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

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

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位於西安市臨潼區西南,區域面積27.33平方公里,將建成集文化旅遊、休閒度假、康體養生、溫泉療養、商貿會展為一體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北以西臨高速至西臨城市快速幹道為界;南界東起烽火台西至洪慶溝;西以臨潼灞橋行政區劃為界;東至臨潼環城東路與烽火台連線的山脊線為界。成為陝西、西安文化旅遊的國際新品牌。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由曲江新區開發建設,建設周期為5年,2010年全面啟動,2014年基本建成。西安曲江新區將以建設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為目標,按照“一心一帶四區五穀”的規劃格局,遵循“文化先導,旅遊主導,生態先行”的開發原則,借鑑國際先進開發模式,以臨潼得天獨厚的自然、歷史、人文資源為依託,構建山、林、水、城一體化的大文化旅遊新區。2016年1月,國家旅遊局和環保部擬認定陝西省西安市臨潼生態旅遊區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基本信息

度假區簡介

簡介

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

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位於西安市臨潼區西南,區域面積27.33平方公里,北以西臨高速至西臨城市快速幹道為界;南界東起烽火台西至洪慶溝;西以臨潼灞橋行政區劃為界;東至臨潼環城東路與烽火台連線的山脊線為界。將建成集文化旅遊、休閒度假、康體養生、溫泉療養、商貿會展為一體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成為陝西、西安文化旅遊的國際新品牌。

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由曲江新區開發建設,建設周期為5年,2010年全面啟動,2014年基本建成。西安曲江新區將以建設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為目標,按照“一心一帶四區五穀”的規劃格局,遵循“文化先導,旅遊主導,生態先行”的開發原則,借鑑國際先進開發模式,以臨潼得天獨厚的自然、歷史、人文資源為依託,構建山、林、水、城一體化的大文化旅遊新區。臨潼國家度假區開發建設總投資為930億元人民幣,建成後將新增旅遊人數達15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年收入60億元人民幣,可增加就業崗位6萬個以上。

定位目標

城鄉統籌發展典範

綠色低碳生態典範

休閒度假旅遊典範

文化定位

新東方雅致生活

世界文化休閒新地標

創建原則

總體鳥瞰圖總體鳥瞰圖
總體鳥瞰圖(夜景)總體鳥瞰圖(夜景)
文化先導:歷史文化、人文山水是臨潼最大的亮點。曲江臨潼度假區將高舉大秦、盛唐兩大文化旗幟,以歷史博物館群、大劇大片、大秦帝國影視基地、大型文化演出、秦嶺文化論壇為載體,實施重大文化項目帶動,形成文化產品,傳播文化價值,提升文化品牌。

旅遊主導:旅遊是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的主導產業,通過建設鳳凰池、紫霞湖、芷陽湖、大驪山、大唐華清城、中國皇后鎮、秦東陵遺址公園、大秦帝國影視基地、民俗風情博覽園、秀嶺森林風景區等十大景區建設,同時建設溫泉療養、娛樂康體、養生度假、國際會議、酒店集群、購物美食、運動休閒等多箇中心,構築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大格局。

生態先行:以臨潼驪山景區為依託,健全14.43平方公里淺山生態涵養帶綠地林網,打造生態屏障;以鳳凰池、芷陽湖紫霞湖為核心,建設近千畝水面“三湖”美景;實施水泉林園大型生態配套工程,以豐富的溫泉地熱資源為基礎,建設低碳社區,開啟山水園林、游居兼宜建設新篇章,建設環境友好、生態節約型旅遊度假區。

總體規劃

度假區位置度假區位置
整個度假區建設用地和開敞空間形成相互交融的格局,建設用地內主要安排旅遊度假設施,開敞空間內主要安排一些旅遊項目。在此基礎上,整個旅遊發展空間形成一心一帶四區五穀的結構。

一心指旅遊集散服務中心,是所有來度假區旅遊觀光的遊客集散地,位置在度假區中心區;

一帶指生態廊,是匯集溝谷水庫水量至中心區鳳凰湖的濕地廊道,其內可安排參與型的旅遊項目。它是度假區內橫貫東西的濕地生態廊,其內可安排自然植物景觀為主的項目,還可安排盛裝巡遊等節日活動。生態廊在中心區內的鳳凰湖景區是度假區內最重要的人工景區之一,其周圍分布著度假區最主要的公共設施,景區體現現代科技與自然融合的主題。

四區指從北至南依次為溫泉休療及教育組團、風情小鎮度假組團、活力度假組團和創意生活組團。

五穀指利用五條自然山谷結合幾大組團的特色形成不同的旅遊主題,五穀從北至南分別為溫泉谷、風情谷、活力谷、極限谷和創意谷。除旅遊度假住宿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外,度假區旅遊項目及景點主要分布在“五穀一帶” 的結構體系中,基本原則是儘量保持自然生態的效果,避免過於人工化的設施。

重點項目

鳳凰池國際景區鳳凰池國際景區
鳳凰池國際景區

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3400畝,以400畝鳳凰池水域面積為核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國際酒店群、博物館群、文化演藝中心、 國際會議中心、水上體育休閒中心等重大項目,項目將成為帶動整個度假區發展的核心動力。

驪山國際溫泉酒店城驪山國際溫泉酒店城
驪山國際溫泉酒店城

該項目占地約1200畝,包括悅椿溫泉酒店、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西安分院、賈平凹藝術館、寶馬汽車旅店、國際會議中心、商務酒店,奧特萊斯商業街、iMAX影城,溫泉SPA中心、度假別墅、產權式酒店等。計畫2012年初啟動寶馬汽車旅店建設,2012年全面開工建設悅榕莊溫泉酒店、悅椿溫泉酒店。該項目距離西安市中心僅四十分鐘車程、緊鄰兵馬俑、華清池等著名旅遊景點,旅遊資源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將為西安臨潼提供一處國際性的集溫泉度假與商務會議為一體的建築群,同時還將提供尊貴的國賓級別墅型酒店,周圍環境優雅、旅遊資源豐富,項目計畫於2014年全面建成開放。

悅椿國賓溫泉酒店悅椿國賓溫泉酒店
悅椿國賓溫泉酒店

悅椿度假村成立於2000年,是新加坡悅榕集團旗下“悅榕莊”的姊妹品牌,至今已經有接近13家酒店及超過43間spa在其品牌下運營,彰顯了悅椿品牌的成功與發展潛力,目前在中國的悅椿度假村坐落在美麗的杭州和昆明。該項目占地約230畝,將包含300套不同類型的客房,一座大型多功能會議中心,精品商業區,溫泉設施及Spa配套,產權式酒店公寓等。該項目將於2014年10底建成。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西安分院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西安分院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西安分院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被公認為中國的最高學府,也是亞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學之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成立於1994年,前身是成立於1985年的北京大學經濟管理系。是中國大陸高校中科研實力最強的商學院之一。光華管理學院的著名教授包括厲以寧、張維迎等。現任院長是蔡洪濱。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西安分院位於臨潼國家度假區芷陽三路與鳳凰大道交匯處,在臨潼國家度假區占地1200畝的驪山國際溫泉酒店城中,占地約60畝,將建設4萬平方米的培訓中心、西北教學基地。計畫2012年3月開工,將於2013年9月建成。

