議上,決定恢復原漢服組的傳承,成立古風組,原九大分支整合成傳統模組。
2016年上半年,被稱為社史上的改革初期。該時期的一系列舉措,形成了今日國學社的雛形,奠定了國學社未來兩年高速發展的基礎。
2016年9月25~26日,秋招社員人數同比激增110%。

2016~至今(2018年)

2016年11月,國學社與校終南文化書院舉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晨讀活動。
2016年12月,國學社承辦讀書月傳統文化書展。
2017年2月,在發表的《社長新年寄語》一文中,分析認為社團已走出低谷期,綜合實力迅速上升。
2017年4月,國學社承辦花Young校園開放日“煮茗浸書芳”展位。
2017年5月30日端午節,國學社舉辦“尋我失落民俗,興我傳統佳節”端午文化展活動。
2017年6月,國學社獲評校四星級社團。
2017年11月17日,國學社與思享會合辦全校公開講座《漢服與當代漢服運動》。
2018年4月,國學社和漢文化社在“中國春醉西安Young西電”百花節大型活動中,承辦了“花落長安風雅頌”漢服展。
2018年5月,國學社獲評校五星級社團。

歷屆負責人

​屆數 ​社長 ​可考的任期
第一屆​ ​李厚意(09級) ​2010——2011.3.22
​第二屆 ​趙大虎(10級) ​2011.3.22——2012.5.31
​第三屆 ​黃力耀(10級) ​2012.6.1——2013.?
​第四屆 ​鄭浩鳴(11級) ​2013.?——?
​第五屆 ​胡淼泊(12級) ​?——2014.12.15
​第六屆 ​戴清(13級) ​2014.12.15——2016.3.14
​第七屆 ​賈建生(14級) ​2016.3.14——2017.3.20
​第八屆 ​唐彬傑(15級) ​2017.3.20——2018.4.16
​第九屆 ​邱昌奎(16級) ​2018.4.1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