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學醫學院

西北民族大學醫學院

2000年,西北民族大學的醫務科、醫學系與學校附屬醫院合併成立西北民族大學醫學院。自建院以來,學院以培養少數民族醫學人才為本,經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以本科教育為主,專科教育和成人教育為輔的高等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西北民族大學醫學院於1952年成立,其前身是醫務科、醫學系。2000年與學校附屬醫院合併成立醫學院。自建立以來,學院以培養少數民族高素質醫學人才為宗旨,經過50多年的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以本科教育為主,專科教育和成人教育為輔,集教學、科研、醫療服務為一體的教學實體。

開設的專業有:臨床醫學本科,學制五年;口腔醫學本科,學制五年;高級護理本科,學制四年,高級護理專科,學制三年,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從事臨床醫療、預防護理和教學、科研的能力。有普通本、專科及成教學生1361人,34個教學班,其中普通班級有26個(1008人)。

學院有教職工88人,高級職稱人員20人,中級職稱人員34人。隨著師資隊伍“357”計畫的實施,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有了較大提高,碩士(含在讀教師)比例占教師總數的53.1%,博士(含在讀博士)占15.6%。 該院設有七個教研室:解剖學教研室、形態學教研室、機能學教研室、臨床教研室、口腔醫學教研室、醫學多媒體教研室、護理學教研室;各學科的實驗室分布於學校新建的理科實驗大樓內,實驗儀器設備較齊全,為師生進行教學實驗、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口腔醫學實驗室被批准為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有供教學、科研參考用的圖書資料室,藏書及教學課件3萬餘冊。

近年來,學院廣泛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國際學術刊物收錄的有3篇,國家級刊物30多篇,出版專著3部。即將完成的國家民委重點項目有4項,正在進行的國家民委重點項目和省級中青年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校內科研項目3項。

學生的臨床見習、實習基地除本院附屬醫院及口腔醫院外,與甘肅省人民醫院、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山丹縣人民醫院及河北省人民醫院、天津市港口醫院、江蘇省蘇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崑山市人民醫院、江西省宜春地區醫院建立了實習關係,為提高學生醫學技能水平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學院建設

學院在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原則從嚴要求,加強教風與學風建設。50多年來,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堅持繼承、借鑑和創新,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為國家及西北地區培養了大批優秀醫學人才。1952年至今,共培養畢業生5000餘人 。他們遍布西藏、內蒙、四川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基層醫療單位,成為"永久牌"的醫療服務隊伍。據不完全統計在本科生中已有二百餘名同學考取了國外(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日本等國)和國內有關醫學院校的碩士、博士研究生。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國外或國內本地區的醫療骨幹,為民族地區的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醫學院師生在學校黨政領導下通過共同努力在教學、科研、醫療服務和學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曾多次獲“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甘肅省 “五四紅旗團委” 榮譽稱號及學校“三育人”、“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醫學院將以解剖、三理(藥理、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學科為基礎,以臨床診斷、外科、口腔學科為重點,走多學科綜合發展的產、學、研相結合道路,積極進行教學、科研和醫療服務等方面的改革,為培養高素質的少數民族醫學人才,把學校建成一流的民族大學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