賈平凹藝術館賈平凹藝術館

賈平凹,陝西作協主席,中國書協會員,當代著名作家。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大家和文學奇才,是一位當代中國最具叛逆性、最富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具有世界意義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中國和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代表作有《秦腔》、《高興》、《心跡》、《愛的蹤跡》、《廢都》等,曾獲多次文學大獎。賈平凹藝術館是以全面收集、整理、展示、研究賈平凹的文學、書畫、收藏等藝術成就及其成長經歷為主旨的文化展館。展館占地5000平方米,坐落在驪山國際溫泉酒店城中,將會是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內最具有文化遊覽價值的景點之一。項目將於2012年3月開工,2012年10月完成主體,1013年1月全面開放。

寶馬汽車旅館主題酒店寶馬汽車旅館主題酒店
寶馬汽車旅館主題酒店

寶馬汽車旅館位於西臨高速以南、鳳凰大道以北、芷陽三路以西、規劃路以東,占地約60畝。酒店將融入國際汽車酒店一流的設備及先進的服務理念,內部環境時尚、典雅,注入汽車文化為酒店主題,設計建造成為具有國際標準的高端汽車旅館,填補中國區域內同類型特色酒店市場的空白。項目將於2012年開工,2014年建成。

悅榕莊鄉村溫泉酒店悅榕莊鄉村溫泉酒店
榕莊鄉村溫泉酒店

悅榕莊以營造優雅浪漫,充滿活力與異國情調的度假環境聞名於世界,致力為顧客提供親密的心靈體驗。截至目前,悅榕集團已在28個國家擁有95家酒店、度假村與Spa。2007年悅榕莊摘得全球頂尖30家奢華酒店金獎;2008年麗江悅榕莊榮膺中國最佳度假酒店;2009年悅榕莊被業界權威的《旅行者》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可持續發展的酒店集團和全球最佳Spa。此次臨潼度假區與新加坡悅榕集團合作,是悅榕集團首次將旗下“悅榕莊”、“悅椿”2個品牌同時授予一個項目地。西安悅榕莊位於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龔呂村範圍內,占地約126畝,將包含80套不同類型的度假別墅,國際五星級溫泉設施及Spa配套,產權式住宅等。該項目將於2015年4月底建成。

大唐華清城大唐華清城

大唐華清城

該項目位於國家5A級景區華清池正對面,是曲江繼大唐芙蓉園、大唐不夜城後的又一力作。項目將以唐華清宮保護提升為依託,對唐昭應城遺址進行保護修復,建設集文化場館、旅遊服務、園林景觀、主題雕塑群、商業街區為一體的大型文商旅綜合體。目前,項目已完成地下核心商業帶大型主力店的招商,包括崇尚百貨、人人樂超市、太平洋院線、魔方KTV、自由自在電玩等;地上華清坊、仙樂坊、驪宮坊正在招商中,業態主要包括餐飲、休閒、文化旅遊產品等,其中賽百味、肯德基、SPR咖啡等國際一線品牌以確定入住意向。項目將於2012年建成開放。

芷陽廣場芷陽廣場
芷陽廣場

該項目位於西臨高速公路臨潼入口處,是臨潼國家度假區的“綠色門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規劃展示館、旅遊服務中心、生態論壇永久會址、水景公園、商業街區、綜合辦公樓等。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度假區的城市會客廳。

大秦帝國影視基地大秦帝國影視基地
大秦帝國影視基地

該項目將以影視產業和旅遊產業為主導,以影視拍攝功能帶動文化產業、農業產業、健康產業、教育產業等產業為支撐,以拍攝《大秦帝國》、《秦始皇》等影視劇為依託,建設集影視拍攝、旅遊觀光、文化休閒度假產業和教育產業為一體的多功能影視基地。

芷陽湖生態谷芷陽湖生態谷
芷陽湖生態谷

項目依託芷陽山谷豐富的水景森林資源、獨特的地形地貌、優美的鄉村風情,開發建設濕地溪谷、田園風情、山地運動公園、葡萄酒莊園等項目,形成與大驪山相交輝映的新5A景區。

歷史文脈

史前文化

姜寨遺址姜寨遺址
姜寨遺址姜寨遺址位於臨潼老城區北邊的姜寨村南端。現有面積2萬平方米。1972年春至1979年,先後由西安半坡博物館、臨潼縣博物館分別進行了為時八年、十一次大規模的發掘,發掘面積一萬平方米。發掘證明,姜寨遺址是一處涵蓋仰韶文化四個不同階段(半坡早期類型、史家類型、廟底溝類型、半坡晚期類型)和龍山文化的原始村落遺址。

從已發掘的遺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原始村落布局的概貌及特點:西南部的臨河,是該村落的天然屏障,東西兩側則是人工挖成的三條防護圍溝。圍溝內是居住區,溝東、西各有一群小房子圍繞著一個大房子,房子面朝廣場中心。廣場東部臨近圍溝處有一座120平方米的特大房子,座東向西,系方形、半地穴式,可能是氏族公社公共活動的場所。房址平面呈方形和圓形兩種,由土壁、壁柱、茅草頂構成,用草泥和白灰粉飾。突出體現了姜寨先民們的房屋建築技術。

發掘中,發現仰韶型房子125座,窯洞419個,灶炕306個,圍溝3條,陶窯4座,圍欄3個,柱洞2129個,墓葬551座(其中瓮棺葬298座);龍山型房子9座,窯穴、墓葬47座。兩類文化遺址出土骨、石、角、蚌、陶質等生產工具、生活用品以及裝飾品達萬件之多。在發現的遺址文物中,尤以仰韶文化類型中的黃銅片最為重要,他將我國銅的冶煉史提前了三千多年。陶器文物上所刻畫的符號,其數量及種類都大大超過半坡遺址。

姜寨遺址的村落規模要比西安半坡遺址大幾倍,其時間亦早500至1000年左右,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氏族村落。具體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規模龐大,歷史悠久;二是建築密集,保存完整;三是文物繁多,品位極高;四是內涵豐富,極具研究價值。

由於原臨潼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姜寨遺址得到了妥善、完整的保存。

西庵遺址:西庵遺址位於斜口街辦西庵村北。發現於1963年,文化層堆積厚約1-3米。出土有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殘片,屬於龍山晚期至西周早期文化遺存。1983年10月被臨潼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為:南到西庵村,東西300米,南北300米。

芷陽遺址:芷陽遺址位於斜口街辦芷陽村西南,主要分布在芷陽溝東岸。發現於1963年,文化層堆積厚0.3-0.8米左右,有袋狀灰坑遺址多處。涵蓋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1983年10月被臨潼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縣)級文化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控制地帶為:水塔以東,東西100米,南北50米。

李家溝遺址:李家溝遺址位於斜口街辦李家溝村北的芷陽湖西岸,發現於1988年,文化層堆積厚約0.3-0.8米,屬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存。1989年5月被臨潼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縣)級文化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控制地帶為:李家溝村北250米,芷陽湖西岸100米,東西150米,南北150米。

馬斜遺址:馬斜遺址位於斜口街辦馬斜村西北,韓峪河南岸三級台地之上,發現於1988年,文化層堆積厚約30厘米,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遺存。1985年5月被臨潼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縣)級文化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為:馬斜村西北150米,東西100米,南北50米。

