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火丸

編 號:018 組 成:石硫黃、豬大腸 主 治:治冷勞,氣血枯竭,肉瘠齒落,肢倦言微。 歸 經:足少陰命門藥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方 名:補火丸(補養之劑)

總 結:補腎命火

方 義:硫黃:火之精也,亦號將軍--故用之以補火。

以其大熱有毒,故用豬腸爛煮以解之。庸俗之人,忌而罕用,蓋不知其有破邪

歸正,返滯還清,消陰回陽,化魄生魂之力也 。

附方

又附方:1.金液丹:組成-硫黃十兩。制服法:研末,瓷盆盛,水和赤石脂封口,鹽泥固濟,

日乾,地內埋一小罐,盛水令滿七日七夜,加頂火一斤?,取出,研末,蒸餅丸。米

飲下。主治:治久寒錮冷,勞傷虛損,傷寒陰證,小兒慢驚。

2.玉真丸:組成:生硫黃二兩、生硝石、石膏、半夏各一兩。制服法:薑汁糊丸

,薑湯或米飲下,每四十丸。主治:治腎厥頭痛。

3.來復丹:組成:太陰元精石、舶上硫黃、硝石各一兩、五靈脂、青皮、陳皮各

一兩。制服法:醋糊丸,米飲下。主治:治伏暑泄瀉,身熱脈弱。

4.火硫丸:組成:半夏、硫黃等分。制服法:生薑糊丸。主治:治老人虛秘冷秘。

5.靈砂丹:組成水銀三兩,硫黃一兩。制服法:煉成研末,糯米糊丸。主治:治諸

虛錮冷。

6.二氣丹:組成:硝石、硫黃等分。制服法:為末,石器炒成砂,再研糯米糊丸,梧

子大,每服四十丸,井水下。主治:治伏暑傷冷,二氣交錯,中脘痞結,或嘔或泄,

霍亂厥逆。

7.返陰丹:主治:治陰毒傷,心神煩躁,四肢逆冷。組成:硫黃五兩、硝石、太陰

元精石各一兩,附子、乾薑、桂心各五錢。

制服法

(1)用鐵銚先鋪元精末一半,次鋪硝石末一半,中間下硫黃末,又著硝石一半

,蓋硫黃再以元精末蓋上,用小盞合著炭三斤,燒令得所,勿令?出。研末和前藥

末飯丸,梧子大。

(2)每服十五至二十丸,艾湯下,汗出為度。

8.本事方破陰丹:治陰中伏陽﹑煩躁﹑六脈沉伏。組成硫黃、水銀各一兩,陳皮

、青皮各五錢。制服法:(1)先將硫黃入銚鎔開,次下水銀,鐵杖攪勻,令無星,細

研糊丸,每服三十丸。如煩躁-冷鹽湯下。陰證,艾湯下。

9.傷寒百問方:組成:硫黃五錢。制服法:艾湯調下,主治:治身冷脈微,厥而煩

躁,令臥汗出而愈。

10.黑錫丹:組成:黑鉛、硫黃各二兩。制服法:將錫鎔化,漸入硫黃,候結成片,

傾地上出火毒,研至無聲為度。主治:治陰陽不升降,上盛下虛,頭目眩運。

煎服法:將硫黃為末,實豬腸中,爛煮三時,取出去皮,蒸餅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

漸加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