褞袍

褞袍,以亂麻為絮的袍子。古為貧者所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語】:
【注音】:yǔn páo

詞語釋義

基本解釋

1.以亂麻為絮的袍子。古為貧者所服
2.同:“縕袍”。以亂麻舊絮為襯中的長袍。亦泛指粗劣的冬衣。

詞語分開解釋

: 縕(緼) yùn 亂麻;舊絮。亂。古通“蘊”。 縕(緼) yūn 〔絪縕〕古同“氤氳”。(緼) ?
: 袍 páo 中式長衣:袍子。長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舊時軍人相稱)。

詞語介紹

《論語·子罕》:“衣敝褞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漢·陸賈《新語·本行》:“二三子布敝褞袍,不足以避寒。”《後漢書·桓榮傳》:“少立操行,褞袍槽食,不求盈餘。”《後漢書·羊續傳》:“續乃坐使人於單席,舉縕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資,唯斯而已。’”李賢註:“縕,故絮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