井深溝遺址:井深溝遺址位於斜口街辦井深溝西南,南為自然壕溝,自南而北呈階梯狀分布,保存較為完整。發現於1988年8月,文化層堆積厚約1米,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遺存。1983年10月被臨潼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縣)級文化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為:以趙莊—馬斜支桿為中心,向四邊各延伸50米,東西100米,南北100米。

周朝文明

驪山烽火台驪山烽火台
烽火台遺址:位於驪山西秀嶺第一峰上。烽火台,古時燃烽燧報警的高台,多設於邊防要塞上,夜舉為烽(火光),晝燔為燧(狼煙)。

《史記--周本紀》載:公元前779年,西周末期,“周幽王寵愛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愛之。欲廢申後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告示天下,能讓王后笑者賞賜千金。奸臣虢石父獻計:請王攜褒姒到驪山烽火台,點燃烽火,召天下諸侯齊至,至而無寇,褒姒便可大笑。周幽王聽了虢石父之言,即刻傳令夜登驪山,點燃烽火,擂響戰鼓,諸侯聞警迅即帶兵趕往驪山,然未有敵情,敗興而歸。褒姒看到這種戲弄諸侯的惡作劇,不禁苦笑了一聲,幽王見褒姒果真笑了,便立刻賞虢石父黃金千兩。“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便來自於此。到了公元前775年春,申後的父親申侯聽說幽王廢了自己的女兒和外孫,並還要出兵攻打申國,遂大怒,便約西夷、犬戎等諸侯共同反叛,兵圍幽王於驪山。幽王急令點燃烽火報警救駕,然而,諸候們以為幽王又在戲弄群臣,一兵未發,結果幽王兵敗驪山,與褒姒一同被犬戎所殺,分別葬於今臨潼區代王街道宋家村和北李村境內,西周遂亡。

1985年,前臨潼縣政府在驪山原烽火台遺址,仿建了高達13米的烽火台,供遊人遊覽。

周幽王陵:據《西京道生記》載:周幽王“陵高一丈三尺,周三百步”。《西京雜記》曰:幽王冢甚高壯,羨門既開。皆有石堙,拔除丈余深乃得雲母,深尺余,見百餘尺縱橫相枕藉,皆不朽。惟一男子,余皆女子,或坐或臥,亦猶有立者,衣服形色不異生人。乾隆本《臨潼縣誌》云:“周幽陵縣東北二十五里戲水原上”,即現今代王街道辦東北五里戲河西岸的岩王堡,文獻記載,該地即周驪戎故城之所在,人稱幽王壘。言周幽王戲褒姒於此,故使其水得名曰戲。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下,就埋於此。據考察,在岩王堡西北二里的宋家村南有座陵墓,墓前原有清人畢沅樹“周幽王陵”石碑一通。

大秦帝國

兵馬俑兵馬俑
兵馬俑兵馬俑
秦始皇帝陵及兵馬俑秦始皇帝陵,位於西安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在巍巍群山環抱之中與山川大地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這裡的地形非常奇怪,從陵丘四面數里眺望,陵丘顯得格外高大雄偉。及至近前,陵丘都隱於高地之中。當地人說:這是“藏龍臥虎地,九鳳朝陽穴”。又云:驪山群峰若蓮瓣,陵墓若蓮蕊,又叫:“蓮花穴”。

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建設這座陵墓。22歲加冕,親理國事,又先後徵調刑徒、民工70多萬人次對陵園大興土木。50歲病故後,秦二世又修建了二年,直到農民起義軍入關才停工,前後共修建了38年。陵園仿照秦國都城鹹陽建造,陵墓周圍呈回字型,築有內外兩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地面宮殿建築有寢殿、使殿、寺宮等遺址。

秦始皇帝陵由封土夯築而成,形成三級階梯,狀似覆斗,底部近似方形,面積達25萬平方米,高115米。經過二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存底部面積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整個陵區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陵園四周陪葬墓分布眾多,規模空前,除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餘處。近期,考古部門在秦始皇陵園外500米處又新探出113座墓群,其中6座為大型神秘秦墓,規模僅次於秦始皇陵。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餘件。秦始皇陵園地面建築儘管名目繁多,氣勢宏偉,但均在戰火中化為灰燼,蕩然無存。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園,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奮和聰明才智的結晶,是一座歷史文化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其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目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2002年,榮膺國家4A級旅遊景區。1999年,中央批准修建秦陵博物院,目前,其前期工程已在緊張的進行中。不久的將來,一個現代化的秦陵博物院,將在這裡拔地而起。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的一處陪葬坑,位於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據考證,明末清初的時候,這裡曾是一片塋地。當地人傳說,這裡有一個“怪物”,每到打墓時它就出現,雖然從未傷過人,但卻“興妖做怪”。一位農夫打井時發現這個“怪物”,就不聲不響地貼身井壁上,本來井底已經見了水,它一出現,水就不來了。這位農民急了,大著膽子把它刨了出來,放到太陽地里曝曬,以示懲戒,終使俑群中這個勇敢衝出地面的報信者落了個粉身碎骨。考古工作者對俑坑進行正式發掘時還發現,俑坑上部有不少後期的小型墓葬,年代最早的是西漢,明清以後居多。這些墓穴大多數都有陶俑殘片,說明當時挖墓人已挖到陶俑身軀。由此可見,秦俑坑的最早發現,實非今日,只是由於時代和人們知識的局限,才造成面對寶物失之交臂的歷史遺憾。

正式發現秦俑,還得追溯到20多年前。那是1974年三月,西楊村農民打井時,腳下出現了異常堅硬的紅色燒土層。當挖到3-4米時,隨著幾聲清脆的“叮噹”聲,眼前出現一些奇形怪狀的陶片,接踵而至的是青磚地面,地面上殘存著幾個綠銹斑斑的銅弩機和一枝枝青銅箭鏃。訊息傳到了縣城,臨潼文化館考古幹部趙康民等人及時趕到了現場。面對清理出來的同真人一樣高大,雖已殘破而不失威武的陶俑,他們又驚又喜,遂將殘俑和陶片拉回修復研究,並命名為秦武士俑。就這樣,幾位普通農民用他們的鐵钁輕而易舉地叩開了一座無與倫比的古文化寶庫之大門。

1979年10月1日,國家在秦陵兵馬俑坑遺址上落成並正式開放了大型斷代史專題遺址性博物館——秦俑館,並將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遊人在這裡可以看到以實戰形式排列的2200年前的地下軍陣。八千多件陶俑陶馬,均仿真人真馬製成,其嚴密的布局,龐大的陣容,使人驚嘆“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非凡氣勢。除此之外,兵馬俑博物館還展出了在秦陵出土的銅車馬.銅車馬主要用青銅製作,飾以金銀,裝飾豪華,是目前世界上最重最大的青銅器,被譽為“青銅之冠”,其製造工藝的高超令人叫絕,已被評為國家級文物。目前,秦兵馬俑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博物館被評為全國旅遊40佳之一。它將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海內外的遊客。

