襯衣樹

襯衣樹生長在南美洲巴西,樹的樹皮帶有紅色,由細滑的纖維組成。將樹皮完整地剝下來,放在水中浸泡一定時間,再用木槌捶軟,曬乾後即可用來縫製襯衣。

襯衣樹簡介

襯衣樹其實是一種可以用來縫製衣服的一種樹種植物,它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以衣它的作用領域各顯突出,故不同地區的人的叫法不同。因它的毒性還有其名為見血封喉,它被譽為“最毒的植物”,見血封喉又叫作箭毒木,因其樹幹流出的白色乳汗有劇毒,西雙版納少數民族用以塗箭頭獵獸,中箭後見血封喉故得名。其本身是沒有劇毒的,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只有在沾到血以後才會產生劇毒。
箭毒木生長在西雙版納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綠林中,是一種劇毒植物藥用植物。當地少數民族在歷史上曾將見血封喉的枝葉、樹皮等搗爛取其汁液塗在箭頭,射獵野獸。據說,凡被射中的野獸,上坡的跑七步,下坡的跑八步,平路的跑九步的就必死無疑,當地人稱為“七上八下九不活”。據分析,見血封喉植物的主要成分具有強心、加速心律、增加血液輸出量的功能,是一種有較好開發前景的藥用植物。
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一經接觸人畜傷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臟麻痹(心率失常導致),血管封閉,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見血封喉”。

襯衣樹名的由來

南美洲巴西生長有一種奇樹,當地人叫它“襯衣樹”。這種樹的樹皮帶有紅色,由細滑的纖維組成。當地的印第安人把樹砍倒後,將樹皮完整地剝下來,放在水中浸泡一定時間,再用木槌捶軟,曬乾後即可用來縫製襯衣
用粗圓的樹皮做前後身,用細圓的樹皮做衣袖,縫合起來便成為一件天然的襯衣。這種襯衣穿起來非常舒適。特別是炎熱的夏季,穿上這種襯衫會有一種舒適、涼爽的感覺。

襯衣樹生長分布

箭毒木為桑科常綠大喬木,又名加獨樹、加布、剪刀樹等,高可達30米,樹幹基部粗大,具有板根,樹皮灰色,春季開花。它的莖桿基部具有從樹幹各側向四周生長的高大板根。春夏之際開花,秋季結出一個個小梨子一樣的紅色果實,成熟時變為紫黑色。這種果實味道極苦,含毒素,不能食用。多分布於赤道熱帶地區,國內則散見於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省區。現為瀕臨滅絕的稀有樹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現在北京有一顆襯衣樹(毒樹),至今已有13年樹齡。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30m;具乳白色樹液,樹皮灰色,具泡沫狀凸起。葉互生,長橢圓形,長9—19cm,寬 4—6cm,基部圓或心形,不對稱;葉背和小枝常有毛,邊緣有時有鋸齒狀裂片。雄花序頭狀,花黃色。果肉質,梨形,紫黑色;味極苦,直徑3—5cm。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季。箭毒木為桑科常綠大喬木,又名加獨樹、加布、剪刀樹等,樹幹基部粗大,具有板根,樹皮灰色,春季開花。現為瀕臨滅絕的稀有樹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襯衣樹其他價值

過去,箭毒木汁液常常被用於戰爭或狩獵。人們把這種毒汁攙上其它配料,用文火熬成濃稠的毒液,塗在箭頭上,野獸一旦被射中,入肉出血,跳跳腳就立即倒地而死,但獸肉仍可食用,沒有毒性。
相傳,美洲的古印第安人在遇到敵人入侵時,女人和兒童在後方將箭毒木的汁液塗於箭頭,運到前方,供男人在戰場上殺敵。印第安人因此而屢戰屢勝,殺得入侵敵人屍橫遍野,魂飛膽喪,頑強地保住了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園。據史料記載,1859年,東印度群島的土著民族在和英軍交戰時,把箭頭塗有箭毒木汁液的箭射向來犯者,起初英國士兵不知道這箭的厲害,中箭者仍勇往前沖,但不久就倒地身亡,這種毒箭的殺傷力使英軍驚駭萬分。

世界最毒樹

在兩個世紀前,爪哇有個酋長用塗有一種樹的乳汁的針,刺扎“犯人”的胸部作實驗,不一會兒,“犯人”窒息而死,從此這種樹聞名全世界。我國給這種樹取名“見血封喉”,形容它毒性的猛烈。這種樹體含白色乳汁,汁液有劇毒,能使人心臟停跳眼睛失明。它的毒性遠遠超過有劇毒的巴豆和苦杏仁等,因此,被人們認為是世界上最毒的樹木。
箭毒木是一種桑科植物。傣語叫“戈貢”,學名為Antiaris tocicaria,是一種落葉喬木,樹幹粗壯高大,樹皮很厚,既能開花,也會結果;果子是肉質的,成熟時呈紫紅色。
箭毒木的桿、枝、葉子等都含有劇毒的白漿。用這種毒漿(特別是以幾種毒藥摻合)塗在箭頭上,箭頭一旦射中野獸,野獸很快就會因鮮血凝固而倒斃。如果不小心將此液濺進眼裡,可以使眼睛頓時失明,甚至這種樹在燃燒時,煙氣入眼裡,也會引起失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