坑儒遺址:遺址座落於驪山西麓的斜口街道辦洪慶堡村。秦朝時期發生了一樁慘絕人寰的坑儒“事件”,即秦始皇下令活埋儒生467人。這個地方,古代叫古馬谷,後來人們因此稱其為坑儒谷。 秦統一六國後的第8年,君臣圍繞推行分封制還是郡縣制問題,展開了一場爭論,引起了朝野一時混亂,秦始皇把禍根歸結於書和儒生。丞相李斯阿諛奉稱,並建議:“臣請將吏所藏之史書,不是‘秦記’者全燒;除博士官職掌的國家藏書外,天下有藏《詩》、《書》,百家諸作者,將書交到君縣官吏處燒掉。有敢兩人一起議論《詩》、《書》者處死暴屍,敢以古非今者滅族,官吏知而不檢舉者與之同罪,令下30日未能燒毀者臉刺字,罰作修築城牆的苦役。有關醫藥、卜巫、種樹的書可以不燒,如想學法令,可拜官吏為師”。

自從秦始皇在古馬谷活埋了儒生後,傳說這條溝就“草樹無顏,愁雲晝昏,時聞夜哭,知有冤魂”。儒生銜冤含恨,天陰雨濕,谷中風聲淒淚。《史記·秦本記》載:“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儒生議政,有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於鹹陽”。王充《論衡·語增》篇說:“秦始皇三十五年,諸生在鹹陽多有妖言”,因此將“四百六十七人皆坑之”。史料還記載:後來漢代在這裡建“慰儒鄉”,以表對儒生的慰懷。唐明皇玄宗在這裡建“旌儒廟”,命中書餘人賈至撰文勒石,彰祭死難諸儒先賢,並將“慰儒鄉”改為“旌儒鄉” 以示旌表。宋又據原來碑文,重新刻碑作序。碑序中載:“坑儒谷在臨潼城西南二十里,驪山平原橫坑村。”現在谷西岸有一土冢,傳為坑儒冢。

“冤骨積於坑谷,流血淬於泉壤”。我們調查該歷史遺址時,當地村民告知:在遺址近旁一條溝中,發現了厚達30厘米的骨粉層……。遺址所在地洪慶堡村民於1994年4月25日(古歷3月15日),在這裡隆重舉行了坑儒遺址揭碑儀式。碑文末尾稱:“居里鄉人,悼念賢儒不輟。今勒石昭揭,志其崇文仰賢之志也”。

秦東陵:公元1986年2月2日,驪山西麓的原韓峪鄉范家村農民挖修水渠時發現了一處規模巨大的陵園,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與臨潼文物管理部門遂在此勘察鑽探。經過3年的艱苦努力,現已確定這處古遺址是秦芷陽陵區,稱秦東陵。這是繼秦始皇兵馬俑和風翔縣雍城秦公陵區之後,對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

陵園位於臨潼城區西南7.5公里處,與秦始皇帝陵相距10公里,與驪山烽火台相距約3.5公里。現初步發現這處陵區有4座陵園,占地24平方公里。陵園內有“亞”字形大墓2座,“中”字形墓2座,“甲”字形墓3座,陪葬坑3座,陪葬陵園為壕溝圍繞。經鑽探,現已收集到大量銅、鐵、陶器。有銅镟、錯銀、帶鉤、獸形帶釣、鐵鑄、陶罐等,還有小篆體“芷”、“楊”、“鹹”、“冉”、“石”等18件銘文、陶文和印文,這些文物與秦始皇陵出土的同類文物完全一致。在鑽探中自耳室和陪葬坑等處還探得骨珠、骨飾、鎏金銅器殘片,彩繪漆器殘片和鳥骨、獸骨等文物。2號陵園中還發現人頭骨,銅車飾珠,蓋弓帽、銅環等及建築用的大重板瓦、筒瓦殘片、方紋瓦當以及上面刻有“芷”字和“鹹里定”、“鹹完里丹器”等多字的陶器殘片。

秦東陵之名,是秦代按照方位及其王室陵園命名的,它是與雍城三疇塬上的秦公諸陵相對而言。秦孝公13年(公元前349年)徒都鹹陽至秦昭襄王40年前後,開始塋陵於驪山西麓,秦東陵這個遺址所處的地理位置,也與文獻記載中的芷陽相合。它在灞河的東塬,驪山之西麓。《漢書、項羽本記》載:漢高祖逃離鴻門宴時“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趨霸上”,亦可證明芷陽就在驪山西麓,而不在灞河西岸的白鹿塬上。 秦東陵的發現對於田野考古和研究秦民族發展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填補了雍城陵區到秦始皇陵區137年的歷史空白。為研究秦代社會發展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魚池遺址:位於秦始皇陵北側,距始皇陵園的外城北垣約1.3公里。遺址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寬約500米,總面積約百萬平方米。遺址橫跨漁村堡、魚池村、吳東和吳中四個自然村。經初步勘查,發現斷續相連的夯土牆垣,(東西長400米,南北寬近200米,殘高2—4米)以及多處房屋建築、排水管道、水井、灰坑等大量遺蹟。遺址地面上堆積著大量的殘磚碎瓦,歷年來發現的有銅、鐵、陶等各類文物近千件。其中銅質遺物有刀、戈、矛、盂、半兩錢等,鐵器有斧、鏵、鏟、鋤、刀、鍤等。陶器中除缽、罐、瓮等生活器皿外主要是帶各種圖案花紋的方磚、瓦當、下水道、簡瓦、板瓦等。特別引人矚目的是出土了大批陶文。其內容可分兩大類:一是帶有官署名和人名的陶文,如左司空尚,北司、宮水等,此類陶文在始皇陵園的各個建築遺址都有發現。左、右司空和北門、宮水都是官府的屬宮,帶有此類陶文印跡的磚瓦都是秦中央官署制陶作坊的產品。另一類陶文是在人名之前冠以縣邑名,如美陽工蒼,宜陽宮城、烏氏工昌、藍田工癸等。帶有此類印記的磚瓦,說明它是由各地的陶工燒造的。秦王朝為了適應陵園大規模建築急需,從各縣邑徵調了大批陶工集中於始皇陵附近,設立窯廠製造磚瓦。這些陶工燒制的磚瓦,分別打上各自的印記,以便稽考,即所謂“物勒工名、以考其誠”。

從魚池遺址發現的大量文物可知,其時代為戰國晚期至秦統一。《陝西臨潼魚池遺址調查簡報》認為,這個遺址可能是秦的步秦宮,“秦始皇建陵時即利用原宮遺址,並擴建修葺,作了建陵時的宮邸建築”。由於秦陵工程浩大,參加的人達七十餘萬,歷時30餘年,其周圍必然要有附屬的官邸設施,因而把魚池遺址視為建陵時的官邸是有一定道理的。

大唐盛世

華清宮遺址:位於驪山腳下。早在周朝時候,西周建都灃鎬,國勢強盛,於驪山溫泉大興土木,修建離宮別苑、軍事設施。秦始皇征服六國,四海一統,竭盡全國人力財力修建驪山陵園和“驪山湯”。漢武帝在秦“驪山湯”基礎上重建,大加裝飾。東漢、魏、晉、十六國時期,驪山溫泉屢遭兵燹。北魏有所恢復,北周修建“皇堂石井”。隋文帝進行擴建,“修屋宇,列樹松柏千餘株”。唐太宗建成新的離宮,賜名“湯泉宮”,唐高宗更名為“溫泉宮”。唐玄宗平息武、韋等政權紛爭後,使唐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達到了鼎盛時期,大舉擴建“溫泉宮”,天寶六年更名為“華清宮”。華清宮經唐王朝一百多年間的不斷更新擴建,達到了最為輝煌的時期。此後雖經五代、宋、元、明、清局部修葺,但均未恢復當初的盛況。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撥款重建華清池,其規模尚不及唐華清宮的十分之一。唐華清宮宮城有四門,宮內分為東、中、西三區。宮中有唐太宗的御湯“星辰湯”,唐玄宗御用的“蓮花湯”,楊貴妃用的“海棠湯”,太子用的“太子湯”和“少陽湯”,六部官員用的“尚食湯”,驪園弟子用的“宜春湯”以及嬪妃用的“長湯”共十六處。據《長安志》載:華清宮“正北門外有左右朝堂、門北相對,有望仙橋,北有左右講武殿。津陽門,宮門正門之內曰津陽門,門外有弘文館。開陽門,宮之東面正門也,門外有宜春亭。望京門,宮之西正門也,門外有登朝元閣路,本唐之御輦便路也”。此乃對唐華清宮建築布局及規模較為詳盡的介紹。

長生殿:長生殿亦名集靈台,天寶元年(742年)修建,是華清宮大殿之一,位置在西繡嶺第三峰。長生殿是天子祭祀天神之前在此齋沐的地方。《賈氏談錄》記載,朝元閣“在此山之上,基礎最為嶄絕,次東即長生殿故基”。這裡指長生殿在朝元閣之東。今朝元閣——老君殿已拆遷至老母殿東南,其址將重建長生殿。

天寶十載仲夏,唐玄宗楊貴妃避暑華清宮。七月七日夜登上長生殿。盛夏夜晚,山風習習吹來,長生殿內格外涼爽、靜謐。唐玄宗靜坐殿中納涼,楊貴妃陪侍在側。此時更深夜靜,二人憑欄仰望星空,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星似乎漸漸在靠近。玄宗低聲語道:“今宵天上牛女二星相會,不知其樂如何?”貴妃應曰:“鵲橋渡河之說,不知道果有此事否?如果有之,天上之樂,自然與人世不同”。玄宗又說:“牛女一年一度,會少離多,倒不如你我之間晝夜相處歡聚的好”。貴妃答道:“人間歡聚,終有散場之時,怎能如天上雙星千秋萬代,常此相會”。言罷悽然嗟嘆。玄宗遂十分動情地說道:“你我朝夕相處,晝夜不分,情長愛深,豈忍言離?”沉醉於愛河之中的玄宗與貴妃,即刻雙雙跪倒在地,面對牛女二星,竟相盟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在貴妃的提議下,他們在華清宮內外,就連驪山上都栽植了不少的皂角樹。

翌年,皂角樹成活了,而且有些竟意外地結了雙皂角。玄宗見了這象徵連理的雙皂角,喜出望外,親自摘取下來贈予貴妃。

騫村鸚鵡寺:公元前138年,西漢時期,漢武帝為博望侯張騫封地四百八十畝,於驪山西麓的鸚鵡溝,即騫村,當然主要是讓博望侯用於安居及繁殖從國外引種的石榴、核桃等多種植物。至今騫村乃又張姓200餘戶。

鸚鵡寺是博望侯張騫出使西域,從西方請回的佛教文化,供奉於鸚鵡谷的窯洞中,從此就有了我國最早的佛教聖地“騫村鸚鵡寺”,這要比河南洛陽東漢時期的白馬寺還要早近百年。鸚鵡寺每年的正會為農曆四月初八。千百年來香火旺盛。

據唐書記載,唐朝宰相韋嗣立曾在騫村遺址興建別業山莊,有唐代李嶠記其事詩云:“萬騎千官擁帝車,八龍三馬訪仙家。鳳凰原上開青壁,鸚鵡谷中弄紫霞”。

據華清宮名碑《驪山靈泉觀凝真大師成道記》,第三段碑文記載:“騫村谷底並東西兩塘塬上地土總計四頃八十畝”。

東花園:位於華清池開陽門(後門)東約五十米左右。唐時的東花園,早已不存。當地政府1959年擴建華清池時根據有關記載予以恢復。後經多次完善,今天的東花園已成為一座富麗堂皇而又幽雅別致的仿唐花園式賓館,既有驪山古別墅、古園林的幽雅又具現代化別墅的風韻。

園內分別建有觀風樓、晨光館、重明閣、神曦樓、按歌台等仿唐建築,飛檐朱柱,高低錯落。奇花異草,環繞其間,令人神往。

瑤光樓本是唐華清宮飛霜殿北的一座樓閣,《津陽門》詩中有“瑤光樓南皆紫禁”。今之瑤光樓是1982年在華清池北面靠西第一門外,公路之北所建的一座丁字型仿唐建築,與南面華清池的飛霜殿相對。1985年又於其西新建一座10餘間的仿唐二層樓房。目前,這裡不僅給遊人生活帶來方便,而且更成為華清池外一個仿唐建築景點,供遊人以觀唐代建築風韻。

逍遙亭:東花園西側,有一座古樸別致的亭子, 叫“逍遙亭”。此亭唐時名“逍遙翁溪亭”,系唐中宗景龍年間兵部尚書韋嗣立所建。韋嗣立曾侍中宗游驪山,與眾官賦詩,被中宗封為逍遙公,此亭因而得名。唐玄宗時,在此建“逍遙殿”,旁有跑馬台,大小球場等,依山傍水,茂林修竹,隱映煙霞,為一重要遊樂處。1959年重建逍遙亭於登山要道之處,該亭呈六角形,中有天井,天井中植一雪松,古樸而別致,內設服務部,供遊人於此賞景、小憩。

齊陵:據載:奉天皇帝琮,玄宗的長子,死後被葬於渭水之細柳原,肅宗元年建寅月九日,詔追為奉天皇帝,妃竇氏為恭應皇后,備禮改葬於華清宮北齊陵,尚書右僕射裴冕持節改葬,群臣孝服達禮門,帝御門哭以達喪,墓號齊陵”。康熙本《臨潼縣誌.事跡祠墓誌》載:齊陵“在新豐西二里”。1964年西潼公路改道,封土西邊和北邊均被取掉將近一半,在封土北斷層接近地面的0.5米處,發現一層唐磚,其中有蓮花紋方磚和條磚,有的磚上刻有“天七官磚”,“天七秋月軍制官磚”陶文。天七是天寶載之省寫。

石瓮寺:石瓮寺,又名福岩寺,是佛教名剎。坐落在驪山東繡嶺山腰間。遠看,萬綠叢中,房屋點點,香菸繚繞,薄霧籠罩,時隱時現,顯得更加幽雅神秘;近前,懸崖百丈,密林紅閣,飛泉泛珠,四野如畫。古人更有讚美之佳作:“遙山起真宇,西向飛花林。苑蒼池水,天語聞松音”。

由於時間久遠,石瓮寺創建於何年何月,現已無法考證,但據有關資料記載,該寺的擴建、修繕曾用唐開元天寶年間修建溫泉宮所剩的材料。

現在的石瓮寺,仍然沿用唐之舊名。坐南面北有前殿三間,後殿五間,西廂房三間。後殿內有文殊、普賢二菩薩,還有阿蘭、伽葉及其它佛教神話故事雕塑。整個寺院均系清代建築。寺周圍古柏青翠,花草叢生。西邊有紅樓,匾額是唐睿宇李旦撰書,鑲於正中。

根據史料記載,石瓮寺與紅樓內藏稀世真品有三:一是寺內玉石像,是從幽州(河北省)運來的,像為脫空像,叩之如謦,工藝精緻,造形生動,與老君像一樣同為元迦兒雕制。二是在紅樓內藏有唐玄宗用真、草、隸、篆等字型書寫的吟誦石瓮寺的詩詞。三是紅樓內西壁牆上懸掛著唐代大詩人、大畫家王維妙手描繪的山水丹青。後因“慶山污瀦石瓮毀,紅樓綠閣皆支離,煙中壁碎摩潔畫,雲間字失無宗詩”,這些絕世之作在社會動亂中末能保存下來。

典故傳說

女媧造人:女媧在造人之前,於正月初一創造出雞,初二創造狗,初三創造豬,初四創造羊,初五創造牛,初六創造馬,初七這一天,女媧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一個個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覺得太慢,於是用一根藤條,沾滿泥漿,揮舞起來,一點一點的泥漿灑在地上,都變成了人。

為了讓人類永遠的流傳下去,她創造了嫁娶之禮,自己充當媒人,讓人們懂得「造人」的方法,憑自己的力量傳宗接代。另一種傳說《獨異志》是:女媧是與伏羲為兄妹。當宇宙初開時,天地之間只有他們兄妹二人,而天下未有其它人民。在崑崙山下,二人相議想為夫妻,又自覺羞恥。兄即與妹上崑崙山,咒曰:「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請您將天上的雲都合起來一團,要不就把雲散了吧。」於是天上的雲立即合起來,他們倆就成了夫妻,中華民族都是他們倆的子孫後代。

火晶柿子:陝西人都知道臨潼“火晶柿子”,它又紅又軟、皮薄瓤沙、汁多味甜、名氣不小。可誰又知道,“火晶柿子”是由一種吃著發粘、吐時盡核,名叫軟棗的小野果子變來的呢?

這裡還有個美好的傳說呢。

傳說很早以前,臨潼山里任村有個老頭,和兒子四子一起過日子。在他家門前的一棵大樹上,常年住著一隻火鳥。四子很喜歡它,這年冬天還從兩個小孩手下救起了它呢。在四子爺兒倆的精心照顧下,火鳥終於又能飛了。火鳥很感激,就從遙遠的花果山給四子帶回來一條果樹枝兒,並對四子說:“它能結出又紅又甜的果子。”

四子收下這果樹枝兒,晚上就做了個夢,夢見一個穿火紅衣裙的姑娘送給他一對火紅色的水晶燈籠……

天亮了,四子下地去,走到地頭,見地畔上一棵軟棗樹不知被誰折去了頭。沒頭的樹咋活呢?四子想起火鳥給他的那條無名果樹枝,覺得接到這兒挺好,就回家去拿。

可一進家門,四子驚呆了:只見一位姑娘正在給父親端飯!哎呀,她真像昨晚自己夢見的那個姑娘。姑娘聽見腳步聲,回頭對他抿嘴一笑。這時,父親說話了:“四子娃,這姑娘叫火晶,從小死了爹媽,無依無靠。今兒個討飯到咱門前,是我把她領進屋來的。以後咱就三人過日子,你倆就是兄妹了。”四子聽了,樂得合不攏嘴。其實,父子倆哪裡知道,這姑娘是火鳥變的,是特地來報救命之恩的。

火晶姑娘聽說要給軟棗樹接頭,就和四子一塊來到地畔。她用鐮刀在軟棗樹幹上劃了條裂縫,四子把果枝削成馬耳子,插到裂縫中,她還怕插不牢,又用樹皮綁了幾圈。

過了兩年,這棵樹長大了。到第三年,它開花結果了,滿樹都是紅得像水晶燈籠一樣的果子。火晶姑娘和四子把果子摘下來,讓父親嘗鮮。父親捨不得吃,一直放到來年春節,火晶姑娘和四子成親那天,又拿出來讓鄉親們品嘗。怪呀,這果子放了這么多天,還是又紅又軟,汁多味甜。幾位老人給這果子取個了名,叫“火晶四子”,意思是讓大家記住,這果子是火晶姑娘和四子嫁接出來的。

後來,“火晶四子”種滿了任村,但“火晶四子”的音被叫轉了,成了“火晶柿子”。 臨潼出產的火晶柿子有它獨特的品位。驪山氣候溫和,泉水滋潤,漢唐以來就闢為皇家園林,果樹栽培歷史悠久,除了石榴有名,就要算火晶柿子了。每到金秋送爽的時節.柿子樹掛滿金黃的小圓柿子,像一盞盞燈籠一樣。臨潼火晶柿子因果實色紅如火,果面光澤似水晶而得名。是臨潼特有的柿子品種。

任宗廟:相傳太古之時,洪水漫滅,生靈遭難,世間只剩下伏羲氏和女媧氏兄妹二人,他倆為了繁衍後代,向天禱告,願結為夫妻。兩人商議好將兩扇石碾的一扇各自從驪山頂上滾下溝去,若天作之合,碾合即結為夫妻,如天不允,碾不合,即不成婚。結果兩扇碾扇巧合了,於是兄妹成了婚,生下了子子孫孫,從此繁衍了中華民族。至今,這條溝里還留下了兩扇像磨子一樣大的大圓石。人們為了紀念這兩位聖功可頌的人文初祖,在九龍頭上修了一座規模壯觀的“人祖廟”。每年七月十五日為廟會,香火旺盛,四方善男信女和遊客,千里迢迢前來祭祖,千秋如故。唐代術士李國楨奉旨曾在碾子溝口修建“大地婆父祠”。如今祠廟雖廢,但石碾卻依然巍臥在谷內,留作炎黃子孫們尋宗覓祖的標誌;一塊巨大的“人種石”屹立於九龍峰頭,告示世人,中華民族的源脈就在這裡。

驪山傳說:驪山是陝西省有名的風景區之—,山上四時有不凋之樹,三春有飄香之花,景色迷人。這裡山形秀麗,峰巒起伏,遠遠望去,好似一匹凝神遠眺,躍躍欲奔的蒼色駿馬。

相傳在很早的時候,有一天,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間只聽得轟隆隆一陣巨響,天的一角塌了下來, 日月星辰也都失去了光亮,使得好好的一個人間,一下子變成了晝夜難分、混混濁濁的一片。天火燒著了所有的山林村舍,一些毒蛇猛獸也都乘機跑了出來,到處殘害生靈,人們遭受到一場嚴重的災難。當時有一位神通廣大的女神驪山老母,見此情景,就想拯救這些受難的人們,便不顧一切離開天宮來到了人間。她首先施展法力,端來了東海的水,澆滅了大地上的火。可是由於天的一角塌了下采,使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風雨雪電便從這個窟窿里不斷地襲擊著人們, 怎么辦呢?後來她想出了個鍊石補天的辦法。可是這又得多少石子呀!她跟前有兩個女兒都很聰明能幹,也都很有一些法力,她們聽說母親到了人間,也追了下來,一同幫著母親,四方奔波,從大江大河裡揀來了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彩色石子,放在驪山這個地方煉了起來。火光燒紅了天,燒紅了地,這些火光後來被日月星辰吸收去了,才使得日月星辰又恢復了光亮。這樣一直煉了七七四十九天,把所有的石子都都煉成了石漿,他們又把煉好的石漿取出來,擀成一個又一個薄薄的石餅,然後再趁熱一片一片地補到天上去。這樣來來回回的奔波多費事呀!聰明機智的小女兒,為了爭取時間和減輕母親和姐姐的勞累,就把自己變成一匹美麗的飛馬。這樣一來,就方便得多了,她可以馱著母親和姐姐,把擀好的石餅飛快地補到天上去。一片、兩片,不知道來回奔跑了多少次,也不知道補了多少片,直到把煉好了的石漿都擀完了,補完了,才算把天補住了,使天又變得和原來一樣好看。這時她們的心裡好像吃了蜂蜜一樣高興,就隨便躺了下來,準備歇息一會兒,這一歇息就都睡著了,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當她們醒過來時, 向四周一看,只見大地上白茫茫一片,什麼也分辨不清楚,不由得吃了一驚。原來她們把天並沒有完全補好,還有一些縫子。這些紛紛揚揚的雪花,就從那些破縫子裡鑽了出來,撒向人間,覆蓋了大地。一急之下,她們便就地挖起一把把的雪來,攥成雪球,又騎著飛馬,向著破了的縫子,使勁的扔去,一些破縫子便被堵住了。她們不斷地擦著,扔著,又費了好大的力量,總算把天孫好了。經過這樣幾次緊張的奮戰,她們確實太勞累,便又倒下來睡著了,這一回就睡得更香甜了。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突然她們又被一陣巨大的怪叫聲驚醒了,急忙睜眼一看,只見遍地洪水滔天,一些森林樹木衝倒了,一些房舍被淹沒了,人們都變成了魚蝦海物,這時候水借風力,風助水威,發出了陣陣怪叫聲。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由於天的一角塌了下來,把地的一角也給塌壞了。她們補好了天,卻沒有補地,地下的水,便從這些塌壞了的地方涌了上來,橫衝著大地,水勢越來越大。這時有一個兇猛的黑龍也跑了出來,推波助瀾,行兇作惡,趁著水勢,在水裡追食著人們。她們便又和這個黑龍展開了搏鬥,由水裡一直打到天上,又由天上打到水裡,後來女神又遣來了一些天兵天將才把這個黑龍降服了。降服了黑龍以後,這個勇敢的飛馬,便又在水裡尋找著人們,把僅剩下來的一些人,又一個一個馱到高埠的地方,給他們找來東西吃。接著她們又把鍊石子剩下來的灰燼,一掬一掬的向著地上塌了的地方填去。填呀,填呀,灰燼填完了,而地卻仍然沒有填起。這可怎么辦呢?她們就按照原來補天的辦法,又從江河裡揀來了五色石子,仍放在原來這個地方煉了起來,又煉了七七四十九天,把石子都煉成了石漿,又照樣一塊一塊地擀成石餅,然後由飛馬馱著,又一片一片趁熱飛快地補到地上去。可是這一次,因為揀的石子少了一些,把煉好的石漿擀完補完,地仍然沒有補好,水仍然不斷地向上涌著。這時候大女兒一急之下,就把身子躺了下去,化成一條長堤,才擋住了洪水,使得大地又恢復了平靜。飛馬看見姐姐躺了下去,還以為是姐姐疲勞過度歇息了。這時,她確實也有些太累了,便也躺在驪山這個地方歇息起來,這一歇息就又睡著了。女神知道女兒太疲勞了,想要叫她多歇息一會兒,不願意去叫醒她。可誰知這個飛馬醒來以後,睜眼向四面一看卻只見大地上山青水秀, 花紅柳綠,風和日麗,燕語鶯鳴,一派美麗景象,便有了留戀之心,再也不願意回到天官去了,就一直躺在這裡,凝神注視著大地,天長日久,就化成一座大山。這個飛馬長得特別俊秀美麗,人們都很喜歡她,都親昵地叫她“驪馬”,所以,以後人們把座山也就叫做驪山了。

由於這位女神,補好了天,補好了地,使得天地之間恢復了原來的美麗,也使得這次災難中倖存下來的人們得到了拯救,後來才得繁衍生殖,傳宗接代,並有了以後的美麗世界,所以人們便把她叫做老母,因為她經常住在驪山,就又叫“驪山老母”。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她,便在驪山的西繡嶺上,修起了一座“老母殿”,在廟內塑了她的金身。現在驪山附近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習俗,每年到了農曆正月二十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蒸餅,餅子蒸好以後,要先給房上扔一片,再給地上扔一片,俗話叫“補天補地”。據說就是為了紀念驪山老母補天補地的豐功偉績。每當這時,人們也都會想起這個為人類曾經立過功績的驪馬來。

驪山講武:唐玄宗驪山講武是一起重要的政治事件。李隆基先天二年(713)年七月三日誅滅太平公主事變勝利不久,就在驪山搞了一次耀武揚威的軍事檢閱,當時叫做“講武”。

講武相當於現代的閱兵儀式,是古代帝王訓練軍人、檢閱軍隊的盛大儀式。據史載,講武一般是在冬季,此時講武一般是處於農閒,二是冬天可鍛鍊士兵的意志。講武由六部之一的兵部尚書負責。唐開元元年,唐玄宗在驪山講武。此次講武並非一般的講武,而是玄宗為鞏固統治、奪取兵權的一次計謀。這一年,玄宗剛繼位不久,便徵調20萬大軍,在驪山下舉行了唐王朝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閱兵活動,並親自簡約軍隊。長安士庶百姓奔走相告,前往觀看,道路為之用色。新豐地方的百姓免除來年地稅。並且賠給由於麥苗被踐踏而遭受的損失,按價給米。

玄宗身穿戎服,手持大槍,立於三軍陣前。這個喜愛打擊樂的黃帝興致勃勃親自擊鼓傳令,正所謂“三軍出入、號令如一”。但是,主持禮儀的兵部尚書郭元振卻軍容不整,玄宗盛怒,傳令將其拖出轅門斬首。這是,隨行的宰相劉幽求、張說跪在玄宗的馬前進諫說:郭元振曾為大唐的江山社稷立下大功,不能殺。元振才免於一死,後被流放到新洲之地(今廣東新興)。唐玄宗還下令將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斬首,原因是他所制定的軍禮不夠嚴肅。其實,唐玄宗原本只是打算藉此樹立自己的聲威,並沒有殺死唐紹的意思,只是由於金吾衛將軍李邈急忙宣布了將其斬首的命令,所以才弄假成真。當時,人們都為唐紹之死痛惜不已,而歸咎於李邈不識龍顏,事後不久,唐玄宗便罷免了李邈的職務,將他廢棄終身。當時由於郭元振、唐紹這兩位大臣都受懲處,各路軍馬大多震驚失措,隊形凌亂,只有左軍節度薛訥和朔方道大總管解琬二人所領軍兵巋然不動。唐玄宗派遣輕裝的騎兵宣召他們前來,單這些使者都無法進入他們的陣營。唐玄宗對他們二人十分讚賞,慰問勉勵了他們一番。

十三日驪山講武,次日,唐玄宗獵於新豐縣界之渭河沿岸,恰好時住同州刺史的姚崇到次會合,兩人一起狩獵。回到驪山行宮,姚崇向玄宗提出了十條改革措施以興國安邦,革除政弊,深得玄宗的賞識。玄宗在驪山溫泉宮正式拜姚崇為兵部尚書,封梁國公。姚崇早在武則天時,就因為才華出眾,被提拔為宰相,是傑出的政治家,皇權主義的維護者,後被太平公主排擠出朝廷,這次任命正是唐玄宗的精心考慮。

此次驪山講武,先後兩天,一個罷免,一個任命,完成了兵權的交接。唐玄宗不僅完全控制了軍隊,顯示了皇權的威嚴,而且得到了一個名相賢宰,統一了其後的政治、經濟方針大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義。

秦陵風水:妾褒姒主曾在這裡演出了一場興起烽火戲諸侯的歷史悲劇,從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傳秦始皇生前在驪山與神女相遇,遊覽當中欲戲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臉上唾了一口,這樣秦始皇很快生長了一身的爛瘡。雖然這是一個神話故事,但隱隱約約可以看出秦始皇與驪山似乎有些緣份。他的墓地也選在驪山之旁。秦始皇為什麼特別迷戀驪山這塊風水寶地呢?

古人把墓地的選擇看作是一件造福於子孫後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這個企圖傳之於萬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對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視。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驪山之阿,據北魏時期的酈道元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建設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酈道元的觀點受到學術界多數學者的肯定。不過筆者曾著文提出過異議。在筆者看來秦始皇陵選在驪山之阿一是取決於當時的禮制,二是受"依山造陵"傳統觀念的影響。(見拙作《秦始陵園淵源試探》、《文博》1990年第5期。)現在從風水角度來看秦始皇陵也不失為一塊理想的風水寶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興起了依山造陵的觀念。後來人們選擇墓地又特點重視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立冢安墳,須籍來山去水。"(見《大漢原陵秘葬經》)依山傍水被古人視作最佳風水寶地。至於這個觀念始於何時,無從考起。筆者曾以為秦始皇陵是依山造陵的典範,現在看來這個結論不夠全面,也不甚確切。應該說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範。秦始皇陵園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然而在秦始皇陵的東側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魚池水。按《水經注》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於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冢北。"可見魚池水原來是出自驪山東北,水由南向北流。後來修建秦始皇陵時,在陵園西南側修築了一條東西向的大壩,壩長1000餘米,一般寬40多米,最寬處達70餘米,殘高2至8米,它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五嶺遺址。正是這條大壩將原來出自驪東北的魚池水改為西北流,繞秦始皇陵東北而過。此外,在陵園東側,在川流不息的溫泉水經過。據《水經注》記載:"在魚池水西南有溫泉水,世以療疾"。《三秦記》曰:"酈山西北有溫泉。"可見當年的溫泉與西北的魚池水相對應。由此不難發現秦始皇陵的風水特點是,南面背山,東西兩側和北面形成三面環水之勢。"依山環水"不正是秦始皇陵特意選擇的風水寶地嗎?

秦代"依山環水"的造陵觀念對後代建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漢帝陵如高祖長陵、文帝霸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環水"的風水思想選擇的。以後歷代陵墓基本上繼承了"依山環水"的建陵思想。

重大事記

2012年大事記
2012年1月2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牽頭八部委調研曲江“綠色城鄉統籌”
2012年1月6日臨潼國家度假區大唐華清城、芷陽廣場主力客商簽約儀式隆重舉行
2012年1月9日臨潼國家度假區管委會接待服務中心正式成立
2012年1月30日曲江臨潼國家度假區管委會召開2011年度工作總結大會
2012年2月14日陝西省委書記趙樂際調研曲江新區和臨潼國家度假區
2012年3月8日西安曲江新區國家稅務局臨潼國家度假區徵收組掛牌成立
2012年3月16日西安市委副書記、市長董軍調研臨潼國家度假區
2012年5月29日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袁力一行考察臨潼國家度假區
2012年6月2日俄羅斯外經銀行考察臨潼國家度假區
2012年6月26日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三大項目落成慶典暨三大項目奠基典禮盛大舉行魏民洲、楊殿鍾等領導出席並為項目奠基
2012年7月16日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魏民洲在臨潼國家度假區調研時強調做大做強旅遊文化產業
2012年9月25日西安市副市長、曲江新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段先念調研臨潼國家度假區
2012年9月28日大唐華清城盛大開城
2012年11月15日九如行苑(寶馬汽車旅館)項目隆重奠基
2012年12月25日曲江臨潼度假區召開宣講“十八大”精神暨曲江臨潼度假區管委會年底工作會議
2011年大事記
2011.01.302010年度工作總結暨表彰大會隆重召開
2011.03.4西安市副市長、曲江新區管委會主任段先念視察臨潼國家度假區建設工作
2011.05.03驪山新家園A區主體順利封頂
2011.05.23《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總體規劃(2010-2020)》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2011.05.27臨潼國家度假區城鄉統籌基礎設施一期項目立項獲批
2011.05.31西安市副市長錢引安調研臨潼國家度假區
2011.06.21臨潼國家度假區旅遊總體規劃正式開啟
2011.08.25臨潼國家度假區驪山影視基地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2011.10.09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西安分院落戶臨潼國家度假區
2011.12.12臨潼國家度假區芷陽廣場主體建築順利封頂
2011.12.13驪山新家園一期工程A、C區順利通過竣(交)工驗收
2010年大事記
2010年1月29日,西安曲江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成立
2010年2月2日,規劃建設實施方案出台
2010年2月11日,西安曲江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管委會成立
2010年3月26日,成立城管執法機構
2010年4月8日,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正式亮相西洽會
2010年4月23日,完成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總體規劃
2010年4月29日,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三大重點項目奠基
2010年5月6日,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總規順利通過西安市規劃委員會評審
2010年5月10日,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召開旅遊項目策劃方案匯報會
2010年5月16日,深圳華僑城會議
2010年6月2日,開元城市基金考察度假區並就融資事宜展開座談
2010年7月12日,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與中國中鐵二十一局簽訂BT協定
7月17日,2010年上半年工作總結(擴大)會議成功召開
2010年12月9日西安市迎來年度第5000萬名遊客
2010.12.17臨潼國家度假區安置區規劃方案及建築設計研討會順利召開
2010.12.17度假區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評審會議順利召開
2009年大事記
2009年6月17日提出建設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概念
2009年7月29日臨潼國家度假區成立籌備小組
2009年10月23日臨潼國家度假區通過規劃建設實施方案
2009年11月17日臨潼國家度假區與ELDA公司簽署國際業務推廣協定
2009年11月西安開元城市發展基金將度假區作為融資支持項目
2009年12月12日曲江新區管委會與臨潼區政府簽署《共建》合作協定
2009年12月下旬提出度假區概念設計和主題建築設計構想
2009年12月31日西安曲江臨潼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